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变化的观察

2019-04-30 07:34徐云云徐萍徐晓春张君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植入术效能依从性

徐云云 徐萍 徐晓春 张君

微信健康教育[1]是指应用手机微信编辑文字、发语音、发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向特定人群发送疾病相关知识,指导用药和纠正不良行为,促进患者健康的教育方法。大量文献[2-3]报道,与传统健康教育方法比较,微信健康教育具有更便捷、高效等特点。鉴于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患者需长期抗凝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不良生活习惯矫正,手术后需大量健康教育信息干预。作者应用微信平台对120例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患者进行微信健康教育干预,并跟踪收集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和依从行为的变化资料,分析微信健康教育的优势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心血管病科住院并首次接受支架植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0例,纳入标准:(1)符合心脏病协会和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4],经心血管病科主治级别以上的医生诊断为冠心病,入院后植入支架;(2)术后病情稳定,无并发症发生;(3)有智能手机会使用微信;(4)对本项目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全身性疾病(如恶性肿瘤、脑卒中、重要脏器衰竭等);(2)合并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3)视听障碍患者;(4)孕期、哺乳期或其他弱势人群。剔除标准:(1)观察期间罹患其他重大疾病;(2)资料失真、不全、或失访。本项目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设计:采用纵向研究设计,对120例患者行微信健康教育干预2年,并跟踪观察其自我管理效能和行为依从性的变化。其中自我管理效能[5]:指个体对成功实施特定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信心。行为依从性[6]:指患者在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其行为与医嘱的符合程度。(2)工具:一般自我效能量表:采用德国Ralf Schwarzer 教授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7],该量表共10 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总分为 10~40 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效能水平就越高。该量表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854,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均>0.6,具有较好的信度。行为依从性评价表:采用 Morisky治疗依从性行为问卷[8](MAQ)进行评价: MAQ包括7个维度,共20个项目,即遵医用药、合理休息、按时复查、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合理锻炼、预防感染。采用2级评分,否为0分,是为1分,总分20分,分值越高表示依从性越好。该量表总体 Cronbach's α系数为0.836,各维度 Cronbach's α系数在0.705~0.871。(3)样本量计算:按本项目工具条目数较多的“行为依从性评价表”计算样本量,本项目至少纳入样本量为:20×5+(100×20%)=120例。(4)微信健康教育实施:①成立管理小组:由高年资主治医师2人,护士长2名及主管护师5名组成。主要负责微信平台维护和患者管理。小组成员均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善于沟通与表达,具有协调和处理各种问题和困难的能力,且熟练使用微信。②健康教育形式:微信群教学活动:将健康教育内容以文字、图片、音视频或自己制作的PPT、Word文档形式,每周二、四、六晚上18:00向微信群内发送一条与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自我管理相关的信息链接。一对一交流随访:5名主管护师每人固定负责24例患者,与自己所负责的患者交为好友,个性化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促使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③监督和管理:对120例患者建立健康教育个人档案,记录每次聊天的主题和患者的信息反馈。每晚19:00-20:00进行上线主动沟通。若患者有需求和意愿可随时聊天或留言,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和针对性指导。当患者参与不积极时及时发信息督促其参与。邀请治疗效果好的患者在微信群上与病友交流成功经验。每周推送专家坐诊信息,提醒患者回院随访。

1.3 观察指标 于患者入组时、入组后每6个月由专人测量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和行为依从性变化,每年取平均数纳入统计,连续2年。并对患者是否愿意接受微信教育和对微信教育的满意度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中男66例,女54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61.65~±11.11)岁。≥高中文化、企业职工、城市居民占大多数。

2.2 患者自我效能与行为依从性 患者入组时两项主要指标的基线测量均处低水平,干预2年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达中等水平,而行为依从已达到较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本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与行为依从性情况[分,(x±s)]

2.2 患者对微信健康教育的态度和意愿 患者入组时对微信健康教育的意愿和满意情况并不乐观,而干预1年后意愿率和满意率均明显提高,干预2年后仍有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低于第1年。见表2。

表2 患者对微信健康教育的态度和意愿情况[n(%)]

3 讨论

因微信操作简便、辐射面广、传播速度快,被应用于患者健康教育之中,大量随机对照研究[9-10]显示,采用微信实施健康教育明显优于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通过为期2年的干预,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和依从行为均得到提升,但提升的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自我管理效能仅处于中等水平。同时发现,患者对应用微信健康教育的意愿和满意度逐年升高,但第2年的上升幅度不如第1年。

患者自我管理,是指通过患者的行为保持和增进自身健康、监控和管理自身疾病的症状和征兆,减少疾病对自身社会功能、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该模式起源于心理行为的治疗,由于应用效果良好而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病的治疗和患者行为干预,早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应用较多,近年来在我国也得到推广,如在糖尿病、癌症、高血压等疾病的健康管理中。

本资料显示,微信教育对患者自我管理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微信健康教育[11]作为一种受众广泛的信息展示载体,患者通过“活的宣传彩页”,就可实现知识的获取以及和医护人员的“面对面交流”。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弥补传统健康教育模式的不足。微信平台可使患者足不出户而及时获取相关信息为患者及其照顾者提供方便。本组患者均为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定期药物血浓度检测、不良反应评价、生活行为矫正的特殊群体,在长期微信健康教育应用中,患者持续不断接受责任护士或医师的关注,虽然患者已出院,但护理干预并未中断。从而有效地提升自我管理效能。

健康教育仅对患者进行教育,灌输健康知识是不够的,只有通过教育和知识传播,让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坚定信念,改变不良行为,才能正真实现健康教育的目的。本资料显示,在长达2年观察期间,患者的依从行为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这与盛晗等[12]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其研究中,患者在住院期间依从性较好,而出院返家后患者的依从性就会下降。究其原因,可能与患者一直在医师和护士的监管和鼓励下有关。当患者依从行为下降时,护士即会干预,甚至在患者未按时参与微信互动时护士会主动呼叫,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微信健康教育干预中附设了一项督促门诊随访的服务,为患者提供预约专家门诊服务,增进其参与微信健康教育的依从性和兴趣。

微信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尽管对年轻人有绝对的普及优势,但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文化程度偏低的患者并无应用优势。长期以来老年人对新知识的获取基本习惯于电视、电台和报纸。因此,对老年患者实施微信教育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改变某种旧的习惯,形成一种新的习惯,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本资料显示,在微信干预的2年中,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和行为依从的水平不仅呈直线提升,且第2年的提升幅度大于第一年,表明一旦患者获取健康知识,建立健康行为,其在生活中逐步改进并形成惯性。但患者对微信健康教育的意愿和满意度虽然也出现了逐年的上升趋势,但第2年的上升幅度低于第1年。究其原因,与老年患者对应用微信的不适应有关。因此进一步研究需要重点改进微信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提供更便捷、更能体现服务价值的微信健康教育体系,使患者不但在微信健康教育中获得知识,且能在微信健康教育中获得尊严及个性需求。

猜你喜欢
植入术效能依从性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颅内血管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期间的应用效果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6例X-连锁遗传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评估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