川西鱼通山歌的文化探析

2019-04-30 13:19吴明刚
牡丹 2019年11期
关键词:山歌藏族情感

吴明刚

川西贵琼藏族族群内部口耳相传的山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其种类多样。这些“口碑文献”“活态文化”体现出民族的记忆、性格、精神和情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契,极具文化张力。这对贵琼人的思想价值、道德情感以及精神情操无疑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大渡河流域“藏彝走廊”上的川西贵琼藏族人善于歌唱,凡事以歌代言。族群内部口耳相传的山歌,是文化孤岛上的一朵奇葩。他们想唱就唱,随口而唱,随口用韵,随时转韵,“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真乃天籁之音。鱼通山歌尤以贵琼本族群的鱼通古语演唱更为珍贵,贵琼方言濒临灭绝,记录好、保护好它,对探讨大渡河流域多民族的生活方式极具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这些“口碑文献”“活态文化”体现出的民族的记忆、性格、精神和情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契,极具文化张力。在经济全球化、改革不断深入、外来思潮不断涌入的时代背景下,这对贵琼人的思想价值、道德情感以及精神情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鱼通山歌

古鱼通分上下鱼通,上下鱼通差别很大,就语言来说,几不相通。上鱼通与关外藏族没有差别,而下鱼通(即麦崩、前溪、舍联、时济)为藏汉杂居。他们的语言、生活的方式与周围其他各族明显不同,学术界称他们为贵琼藏族。而今,鱼通四乡共计8952人,其中贵琼藏族占70%,有六七千人,其余为汉族。贵琼人喜欢唱歌,喜欢跳舞,不同的场合场歌不同:婚丧喜庆、节日庙会,有又唱又跳的“歌舞锅庄”;砍柴放牧、割草挑担、劳动行路,有野外独唱对唱的“山歌”;请客迎宾、重大集会有“酒曲子”。根据歌舞用途的不同,贵琼人把他们的民歌分为“锅庄”“山歌”“酒曲子”三类。

鱼通山歌分藏族山歌和汉族山歌,二者相互依存,形成一道奇特的文化风景线。藏族山歌多用鱼通古语演唱,汉族山歌多为汉语,些许借用鱼通古语。广义上的鱼通山歌即为贵琼藏汉山歌,狭义上仅指贵琼藏族的山歌。《西炉古韵》记载,20世纪50年代,县上区上开会,来自各区、各乡的代表们,拉歌、对歌、赛歌便是特有的一道风景线,往往你起我对,定要对个输赢,唱个通宵难尽兴。据麦崩乡杨爱玲(藏族,女,68岁)老人讲,过去,贵琼人劳动、休息或集会,随时热烈地对唱。走路时,前后对唱;过节时,村与村对唱,男女对唱。就在现今,每天下午四五点钟,人口集中的姑咱康和广场,就有许多老年人聚集在那里,兴趣来的他们都能唱两首。他们即兴编词,随手拈来,随口就唱。歌唱题材从社会到自然,无所不包。

2007年,在康巴工作近30年的文化学者龚伯勋出版了《西炉古韵》一书,书中着力收录了新中国成立之前流传于康定民间的“旧民歌”,名曰“康定古歌”。其中收录了经过意译转写的鱼通藏族古歌12首和直录汉族民歌上百首。仔细考量,这些民歌是他从茶余饭后的火塘边、撕玉米的人堆中记下来的山歌。它为人们研究鱼通这个文化孤岛提供了一笔珍贵的资料。用龚伯勋的话说:从这些“古歌”中,或许能寻到一点社会、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历史陈迹,提供给编史修志的朋友们。

其实,贵琼山歌远不止这些,据笔者调查,贵琼人唱歌,他们随口而唱,随时转唱,想唱就唱,或独唱、或对唱。贵琼山歌源于贵琼人的生产生活,源于他们对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感悟,他们“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要说贵琼山歌有多少,这只能说,贵琼山歌存在于贵琼人的心中,取之不尽,用之不完。这就是贵琼人的智慧。贵琼人族群内部口耳相传的山歌,是“文化孤岛”上的一朵奇葩。

二、鱼通山歌的类型

对于《西炉古韵》收录的鱼通山歌和笔者2014-2018年深入鱼通四乡采录的山歌,按内容把它们分为情歌、颂歌、怨歌、苦歌、教育歌和劳动歌几类。现将龚氏和自己采集的辑录如下。笔者采录的藏族山歌本用国际音标记录,限于篇幅,只展现转录。其主要来于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麦崩乡杜小兵和杨荣玲的吟唱。

(一)情歌

情歌是贵琼山歌中最多的一类。现在,只要你到鱼通四乡田野采风,便会感受到朴面而来的情歌之风。藏族情歌,如麦崩古歌《梦中见到你》写对心爱人的思念,《泸定桥就在前面》写急切想见心爱人的心情,《心上人》《漂亮的女子》直接流露出对女子的羡慕,《夜空星满天》《两颗相爱的心》表现爱情的忠贞,《阿妹知我心》写爱情不为贫穷所移,《看见你的脚印》表露为了爱情再苦再累也不怕,《只能夢中在一起》写对爱情的隐忧……此外还有汉族情歌,如《西炉古韵》《起头歌》10首,第一辑《三月杨柳正抽条》62首,第二辑《好个哥妹不团圆》三恋郎歌15首和送郎哥看郎哥共16首。

(二)颂歌

贵琼人热爱自己的家乡,有对热爱的颂歌。《无论到哪里》写哪里都不如我家好;《半山上》写鲜花争艳,表现对大自然的颂歌;麦崩藏族山歌《太阳一出》唱出冰雪融化之景;《锅庄搁在草坪上》用比喻的辞格、象征的手法,写锅庄能给人带来美好;汉族山歌《青冈林中橡子多》写物产的丰富。

(三)怨歌

怨歌主要体现对婚后生活不顺心的埋怨。《丈夫挣到钱》写丈夫挣得到钱时,感觉太阳天天照耀着我,无钱时忧虑、难过。《包办婚姻》唱出了包办造成了婚后的痛苦。《哭嫁歌》表达自已离开娘家时茫然、孤独、难过、忧郁的心情和对父母依依不舍的恋情。怨歌在《西炉古韵》第三辑《你说怄人不怄人》中有14首。它们或怨天或怨人,展现了鱼通人生活中的苦闷之情。

(四)苦歌

山歌中苦歌也多,藏族苦歌主要体现婚后生活的艰辛。《在家有父母》吟诵婚后像灯芯一样遭受煎熬,头发乱得像鸡窝,手也开裂。《没父母的娃娃真遭孽》同情弱小。汉族苦歌在《西炉古韵》第四辑《苦马菜儿苦茵茵》中有22首。《月白衫儿打闷肩》《阳雀叫唤哩桂洋》《太阳当顶像把火》《地头薅草草又长》写打工的劳累与艰辛;《太阳当顶晒死人》苦于老天的威严;《有钱之人把扇摇》《有钱之人住瓦房》《有钱之人穿花鞋》《棒棒一响》苦于有钱人的傲慢;《三吹三打》《青布帕子青包头》《吃的蕨基根》苦于生计;《山歌好唱难起头》《阿妹住的山又高》为情所苦;《苦马菜儿苦茵茵》为心爱之人担心。

(五)亲情歌

《吃苦时想爹妈》《太阳落坡》表现对父母的依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上去一千下来一万》写替父母着急;《大花园小花园》表现姊妹情感。亲朋好友歌在《西部古韵》汉族民歌第五辑《唱首山歌送远客》(散歌)中有《太阳落山就要黑》《新修房子瓦盖墙》《太阳落坡就要黑》《大哥今年要结亲》等4首。

(六)劳動歌

劳动歌数量丰富。耕地、背肥、播种、收割、背柴、打场、打地基、打墙、打酥油、铲土都有歌。劳动歌在龚氏《散歌》中多见。《大河涨水小河流》写河中放木头,盖高楼;《隔河望见嫂穿白》写鱼通妇女;《隔河望见嫂穿青》写鱼通妇女“割了大麦种元根”;《太阳落坡又落》写鱼通车水的劳动场景;《高山玉米七片叶》写人们的一天劳动。另外,还有藏族民歌中鼓舞精神的《劳动号子》。

(七)教育歌

《长大要嫁人》教育子女吃苦耐劳;《只要你坚持》教育孩子对待生活的态度;《鸦片烟哟害死他》教育大家远离毒品。龚氏汉族民歌中教育歌有:《偏耳子草鞋花鼻梁》教育大家不要做两面三刀的人;《小小烟袋像根葱》批评表里不一、绷面子的男人。

三、“山歌”的语言、音乐艺术

鱼通山歌歌词丰富多彩,內含广泛。他们写高兴时快乐,痛苦时悲哀,劳动时唱号子,求偶时唱情歌,玩笑时唱歌骂人……从生产到生活,都滋生出对应的山歌。

(一)贵琼山歌的语言艺术特色

1.浑然天成的自然美

鱼通山歌语言流畅灵动、抒情方式多样。其表现在五点。一是即兴性,它随口而唱,随口成韵,随时转韵;二是结构形式自由,有一字的,有杂言的,以五、七言为主;三是语言天然,口语入词,不避俗俚,不加雕饰;四是段落句式大多相同,少数词语随性替换;五是场景切换。此外,“重章叠句”的特点显著。它渲染了气氛,增强了音乐性和节奏感,体现出了山歌的音韵美,情感得到了尽情的抒发。还有“比兴”手法的运用,“写物以附意”“触物以起情”,与《诗经》同,如《下作戎布》《玉得布措》这样的特征明显。

2.含蓄、奔放的抒情方式

鱼通山歌不仅把情感寄托在他物上委婉表达,情感也直率坦荡。我歌我心,情感热烈奔放。

一是含蓄。鱼通山歌大多体裁短小,每首一般四句,每句七字,节句短小字少。为了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常采用借喻、谐音等修辞手法,通过旁敲侧击来含蓄地抒情,如《夜空星满天》《泸定桥就在前面》。

二是奔放。贵琼人生活在山区,生活生产不便利,劳作辛苦,男女都要共同承担繁重的劳务。特殊环境与生活的特殊性滋养了贵琼人爽朗大方的性格,他们的大胆与直白在山歌中表现为情感的热烈与奔放,如《送郎送到篱栅边》。

(二)贵琼山歌的音乐艺术特色

1.曲式结构的相对稳定和单一

口头的即兴创作、身传的方式,赋予了鱼通山歌音韵结构大多是单段体、节奏自由这一特征。但是,其也有三句歌、四句歌、嵌句歌等。劳动歌节奏与旋律简洁简单,强弱分明。消遣歌场面盛大,音调较高,节奏自由,旋律起伏小;若在室内,音域窄,节奏规整而复杂些。调式以五声调为主,也有相当数量的六声、七声调式。调性以羽调式和徵调式为主,角调式很少。

2.四度、五度行进的旋律

常见跳进的旋律是2→6(6→2),6→3(3→6)。为了准确地表达声调,旋律中可以加入一些装饰音,连接滑行方式,切和口头语言的声调和语调。山歌演唱形式丰富,独唱、齐唱、一领合唱、多人对唱都有。

3.“衬字衬词”的地方特色

山歌的主词是歌者表达的内容。衬字、衬词没有意义,却成为歌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情感的流露。它们是常穿插于句中的语气词、叹词和拟声词,如“哪”“啰”“哟”“喂”“嘛”“咳”“哦”等。它增加了山歌的地方性,活跃了情感,美化了旋律,细腻的心情表现得淋滴尽致。

四、鱼通山歌的文化意蕴与张力

丰富多彩的鱼通山歌是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和精神家园。它是人们情感联络的纽带,是贵琼人血脉里流淌着的灵魂。它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歌唱着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寄托着一代代鱼通人的梦想。山歌里饱含着爱与恨、喜与悲。在鱼通山歌里,人们可以看到鱼通人的勤劳善良、坚韧顽强、爱憎分明、诚信友善、追求自由、乐观开朗等优秀品质,其也体现出厚重的文化意蕴。

(一)自强不息的精神

鱼通人所处的环境在山区,这里平均海拔2200米左右。人们大部分生活在高山、半高山地区。众多山系与河流的分割加上高山海拔构成了较为封闭艰苦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贵琼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鱼通山歌中的农事歌、节气歌、苦歌、怨歌,描述了他们辛勤耕作,对劳动的期盼,对自己际遇的倾诉……贵琼人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田野山岭的劳作需要付出很大的劳力,无论男女都要承担,表现出坚忍不拔、顽强、自信的精神。山歌《运木号子》写面对把长达20来米、胸径1米多的大树,在没有任何先进运输工具的情况下,贵琼人仅凭藤条皮制作的10厘米粗的大绳索,100来人前拉后拽,在谷坡陡峻(甚至绝壁)、蜿蜒狭窄的山路上,左撬右拗,时上时下,运到建房的地方,传达出对勤劳质朴的赞美和贵琼人锐意进取的品质。

(二)乐观开朗的态度

贵琼人热爱生活,笃实生活,纵使条件艰苦,他们热爱家乡,热爱自然,展现出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花开》表现对自然的热爱,《无论到那里》表现家乡的好,《灵性的锅庄》表现对未来生活的坚定信念。

(三)宽广包容的气度

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以宽厚之道德心怀包万物,对待事物兼收并蓄。中国古代早有“雅量”“和而不同”的思想文化传统,指的是有宽容的胸怀。鱼通山歌里反映的众生相,显示出当地人的宽广和包容的气度。《大哥今年要结亲》表现贵琼人无私的奉献精神。

(四)仁义价值的取向

鱼通山歌教育歌教育人们重礼义、诚信友善、勤劳善良、爱憎分明、勇于担当。亲情歌引导人们孝顺父母、爱姊妹、亲朋友、邻里和睦、互帮互助。仁义价值的取向在山歌中常见。即使《怨歌》15首也透出浓浓的亲情。事实上,山歌潜移默化进行了“礼”的约束与规范,它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对的;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光尚的。

文化张力,一指文化本身的魅力扩张,二是文化的影响力带给其他方面的发展。鱼通山歌的文化张力即指它本身的魅力扩张和它带给其他方面的发展。鱼通山歌文化与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和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高度契合,因此,它对人们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具体说来,其文化张力表现在四个方面。

1.价值导向功能

鱼通山歌文化寄托了鱼通儿女的价值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贵琼儿女的价值选择。

2.情感激励功能

鱼通山歌通俗易懂、简单直白,它通过自己特有的情感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激励人们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不断努力,奋发图强。

3.精神凝聚功能

鱼通山歌传达出的民族精神,使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凝心聚力共同战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4.道德培育功能

隨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外来思潮不断涌入我国,公民的道德水平正在持续接受考验。鱼通山歌为道德培育提供了新途径。例如,《太阳出来眼睛塞》体现了当地人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社会风气,有效地培育了广大民众的道德情操。

人类学家韦德·戴维斯说:“如果你失去一种文化,你虽然不一定会失去现代化,但你失去的却是一整套对人类生存意义的诠释。”“要留住一片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鱼通山歌这种“口承类”的叙事抒情歌和民间音乐,是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人文环境水乳交融而形成的活态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以本民族语言为载体,以口头文献的形式,绘声绘色、精彩纷呈,较好地记录和保留了人们生产生活的经验,也用口耳方式传承着“活态文献”里包裏在语言中却体现这个民族的记忆、性格、精神和情感因素,潜移默化地提高着民族精神文化水平,引领时代风潮,教育人民。鱼通山歌是贵琼人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它浸染着贵琼人的价值取向,影响着贵琼人的生活方式,聚拢着贵琼人的凝聚力。在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外来思潮不断涌入的现实背景下,它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四川民族学院文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文化研究中心2018年度项目“川西贵琼藏族语言与文化研究”(项目编号:QYYJC1806)、省教育厅(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项目“川西贵琼藏族‘山歌‘锅庄的文化内涵及其文化作用力”(项目编号:18DFWH-0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山歌藏族情感
山歌还要妹起头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山歌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情感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苗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