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
群众文化与大众生活密不可分,它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有利于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本文阐述了群众文化的概念,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并从文化素质、群众力量、群众生活等方面探究了群众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以期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国家、人民的共同追求,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和谐发展的社会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有机统一,是社会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我国经济、政治环境越来越好的今天,群众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群众文化概述
群众文化具有群众性、传承性、娱乐性、普遍性和倾向性。群众性是指群众文化的创作者具有共性,这些具有共性的人形成了一个群体;传承性表明了它能够承上启下,既能够衔接过去,又能够面向未来;娱乐性是指它具有满足精神享乐的作用,能够使人快乐满足;普遍性是指群众文化在各个时期、各个地区、不同国度均有,其涵盖范围十分广;倾向性是指群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种类繁多,具有倾向,如戏曲、舞蹈、饮食等。群众文化外在表现形式千差万别,如书法、博弈、写作、舞蹈、音乐和戏曲等。群众文化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大众文化,通常围绕特定文化、艺术展开活动,人们在活动中交流、学习。群众文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素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各地政府响应国家方针,在文化、经济、教育等方面加强建设力度,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以期通过彼此相互融合,形成强大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这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和谐社会的构建,它包括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与国家乃至与世界的和谐。其中,人与人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群众文化就是人与人相互交流、探讨所形成的产物,它的本质是人与人相互间的沟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人与人的和谐性。
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它也是和谐社会的最小单元。人与人的和谐顾名思义是个体之间的和谐性,只有个人之间和谐才能确保家庭和谐、企业内外部和谐,保证组成这个社会的最小单元和谐,才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个体之间的和谐在于人与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统一,彼此之间具有相同的信仰,能够互相认可并信任。行走于社会上的一个个人构成了整个社会,社会与环境相依相伴,环境是人生存所在,良好的环境可以反作用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人们应当树立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从环境的角度助益社会发展,让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关系趋于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国家的和谐,国家处于和平环境,才能给人们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可能和机会。因此,必须创造和谐的国家外部环境,贡献个人的力量,与国际友人在思想、技术、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展开交流,关注国家在国际社会的行为以及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等,引进先进资源,合理利用多种因素,为打造和谐社会而努力。
三、群众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一)在文化素质方面
群众文化能够让参与活动的人们在不知不觉间树立正确、健康的思想意识,自觉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积极探索发挥自身价值的平台。人们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受到群众文化教育功能的影响,有助于提升个体素质,积极传播优秀文化,为社会发展做出努力。广大人民群众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提升个体素质的同时,也使得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能够让整个社会更加文明和谐。人民群众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助于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
(二)在联合力量方面
不同群众文化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在长期交流碰撞中走向融合,实现文化的和谐统一。不同群众文化主体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他们对于社会共同价值观的认同也会影响到群众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其传播影响范围也会渐渐扩大,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认可和谐社会中的主流价值观。这也是群众文化传播作用的表现,在构建和谐社会阶段,需要相关人员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影响群众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将主流积极价值观融入群众文化中,确保群众文化能够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团结更多的人,让人们在精神层面更加贴近。由于群众文化的联合作用能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良好的实施平台,为此更应当用先进的技术、方法为群众文化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在文化保护方面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文化是人与人和谐的重要保障,群众文化具有地域性,群众文化的精神、内容是地域发展的产物,同时其对地域也有重要影响。群众文化娱乐性强烈,它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娱乐性提高了人们对群众文化的支持与认可,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阻力,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础保障。另外,在文化保护方面,有些地区出现了文化馆、文化中心等,涉及许多文化遗产,并将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积极传播,让广大群众了解地区文化遗产,为保护文化遗产提供助力。由此可见,群众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
(四)在連接合作方面
和谐社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加速前进,也可能出现倒退的现象。和谐社会是动态变化的,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每个人的思想意识也具有动态性,封闭、缺乏交流的个体其思想意识容易与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差异,因此应当注重交流,只有充分沟通,才能了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先进的思想意识,真正融入社会。每个人都融入社会,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群众文化因其性质,它本身就是一个较为成熟的文化交流平台,是信息、技术、知识、文化、经济、政治的融合,能够连接不同文化、人群。群众文化还具有一定的魅力,能够吸引不同年龄、性别、种族、性格和信仰的人,使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个整体,人们在这个平台中能够很好地交流、了解,增强彼此的认同感,每一个交流过程都能够让人们有所收获,不断完善自身,强化对他人的理解,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在精神支撑方面
群众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精神支撑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立足于我国文化发展现状,群众文化中拥有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我国传统文化拥有丰富的礼仪、道德基础,它们体现在群众文化之中表现为文、德、娱的统一,如戏曲、书法等。从这个层面进行分析,群众文化拥有群众基础,不仅具有娱乐、教育的功能,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培养人们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具有重要作用。群众文化丰富的内涵有助于塑造大众优秀的灵魂与精神品质,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六)在智力支持方面
群众文化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從理论层面上看,群众文化是群众知识与群众经验的载体,其中包含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但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与认知水平,还能够帮助人们将其转化为生活、工作的能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通过群众文化的方式实现对社会的教育,助推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不仅能够让人们群众具有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还能够培养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培养人民群众的综合能力,助推和谐社会的构建。
(七)在群众生活方面
群众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强化人们的精神追求,群众的情绪能够在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中得到宣泄。人们在群众活动中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美学素养,还能够彰显自我价值,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给人们感受、热爱、创造美的机会,同时还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让人们在精神生活满足之余感受到国家的强大、社会的美好以及和谐社会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居住于不同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群众文化形式,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通过参加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将生活过得更加充实美满。人们在文化活动中汲取知识、丰富精神生活,这样可以减少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负面情绪,让其置身于愉悦轻松的氛围中,从文化活动中体会到喜悦与满足,进而调整心情,以更加饱满的态度投身于生活和工作,让生活更加美好。需要注意的是,群众文化组织者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投身于活动之中,做好凝结作用,充分调动人们的参与热情,营造良好的文化活动氛围。人们在和谐美好且富有趣味的文化活动中,其思想有效放松,情绪得到抒发,调和生活、工作中的矛盾,消除心理上的负担以及与他人的隔阂,更加团结友爱,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八)在群众交流方面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方式,但是也限制了人们面对面的交流,人们的生活圈、交流圈、学习圈越来越小,多数局限于家庭、学校、办公室,相比于参加集体活动,人们更倾向于在电脑、手机上进行娱乐活动,网络信息的庞杂性极易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让人们更加封闭。群众文化活动无疑能够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给人们提供交流的场所和自由展现自我的舞台,不同年龄、职业、思想、雅趣的人们,在这里娱乐、交流,有助于陶冶情操,帮助人们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让人们更加团结,这对构建和谐社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每一位中国人息息相关,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推动国家发展的主要群体。做好群众文化、推广与宣传群众文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因此,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引导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推行主流价值观,让人们在活动中提升思想道德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
(云南省曲靖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