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雯颖
摘 要:古塔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亦是佛教文化传播的典型物证。历史悠久的庆阳境内有众多的古塔,凝寿寺砖塔是保存较好的五代砖塔之一。其造型美观,风格质朴,塔体砖雕装饰以万字纹和菊花纹为主,装饰纹样造型异彩纷呈,内容千变万化,为研究五代砖塔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凝寿寺砖塔;砖雕;万字纹;菊花纹
佛塔,又称“浮屠”,是一种来自古印度的宗教性建筑艺术,最初是为供奉释迦牟尼佛骨舍利而建。后来随着佛教文化的传播,佛塔也可用来供奉高僧舍利和佛像,珍藏经卷和各种法器等。两汉之际,佛塔随佛教文化一同传入我国并与我国固有的建筑风格磨合发展,形成鲜明的中国作风和气派,成就了一种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建筑模式,是研究我国佛教文化艺术和古建的实物资料。
凝寿寺塔位于甘肃省东部的庆阳市宁县中村镇政平村泾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马莲河、无日天沟河与泾河在此交汇并沿塔体东侧绕行而过。砖塔因寺而得名。相传清代遇山洪冲毁寺院,仅存凝寿寺塔。此塔坐北朝南,塔身正南正北,正北0度,正南180度,东90度,西270度,是庆阳市境内保存较完整的砖塔。1981年9月10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凝寿寺塔(图1)为甘肃省保存较完整的五代砖体佛塔之一,有“甘肃浮屠第一塔”的美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的张驭寰研究员1976年在对此塔的考察报告中写到:“政平这座塔造型较美,工程技术质量很高,是一项新的资料。”①该塔造型敦厚,与西安的大雁塔相似,通体青砖砌成,黄土胶泥砌筑。平面呈方形,楼阁式,无基座,平地起建,单壁中空,主体共五层,由下向上逐层缩小。通高20米,基宽560厘米,顶呈山字形,上置圆柱体。第一层正南开券门,门高236.5厘米,宽125厘米,门顶呈圆形。塔檐为仿木结构,每面两朵斗拱,一斗三升,隐出泥道栱一道,普柏枋承担。拱眼壁雕菊花、万字纹等图案,斗拱上承替木,替木上承叠涩出檐七层,檐上有方椽铺以瓦垄。二层以上塔身龛门分层错位,第二、第三、第五层施仿木平座,座缘设栏杆,栏杆所砌砖面雕刻花纹装饰;第四层无平座。塔内有室,空筒式,平面大致呈正方形,南北进深215厘米,东西宽200厘米,依梯可直通塔顶。各层均设木楼板(已毁),现仅存三层梁。塔基础为锥形或倒三角形。该塔结构严谨,风格质朴,各层檐部、平座斗拱之间及栏杆的格内均有构图简约、线条流畅的砖雕装饰,图案有万字纹和菊花纹等题材。
1 万字纹画砖
万字纹即“卐”图纹,源自于古老的自然崇拜。万字纹是由象征光明的太阳演化而来一种传统吉祥纹样,有轮回不绝的意思,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早在距今约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装饰中就有对它的使用。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卐”纹作为一种吉祥符号被运用于佛教,经常出现于石窟寺的释迦牟尼佛像胸前,以示佛的瑞相,用来阐述佛教的吉祥、光明、神圣和美好释义。唐代以后,“卐”纹开始在佛教领域广泛流行和使用。古代著名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玄奘法师都将“卐”符号译为“德”字,用来阐述佛法的功德无量。武则天于长寿二年(693)为“卐”定音为“万”,寓意“吉祥万德所集也”。这个时期,“卐”纹已经用于日常器物的装饰,晚唐时期甚至流行过“卐”纹装饰的铜镜。元代以后我国吉祥装饰纹样有了极大的发展,所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明清时期“卐”纹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宗教意味,审美成分越来越浓,形体上也有了丰富多样的变化,由简到繁、由单到双,“卐”纹四端纵横延伸,互相衔接,绘出各种链锁花纹,绵长不斷,含有富贵不断之意。“卐”纹又经常与龙纹、祥云纹、如意纹相结合,衍生出多种多样的装饰图案,形成了构图独特、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纹样,在中国装饰史中独具魅力。
凝寿寺塔建成于五代时期,五代佛教处于唐代佛教与宋代佛教之间的过渡阶段,北方佛教发展因政治原因发展受限,故凝寿寺砖塔的存世尤为珍贵。受唐代佛教文化影响,以万字纹雕砖筑塔符合佛教对“卐”字释义:“卐”作为一种佛教用语,是吉祥的标志,象征佛光普照,是佛的三十二种大人相之一。《长阿含经》中说,“卐”是佛的第十六种大人相,位于佛的胸前。《十地经论》第十二卷中说,释迦菩萨在未成佛时,胸臆间即有功德庄严金刚“卐”字相。《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五《如法界品》说:释迦牟尼“胸标卐字,七处平满”。《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第二十九卷,说佛的腰间也有“卐”字相。《大般若经》第三百八十一卷说:佛的手足及胸臆之前都有吉祥喜旋,以表佛的功德。
凝寿寺砖塔的万字纹砖雕不仅有常见的独立万字纹装饰,也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表现形式。不同构图形式的万字纹在线条、结构、形状上巧妙地体现着“卐”字的方正之美和线条的曲折旋转之美,装饰性极强。按照塔砖纹饰的装饰布局大概可将其分为三种形态:
第一种为独立式万字纹塔砖(图2),采用外延扩展式纹路,独立的万字纹塔砖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并作倾斜处理,在图案构成上呈现出左右不对称弯曲交错的曲折造型。图案虽为静态形象,却表现出一种旋转的动感,如同车轮一般,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寓意佛力无边无限运作,又符合佛教轮回教义。
第二种为组合式万字纹塔砖(图3~图6),以独立式塔砖为基础组合而成,左右镜像对称,边框辅以刻划线而成。把各点线连接起来,首尾闭合,充满旋转之意,且结合为一整幅图案,更显大气磅礴厚重之感。
第三种为连接式万字纹砖塔(图7~图10),采用横向或纵向连接方式,将独立的“卐”字首尾相接,横面铺设,表现出万字纹的庄严气韵。首尾相连的“卐”字不仅有内含之势又有扩张延伸之感,整体图案连绵不绝,有着向西方极乐不限伸展、佛祖无休无止地救济苦难众生的寓意。图案构思巧妙,比例均匀协调,平稳完美。
2 菊花纹砖
佛教讲求生命轮回、因果循环,花朵有四季轮回、谢而又生的生长模式,成为佛教文化喜爱的主题。高洁孤傲的菊花开放于百花凋零之后,它傲霜斗雪的精神自古便受到文人雅士的偏爱。古人还用拟人的手法将“梅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并赋予它们傲、幽、坚、淡的性格,成为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菊花又因其延年益寿的药用功效,还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寓意。菊花谐音为“居”或“举”,常与其他音韵协调的动物、花草及符号搭配组合,形成具有吉祥内涵的图案。例如,菊花与仙鹤一起组合,寓意“贺寿”;与牡丹、莲花组合,寓意“富贵连寿”;与松树组合,寓意“延年益寿”;与万字符、如意组合,寓意“万寿如意”。在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中菊花是极其常见的花卉图案装饰之一,被称为“吉祥之花”“长寿之花”。凝寿寺塔体的菊花装饰均为单独菊花纹样造型各不相同,每块砖上的菊花装饰纹样秀丽、线条流畅,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凝寿寺砖塔的菊花纹砖雕均以阳文独立成像,一砖一图,一砖一菊,形态各异(图11~图15)。菊花纹在佛塔建筑中应用并不广泛,多用于民间建筑、陶器、瓷器。凝寿寺菊花纹塔砖构图简洁,纹样秀丽,线条流畅,体现了清新、典雅的艺术特色。菊花枯萎后花瓣一般不会片片掉落,宋代诗人吴潜用“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的诗句形象生动地体现出菊花的这一特性。菊花常用作高洁品格的象征,而在佛教中,菊花代表智慧、降魔的力量。
凝寿寺塔作为甘肃省保存最完整的五代阁楼式砖体佛塔,其砖仿木的结构造型极具中原特色。而且塔体装饰砖雕构图典雅大方,线条轨迹行云流水,是佛塔这种外来的建筑形式伴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明的典型物证,更是古代庆阳能工巧匠聪明智慧的结晶。
凝寿寺塔建成于五代时期,受唐代佛教文化影响。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空前繁荣,建筑风格在原有本土特色的基础上又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成就了该时期建筑的科学性与艺术学性。在这一时期选用砖石代替木质材料建造了大量楼阁式高塔,平面多以方形为主,塔身较高,塔的层数增加到13层,最高的塔有60多米。塔的结构多为单层塔壁,内部为空心式,以黄土胶泥为主要材料,将四周砌出厚壁,使塔体内部呈筒状,上下直通,并于各楼层地面设木质楼板、楼梯,木楼板搭于向内凹进的叠涩挑檐上。从唐代开始,砖塔的建造逐渐模仿木结构阁楼式塔,一般不设基座,第一层塔身直接砌于地面,整体塔身比较高。每层塔的高度和层面大小随塔体自下而上逐层递减缩小,多以素面为主,个别的仅在塔檐做斗拱装饰,各层用砖叠涩出檐。外形整体轮廓同样收成刚柔结合的曲线,简单大方又不失柔美。
凝寿寺塔上的刻花砖作为最基本的筑塔材料,在图案选择与装饰搭配上都是很讲究的。它不只是单纯地作为装饰用以追求建筑外在的美观,而是通過典型的佛教装饰纹样——“卐”字纹和菊花,进一步解读佛塔自身内在的、深刻的社会人文精神内涵。以具有象征性的纹样装饰佛塔,使其具有更加深刻的文化寓意和内涵,使本体建筑和所承载的文化讯息整体构成佛教文化所宣扬的载体。因此,本文通过对凝寿寺佛塔的砖雕纹样解读,进一步理解陇东佛教建筑的建筑特点,认识陇东佛教文化所传达的独特艺术语义,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陇东佛教建筑的美学思想。■
参考文献
[1]张弛.宋崇宁佛教造像浮雕“奏乐图”及其价值[J].陇右文博,2016(3).
[2]楚珺.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万字纹艺术符号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3.
[3]朱江波.宁县塔儿庄塔调查[J].陇右文博,2016(3).
[4]魏红友,谢骁燕.浅析马家窑彩陶中的“卐”形纹饰[J].陇右文博,2012(1).
[5]袁洁.佛教植物文化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3.
[6]张荣东.中国古代菊花文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7]施静.传统服饰中菊文化现象探析[J].丝绸,2016(1).
[8]李彩云.中国万字纹的艺术美[J].文艺生活,2016(10).
[9]管静.中国传统万字纹的符号学解析与现代运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6).
[10]郭文奎.庆阳大辞典[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