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冯春磊
江帆,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教育部-上海市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副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美国睡眠学会会员、国际睡眠学会会员、美国Cincinnati儿童医院发育行为儿科兼职教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多中心队列研究项目组专家。主要从事睡眠及社会环境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先后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Wisconsin医学院、美国Cincinnati儿童医院从事儿童睡眠以及发育行为儿科的临床及科研学习工作。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研究成果成功转化为促进儿童健康的公共政策,作为主编及副主编编写人卫出版社儿童保健学及儿科学教材,牵头制定了《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0-5岁儿童睡眠卫生指南》。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科技进步一等奖,入选国基金优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曙光计划及启明星跟踪计划等。在核心期刊及国际专业领域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146篇, 包括公共卫生领域、儿科领域以及睡眠领域的著名杂志《The Lancet》《Sleep》《Journal of Pediatrics》等。
“近代医术中,余最降心于小儿科,颇觉圣者风度。小儿患病,非由自得,而又不能详述其痛楚,必须细心体贴,才能究其症结。”——郭沫若的寥寥数语,涵盖了对儿科医学,对儿科医者医德、医术的精辟见解。
孩子生病去医院,谁都想能够遇到一位既有慈悲仁心又有精妙慧术的儿科医生。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综合性医院的儿科医生短缺,工作强度大而烦琐,工作环境嘈杂,医患纠纷发生率高。同时面对不会陈述病情的孩子和过度焦虑紧张的家长,儿科医生的精神压力可想而知。儿科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辛苦。
参加2019年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年会,有幸聆听了江帆教授的报告,被她的从业经历吸引,更被她对儿童健康事业的热情深深打动。“孩子的健康是一切的根本,健康中国必须从健康娃娃开始。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对儿童健康这项关乎全民健康和家庭和谐基础的事业感兴趣。儿童健康和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要源泉。作为儿童健康事业的从业者,我们最为骄傲的是,我们服务着20%的人群群体,但是他们是100%的未来。”江帆的话引发了参会人员的共鸣。
江帆从1993年开始接触医学,至今已有整整26个年头了。她说:“我有三个角色,首先是一位医生,一位普通的儿科医生,所以我每周都要在门诊看很多病人。同时,我也是一位老师,上海交大医学院的老师,要给学生讲课,带学生做研究。但我更是一名医学科研工作者,科研的舞台不仅在医院,更多是在社区、学校。我愿和我们的老师、家长联手,来守护我们孩子的健康。”
最初选择医学,江帆的想法很简单:学会给人看病,能治好别人的病。后来,她有幸受教于我国著名儿童保健专家沈晓明教授。第一次与沈教授见面就被他的一句话给深深震撼了。“老师说,如果你是一位好大夫,那你是会看好病的。如果你是一位更好的大夫,你就能看好一位病人。你看的就不仅仅是他的病,你还会关心他的心情,关心他的家人。但如果你是一位优秀的大夫、最棒的医生,你有可能看好整个社区、整个人群的疾病。”导师的话她铭记在心,并决心以此为理想,在心里装下整个她要关注的人群——儿童。
“对我们儿科医生来说,你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看看是不是对儿童健康有益。这才是真正的金标准。”即便现在已经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江帆依然不忘初心。“关心病人的心情,关心病人的家人”是江帆历来坚持的原则。那间并不宽敞的小诊室,依然被她视作呵护花朵的园地,不惜在其中抛洒汗水。就算再忙,每周她都会抽出半天接待门诊的孩子。“小诊室是我联系儿童病人的桥梁和纽带,临床科研中不少独到的思路和创新的想法就来自于这里。”
在儿童专科医院里,哭声是传统的“背景音乐”。然而,作为母亲的她,深深体会患儿及家长的心理。为此,她在全市率先提出打造“无哭声医院”的设想。为实现这一设想,她组织ICU医护人员开展了“危重患儿家庭关爱项目”。新生儿监护室里,医生每天都会给重症新生儿的母亲发送一条问候的短信,并告知孩子今天体重长了多少,吃了多少奶,大便有几次,朴素的话语却成为产后在家休养、焦急万分的母亲每天最大的期待。为了减少手术患儿的恐惧感,她又引入社会资源,与麻醉科一起打造了全市首个海洋主题无哭声手术室。运送患儿的平车变成了游戏车,冰冷的手术室变成了充满未知的海洋世界,当孩子在父母的怀里静静入睡,一切都变得那么温暖。
保障儿童群体的大健康研究是江帆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她研究的出发点始于儿童睡眠。她和课题组先后在全国九省市开展了3万余名各年龄段儿童睡眠健康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中国儿童睡眠不足与睡眠问题存在的普遍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发育阶段性和多维性特征,并发现“课业负担过重”和“上学过早”是导致儿童睡眠不足的主要因素。“睡眠对于儿童不单纯是休息上的需要,更是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催化剂。”从事儿童睡眠研究近20年,她带领睡眠研究小组不断证实睡眠对儿童神经发育以及认知记忆的影响,同时也揭示了睡眠不足对儿童肥胖发生的相关作用机制。为了深入研究提高儿童睡眠健康的有效举措,她带领团队对上海地区10所小学的学生进行了长达4年的追踪研究,研究发现适当地推迟上学时间可以显著提高儿童睡眠的质量,进而可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这一研究结果引起了上海市教委的高度关注,最终经多方论证后在上海地区率先推动了“中小学推迟上学时间”政策的出台。在政策实施后3年,第三方评估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这一政策推行后,儿童睡眠健康有了显著改善。这一研究推动了政策,进而改善儿童睡眠健康的成果,得到了教育部高度认可,并得到了教育部的建议推广。
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和上海市教委大力支持下,她领导的多学科团队在上海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学生身体活动监测平台。同时于2018年1月30日正式出台了国内第一部《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 从改善孩子的生活方式开始,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准确性、科学性的指导。正是基于团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贡献,2019年江帆教授受世界卫生组织邀请,作为中国唯一一位参与世界卫生组织0-5岁儿童营养、静坐行为、身体活动以及睡眠指南编撰工作的专家,把中国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融入国际指南中。
江帆说,一路走来她一直记得导师的教导:“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尤其是儿保医生,与其被动地在诊室里应对络绎不绝的患儿,不如主动寻找机会走进社区,走到学校,把儿童疾病预防工作做到位,让孩子们能少生病,身心能更健康。”老师的话也成了她多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
儿童早期发展对于促进儿童发展潜能,提升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成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最为核心的儿童相关任务。“儿童的早期发展是可以改变的,越是在儿童早期投入,越能缩小不同社会阶层间的社会经济差异,因此也被业界认为是社会发展公平性的‘均衡器’。”江帆说。
自2010年起,江帆负责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的带教工作。即使临床工作和医院管理工作再忙,她也会抽出时间为住院医师每月组织教学讲座和疑难病例讨论,指导修改住培医师的门诊病例,详细讲解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临床基础和临床技能。江帆在日常一言一行中让住培医师理解医者对病人该有的认真负责态度和肩负的责任;注重对带教学生科研能力的培训,指导学生具备开阔的科研思路、严谨的思维、清晰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参加学术会议,培训学生国际会议的交流能力及水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达到“不令而行”的效果。
“医生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需要人文素养的培养。这种培养不是老师填鸭式灌输,而是言传身教的榜样力量。很多老一辈专家的做事风格、职业精神、人格魅力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这就是传承,传承不只是技术上的,人文也是传承。我们成长得益于老师的教化,作为带教老师,我也会去这样教育自己的学生。这是我对大医的理解。”江帆说。
医学是有温度的,需要人文的东西。一个医生在培养、成长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积累技术,另外一方面更应注重人文的积淀。无论个性如何,一旦选择学医,就要学会调整心态和态度,要学会走进病人,学会与病人沟通,要去理解病人,学会换位思考。医生对专业和知识很熟悉,另一头的病人很大程度上对疾病是一知半解甚至是一无所知的。这种情况下如何去沟通?换位思考很重要。如果医生居高临下,没有耐心,缺少爱心,那医患矛盾在所难免。
作为导师,江帆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注重带领学生践行医者梦想。“先做人,后做事”这是她对学生的叮嘱。她常说合格的儿科医生要有过硬的医学理论与技术水平,能够通过患儿主诉以外的渠道,获知疾病症结所在,更要有优良的医德医风,怀着一颗爱心从事日常工作,理解患儿的痛苦,将耐心、细心、爱心投放在患儿身上,像爱护自己的宝贝一样。只要医院的一声呼唤,儿科医生便将义无反顾地来到患儿身边,成为患儿健康的守护神。同时,儿科医生应具备优秀的身体素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方可适应高强度的工作挑战。
从医20年,在获得的各类奖项中她最自豪的是获得了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心目中好老师”的称号,作为一名医者、一名师者,得到学生的认同是她最大的幸福。
2017年江帆被光荣选为党代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上海医疗卫生界唯一一位十九大代表。
江帆说,“赴会时,我的行李箱里装着一个信封,里面是从医院21个党支部405名党员中收集到的宝贵意见与儿童健康发展相关的材料,满满地是来自基层儿科医务工作者对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期许;十九大归来,我更是心潮澎湃,整场报告中,总书记203次提及‘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我倍受鼓舞,全国人民必将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在北京时,有代表笑着对我说,我们每个人都想看到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那一刻,这就需要靠你们医生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了。我深切感受到了大家对健康的重视,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我想,我们应从娃娃抓起,让国民的整体健康素质都有所提升,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的期待。”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幼有所育’这一新概念,把儿童早期发展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必将为我们正在推进的儿童早期发展工作提供动力。”
亲临十九大现场聆听总书记做的十九大报告,是一次政治理论素养的再提升。参会结束后,她也把这种被感动、鼓舞的情绪带回上海,一共进行了近40场的十九大报告宣讲,从医院到高校,从青少年到离退休干部,每一次报告她都精心准备,结合不同的听众背景环境,分享参会的经历与感悟,宣讲本身也是提升自我理论素养的过程,通过宣讲与互动她更是进一步深入理解学习了十九大精神,了解十九大精神对国家对各行各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之后她也以十九大精神为核心,把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作为推动工作的主要动力。
作为医院的党委书记,她深深体会到政治理论学习与提升,对于解决具体问题、推动医院宏观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正因此,她越来越觉得学无止境。江帆说,她很庆幸在儿童医学中心这个大家庭,每天与医生护士同道的交流,都为自己的工作学习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活力。“他们是每天都在患儿身边的人,真正能知道那些孩子的问题和家长的需求。平时工作中,他们提出的改善医疗服务的点子更接地气,在临床更加具有推广的价值。” 在管理岗位,她时常深入一线,倾听来自临床儿科医生的诉求,从基层医生那里了解患儿所求、所想,带领员工在儿童先心病、白血病等疑难杂症诊治技术上不断突破,推出一系列“呵护患儿、关爱家庭”人文项目,获得了社会和百姓的认可。
“我们儿童健康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帆表示,我们处在国家发展的新时代,我们要承担起这份发展儿童健康事业的责任。既然承担了这份责任,也看到了大家的热情,就要跟志同道合的团队一起把儿童健康发展事业做好。首先,要明确定位、目标。之前,大家都认为健康是医生的事,医生是守护儿童健康的。但事实上,守护儿童健康的远不止医生,还需要医学界的护理、康复师、心理治疗师等专业团队合作,更需要家庭、社区和全社会的关注。儿童健康是健康中国的基石,希望更多的人去了解、关心和支持儿科医学的发展。专委会作为行业组织,我们以儿科医生、儿童保健医生为主题,最大程度团结社会各方面关注儿科健康的力量,围绕儿童健康展开工作。只要是为儿童健康提供服务的群体我们都欢迎。
其次,我们要树立起专委会的品牌。我们要邀请各领域的权威专家参加年会,在年会上传递出去的讲课内容也好、信息也好,至少在现阶段是国际、国内权威、科学的证据,我们把科学的循证理论、技术和方法提供给这些从业者,让他们更好地运用于实践,助力儿童健康事业发展。
年会上,参会代表能够听到高大上的东西,了解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尤其是一些来自基层的医生,平时接触国际先进技术的机会太少,虽然一时半会不能应用到现实工作中,但可以打开视野,拓展思路。年会同时安排有实操课程,实实在在培训大家回去能用的东西。我们专委会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要能够对接国际经验,介绍国际最新动态,分享高端前沿知识;“立地”要真正回去能用,而不是听了两天会后心潮澎湃,回到工作中发现啥也用不上,这样就失去了培训医师的作用。地如果没立住,天是顶不起来的,立地这一块需要好好研究,怎么把课程设计得更好,怎样让学组发挥好作用,让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以到我们这里来培训作为他很重要的职业发展的途径。儿童健康事业不能独善其身,大家联动在一起才能稳步向前。
用奋斗守护梦想,用坚持守望未来。正是怀抱着这份对儿童健康事业的热爱,为折翼的孩子重新插上翅膀的责任,敬畏生命、护佑健康的信仰,才有了这份无怨无悔的坚守!
(感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姜艳蕊医生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