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桃花作为文学题材,通过隐喻与描摹的方式进行陈述,这在我国文学发展历史中有着较为广泛与深刻的应用。本文从桃花文学意象的内容入手,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桃花文学形象塑造展开分析,将魏晋、唐代、宋代、明清这四个时期的桃花意象风格进行论述,在探究桃花题材文学价值的同时,阐释这种借物咏情的文学表达形式。
桃树凭借其艳丽的花朵与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在我国有大面积种植。在古代文学中,对于桃花的吟咏是极为普遍的现象,通过文人的不断应用与沉淀,桃花在基本的自然属性上又形成了一层精神层面的内容,两者相互交织与映衬,表现出典型的意象特征与文学价值。
一、桃花题材在文学塑造中的意象内容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花语意象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与研究价值。作为典型代表,桃花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并逐渐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文化引申意义。文人墨客不仅沉醉于桃花的形色,也感伤于桃花的凋零,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笔触下,形成了既含蓄内敛又生意盎然的文学气质。
首先,作为春天开放的花朵,桃花被很自然地带入到描绘生命的景象中。桃花往往在初春时节盛开,即三四月份,并受不同地区的时令条件影响而存在差异。因此,古代文人经常接触阳春三月争艳的桃花,其象征着人间的春色,人们顺理成章地将桃花作为春天与生命的代表,通过引用桃花,歌颂春天生命复苏的迹象。
其次,桃花以“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意境代表了爱情。作为文学故事中最为丰富的题材,爱情是文人经久不衰的表现内容。由于桃花的美丽,人们经常将其作为爱情故事的象征,甚至有时直接将桃花隐喻为“美人”,表现对美好爱情的憧憬。
第三,晋代文人陶渊明用一篇《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典型的世外之境,这对于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桃花意象也增添了几分世外仙隐的气质。例如,明代诗人唐寅在著名的《桃花庵歌》中反复强调桃花文学元素,为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典型的洒脱气质。
二、桃花题材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
(一)魏晋风骨下的桃花文学意象
魏晋时期,文学创作中桃花题材的应用十分典型,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关于魏晋时期桃花题材的应用,人们可以将这一历史环境中的桃花情节定义为“自觉”性的时代。在表现形式上,文人主要通过咏桃的诗文与辞赋来描摹桃花。调查发现,魏晋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专注咏桃的就达到64篇,由此可以看出时人对桃花的喜爱与推崇。
魏晋时期,由于年代的不同,桃花题材的描写内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魏晋初期,对桃树的描写主要集中在桃子与桃木上,大量笔墨着重描写桃木的嶙峋与果实的饱满,很少触及对桃花的描写。例如,张正见的《衰桃赋》就有“独夭桃之灼灼,轻擢采于寒踪”的描写。到了魏晋后期和南北朝时期,人们逐渐将描写重点转移到桃花上,完成了审美方向的变革。例如,沈约《咏桃》“英红已照灼,况复含日光”突出了桃花的典型特征。
另外,晋魏时期的咏桃诗句明显区别于辞赋内容。在诗文创作中,文人将桃花的文学意象与女性的柔美相关联,对后世的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梁简文帝的《咏初桃》与沈约的《咏桃》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二者成为传世经典,沈约也被人称为桃花寄情诗创作的鼻祖。而在辞赋创作中,文人赋予了桃花意象隐士情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典型代表。
(二)大唐盛世中的桃花文学意象
唐代诗歌发展最为繁盛,桃花题材作为重要的文学引征意象,在唐代的使用也最为广泛。唐代桃花诗歌形成了更加丰富、更加细致、更加成熟的文学系统,从而将桃花的文学地位推上了新的高峰。唐代诗人热爱各种花卉,牡丹、菊花、梅花等都是唐代文学创作的热点,桃花意象出现频率也很高。在《全唐诗》的数据化检索中,题目带有“桃”字的诗文高达143首,而内容带有“桃”字的诗文更是多达1553首,这也充分说明了唐代文人对“桃”这一文学题材的热爱。
唐人喜爱桃花,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唐代,观赏桃花被视为时尚的象征。为了表现容纳一切、消融一切的气度,展现帝国的强大实力,长安城种植了大量桃树。唐朝将很多政治庆典活动都设置在桃花园中,专门组织文人墨客作詩文辞赋,以此昭示国家对桃花的喜爱。同时,种桃卖花也成为一个系统性的行业。桃花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引起了文人的普遍关注与喜爱。例如,白居易《种桃歌》“命酒树下饮,停杯拾余葩”就描写了自己亲手种植桃树的经历。
(三)两宋时期的桃花文学意象
宋代是我国文学艺术的巅峰时代。通过对于花的种植,宋代形成了独特的“花德”,为后世的历史文化发展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所以,读者经常能在宋代桃花诗文中感受到“德行”“道义”的影子,而这种文学方式也将以往的“借物咏情”转移到“借物咏德”上,使花语所承载的思想内涵更加深刻、丰富。
同时,宋代的桃花意象文学创作中经常出现爱情与隐士的情节,这两点也成为宋代桃花文学题材的代表内容。以爱情为主题的桃花诗文中,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可以算得上经典的作品,诗词的后半阙更是借助桃花意象,将离合的悲苦透过“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等诗句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一片片随风而落、随水而逝的桃花作为爱情凋零的具象化内容。另外,文人还将桃园比作爱情自由的象征。以晏殊的《红窗听》为例,词中“淡云轻霭知多少,隔桃园无处”将这种若即若离的精神状态通过“淡云轻霭”恰当地表现出来,又透过“隔桃园无处”,表达了对爱情“桃园”的极度渴望。
(四)明清演变后的桃花文学意象
元代,文学创作逐渐形成歌曲体的特征,使文学内容逐渐普及化,更多人可以通过阅读获取知识。这就使得文学创作中融入大量情色内容,并将桃花作为情色的象征物。元曲中经常会出现“桃源洞”“朱蕊宫”等词汇,这也是当时文学表现的特色内容。
明代,文人的社会地位较高,所以,在桃花意象的使用与创作中,隐士情节与爱情寓意被传承下来。同时,在文学创作中,元代形成的情色寓意内容也在民间得以延续,但受到社会环境与风气的影响,逐渐变得雅致,并在明代后期活跃的社会思潮中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展现出蓬勃的朝气。
三、结语
桃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重要的象征元素,在悠久的文化沉淀与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学价值。通过对其文学象征和不同历史时期意象内容的描述与分析,当代文学创作者可以更加清晰地掌握桃花题材的深刻内涵,从而在使用桃花文学元素的过程中更好地表现其意境。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人们要努力实现当代文学创作的发展与创新。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邵美玲(1977-),女,江苏通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