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不分科

2019-04-30 02:48:00朱为康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编辑苏二
科学生活 2019年3期
关键词:分科肿瘤科祖父

文/朱为康(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编辑/苏二

“医生,我妈妈在你这里看病效果蛮好的。最近,我自己老是盗汗、头晕、没力气,也想调理一下,您帮我也看看病。但是,您是肿瘤科医生,我的病您能看吗?”“可以看的,请放心!”我总是这样回答。最近,我经常碰到患者问我同样的问题。问的人多了,我就觉得很有必要和大家聊一聊“中医内科不分科”的问题。

中医自古对于分科的概念就比较模糊,我先来举个例子。古代名医扁鹊医术非常高明,在当时名闻天下,他路过邯郸时听说赵国人尊重妇女,于是他就做妇科医生;到洛阳发现当地人敬爱老人,于是就做起了老年科医生;到了咸阳,秦国人喜爱孩童,于是他又做起了小儿科医生。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中医自古就是不完全分科的。

那为什么患者都不知道中医内科是不分科的呢?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因为西医分科对于老百姓的观念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西医由于理论体系的原因,首先就把医生分为外科医生和内科医生两大类,然后进一步细化,比如,外科有脑外科、心胸外科等,内科有呼吸科、心内科、内分泌科等。因此,患者上医院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分清自己要看什么科。但是,随着这几年的分科越来越细,现在第一次去医院就能找对科室看病已经成为普通患者的一个难题。就好比现在流行的“碎片化时间的学习”,现代医疗也是“碎片化的医疗”,不同的疾病需要去看不同的科室。分科太细之后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一个患者同时患有两三种病的话,不知道先看哪个病。往往心内科医生只管心脏的问题,而血糖高问题需要患者去找糖尿病科医生;而老慢支哮喘问题需要患者去找呼吸科医生……患者在医院里兜了一大圈,配了一堆的药,最后到家都不知道该先吃什么药。分科细固然有其很大的优点,但是分科太细的确造成单一性或片面性,而治疗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思维,这是毋容置疑的。

另一方面是中医医生对于中医分科的错误认识。我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是同时接受了两套教学体系,一个是祖父传统的“师带徒”中医教学模式,另一个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现代化中医教学模式,因此对于中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现代中医的教育方法是运用西医的教育方法,包括到医院实习也是一个科室一个科室进行的,因此造成毕业后,医生就对中医内科不分科不那么容易理解。医生被医院分配到神经科,那就只看神经科的疾病,分配到血液科就只看血液科的疾病。但是患者生病还要按照科室来生吗?肿瘤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慢性病本来就多,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难道肿瘤科医生只看肿瘤,其他的症状都不管了吗?显然这是不对的。

中医对于疾病的认识的本质就是人体的阴阳不平衡造成了疾病,中医的治疗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平衡阴阳,阴阳平衡了疾病就自然好了。所以,不管你是糖尿病也好,高血压也罢,头痛发烧、盗汗、失眠统统都是阴阳不平衡的一种表现,理论上中医医生都会治疗。我从小跟随祖父抄方,祖父儿科为主,但是对成人、妇科也都会开方治疗,到了冬天,来开膏方的患者也是络绎不绝。祖父从来不说因为自己是儿科医师,所以其他的内科疾病一概不看。祖父自幼教授我知识也是内儿妇统一传授的。中医理论就是以人为本,把人看做一个整体来治病,所以我在门诊看病时,只要是可以一起治疗的症状,我都会统一到一张药方上,这样患者不仅仅把肿瘤看了,同时,也把其他的病症一起治疗了,节约了患者的时间和精力。事实上,虽然我是肿瘤科医生,但是我门诊有很多患者都不是肿瘤患者,比如月经不调、哮喘、儿童抽动症、皮肤湿疹、盗汗、头痛等内科杂病我都看。

所以,我想对大家说,如果在看中医,虽然可能不是这个科室的疾病,但你也可以问问医生是不是可以一起治疗,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猜你喜欢
分科肿瘤科祖父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祖父瓷
意林彩版(2022年1期)2022-05-03 10:25:07
启发式教学查房在放射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
某三甲综合医院肿瘤科持续提高放疗病人双向转诊率的临床经验
祖父的一封信
PDCA循环法在肿瘤科患者换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6年1期)2017-01-15 13:43:14
鸡犬不宁
高考改革的关键不是科目多少与是否分科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0
取消文理分科:听听孩子们怎样说
高中文理分科要不要取消
江西教育A(2009年4期)2009-05-22 09: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