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贵
有一个成语叫“亦步亦趋”,其中“步”就是两腿交互向前稳健而行的意思,而“趋”则是向前小步快行的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这其中的三个“亦”字相当于副词“也”,但“也”并不是“亦”字的造字本义。汉字的造字本义多为具体的实词义,虚词义大都是由实词义演变引申虚化而来的。
一、“亦”字的构字理据之谜
“亦”字是一个指事字。它的甲骨文字形是在一个正面人形“大”的两侧各有一点,金文、小篆的构字理据也跟甲骨文相同。通常的解释是:左右两点为指事字的指示性符号,分别指明两腋所在,造字本义为两腋(腋窝)。也就是说它可能是“腋”字的初文,是为表示人的两腋而造的字。后来因为同音的关系,“亦”的字形被假借来用作副词,相当于“也、又”等意思。随着它的假借义用得越来越普遍,“亦”的本义反而不用了。为便于区别,人们又新造了一個从“月”(肉)、“夜”声的形声字“腋”。从此,“腋”字就专职指腋下,“亦”字则专用它的各种假借义。
《说文解字》卷十亦部:“亦,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凡亦之属皆从亦。”许慎所解释的意思大致为:“亦”,就是人的两臂的腋窝。字形采用“大”作为表意偏旁,就像臂弯下两个腋窝的样子。所有跟“亦”的意思相关的字,都可以采用“亦”作为表意偏旁。
旧时那样通常的解说及对“亦”字构字理据的理解,自《说文》以来流行了近两千年之久,基本上已为历代学人所公认。然而我们发现,这其中至少有如下几点值得质疑:
其一,“亦”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众多,有没有必要为两腋(腋窝)这么简单的意思构造如此多的字形,它表示的意思似乎应该有比“腋窝”更重要的意思。
其二,从“亦”字的众多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来看,那作为指示性符号的两点所指的部位似乎有些偏下,并非是对准腋窝之处。
其三,甲骨卜辞和金文记录中找不到用作两腋(腋窝)造字本义的用例,都是用作副词的虚词用法,这又是为什么?
其四,从汉字的字义演变规律来看,其早期引申义应当与造字本义有若隐若现的联系才是,然而从两腋(腋窝)这个造字本义很难联想到是如何引申为“也” “又” “且”这些副词的意义和用法。
要回答这些问题,探寻“亦”字构字理据之谜,还是要让我们看看它的众多的甲骨文字形和金文字形。(见第94页左栏图)
从图示的数十个“亦”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来看,“大”字两侧的指示符号(一边一点)大多位于人身躯干的中部,有少数略微偏上或者略微偏下的,大多介于两臂和两股之间的腰部两侧。更有甚者,最后三个金文字形的两个“点”被拉成接近地面的很长的线条,这已经远离两腋了。从诸多汉字的古文字字形来看,古人造字构形是很精准的,不大可能为了表示“腋窝”的意思却将字形制作得远离腋窝。基于这样的认识,愚以为,“亦”字的构字理据似乎另有所指,其字义指向也许并不是两腋。
那么,不是两腋又是什么?从古文字字形中这两个“点”的位置特征考虑,所指的很可能是两臂与两股。那么,指向两臂与两股又是什么意思?愚以为应该是强调人在行走的时候两臂与两股交互移动的状态。
人是唯一能够双腿直立行走的高等哺乳类动物。与其他众多的四肢行走的哺乳类动物相比较,人在直立行走时两臂与两股交互运动的状态必然会引起远古人类的极大重视,因此,“亦”字很可能就是为了表现人类直立行走的状态而造的字:一条腿向前迈动,另一条腿接着跟上并超过,不断反复周而复始;一只臂膀向前甩动,另一只臂膀又重复进行相同的动作,也不断反复周而复始……如此这般十分协调,这种步态就是“亦”。
据此,我们是否可以设想:“亦”字的构字理据就是人直立行走的步态。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会联想到还有一个跟“亦”有关系的字,那就是“迹”(跡)。甲骨文中未见“迹”(跡)字,它的字形演变情形大体是下面这样的:
上图第一行前两个字形是西周金文,其中一个构件是“辵”(后来演变为“辶”),另一个构件其实是“亦”的变形。上图第一行后三个字形是《说文解字》中的古文字字形,分别是籀文大篆、说文小篆和小篆或体(另一种写法)。上图第二行前三个字形是战国文字,取自战国睡虎地秦简,字形中的“亦”字已经清晰可见了,甚至可以说《说文》小篆就是源于战国秦的简牍文字。
“迹”(跡)字的构形似乎在告诉我们,“亦”就是“迹”(跡)的初文,“迹”(跡)就是人在直立行走的时候两腿交互迈动与两臂交互挥动的样子;也就是说,“迹”(跡)字的造字本义并非足迹或脚印,而是人类直立行走时候四肢的行迹或步态,它的初文就是“亦”。后来“亦”字大量地用于副词的意义,于是又造了一个后起字“迹”(跡),“迹”可以写作“跡”;也还有另一个写法,即用构件“责”替换了“跡”字的构件“亦”(见上图第一行最后一个小篆或体的字形)。不过,“亦”显然更切合“迹”(跡)字的造字本义,故后来一律用“辵”和“亦”来构字,构件“责”就被淘汰了。所有这些都从侧面暗示我们,“亦”字的构字理据很可能不是两腋(腋窝),而是直立行走时的四肢行迹或步态。
二、“亦”字的造字本义应为四肢摆动的重复步态
人类直立行走时的四肢行迹或步态,应该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征之一。只有这么重要的动作行为,才值得为它创造丰富的字形来表意。所以,“亦”这个字的古文字构形,既可以表示人行走时两臂交互摇摆的动态,也可以表示人行走时两腿交互迈进的动态,还可以表示双臂、双腿行进时交互变换位置的动态。而且,这样的含义也很容易跟它的现存引申义“也”“又”等意思产生理性联系:由于人人行走都是这样,行走时双臂和双腿都在前后交替摆动,于是便很容易产生“也是这样”(也)或“又是这样”(又)的引申义。
于是我们想到一个成语叫“亦步亦趋”,其中“步”就是两腿交互向前稳健而行的意思,而“趋”则是向前小步快行的意思。“亦步亦趋”是说,你慢行我也慢行,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前面说过,这个成语源自《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这当中的“亦”,既保留有它的初文构字理据“行走时的四肢行迹”的造字本义,又顺理成章地产生了它的副词意思“也”的引申义,意谓:你稳步而行,我也以稳步而行的动态跟随着你;你小步快行,我也以小步快行的动态跟随着你。传统认为的两腋(腋窝)的造字本义是不容易产生这样的引申义的,而“亦步亦趋”的“亦”也正是“亦”这个字从造字本义向副词引申义的过渡形态。据此我们也可以说,“也”“又”等意思并不是“亦”字的假借义,而是它的引申义,因为这种引申义跟“亦”字的造字本义“四肢摆动的重复步态”之间是有若隐若现的理性联系的。
为了证明“亦”字的造字本义确实是“四肢摆动的重复步态”,我们又想到还有一个跟“亦”字有关的字,那就是“夜”字;因为“夜”字的古文字字形中是含有“亦”字的。下面让我们先来看看“夜”字的字形演变示意图:
从上图可见,甲骨文和金文的“夜”字,其实就是用月亮的“月”替换了“亦”字的一个点,或在左边或在右边都可以。战国文字和《说文》小篆的“夜”字,与甲骨文和金文的构字理据相同,只是经过隶变与楷化之后,才变成了今天所写的“夜”字的字形结构了。那么,为什么“夜”字会借助“亦”字来构形呢?应该说,“夜”字与“亦”字的构字理据会有相通之处。
这就涉及到如何为夜晚造字的问题了。古人观察到夜晚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没有月亮的黑夜,一种是有月亮的月夜;而有月亮的夜晚,月亮的位置总是变化的,并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从朔到上弦月,到望月,再到下弦月,再到晦……这种朔望月的周期变化就像人在行走的时候双臂与双腿的周而复始摆动一样很有规律。这样,“夜”便找到了一个最合适的构字理据了。于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借助已经为人们接受了的“亦”字来表现夜晚的形态,即将“亦”字双侧的指示性符号“点”换掉一个,换成“月”,问题就解决了。古人实在是聪明极了,为什么不换掉两个?因为只有一个月亮。为什么还要保留“亦”字原来两个点中的一个?因为还要保留“亦”字的构字理据,才好进行类比显义。
我们设想,“夜”字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这同时也就为我们保存了探寻“亦”字构字理据的文字考古依据。于是我们应该有理由进一步确信,“亦”字构字理据和造字本义绝不是什么两腋(腋窝),因为“夜”字没有办法跟“腋窝”来类比表达夜晚的意思。
那么,腋窝的“腋”字为什么又要含有“夜”这个构件呢?愚以为,“腋”字是个形声兼会意字(亦声字),它的形旁是“肉”(左边的“月”实际是“肉”的变形),以表示“腋”属于人的肉体范畴;而右边的“夜”既表声音又表意义,因为两腋(腋窝)通常是隐蔽的。“腋窝”又叫“夹窝”,是夹在臂膀与胸体之间的,跟“夜”有相通之处,都不易被察觉,所以“腋”字从“肉”(月)从“夜”,构字理据简单明白,并无其他深意。
这样看来,通常所说的“亦”是“腋”的初文,是为“腋”而造的字,这种传统认识也是不成立的。反而恰恰相反,“腋”字与“亦”字在构字理据上没有什么联系,而“夜”是受“亦”的启发产生的会意字,“腋”又是受“夜”的启发产生的会意兼形声字(亦声字)。
至于还有一个字,那就是在“亦”字下面再加一个表示正面人形的“大”而构成的神采奕奕的“奕”字,我想也还应该跟“亦”字的造字本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许这个“奕”字的意思,原本并不在面部的神采,而是在于体态的身姿吧;也许“奕奕”的样子不是表情容光焕发的样子,而是身姿精神饱满的样子,所谓“奕奕”也许就是走路风度翩翩的样子吧?从这个意义上看,如果说“亦”是“奕”的初文,倒似乎还有些许道理,也就是说“亦”字本来就含有步态自如的意思。由于后来“亦”字不务正业,去担当了许许多多副词、连词等虚词的职责,于是就再造一个后起字“奕”来表示“亦”的造字本义或者直接引申義,也未可知。
综上所述,愚以为,“亦”很可能就是“迹”或者“奕”的初文,或者既是“迹”的初文,又是“奕”的初文。“亦”字的构字理据当为人在直立行走时的四肢行迹或步态神采;“亦”字的造字本义当为四肢摆动的重复步态,而不是两腋(腋窝)。“亦”也当然不是“腋”的初文。后世通行的“也”“又”等副词意义不是“亦”的假借用法,而是它的引申义。谨此献疑,有待方家进一步考证与指正。
三、“亦”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亦”字由“四肢摆动的重复步态”这一造字本义可以引申出许多种虚词的意义,这大致有如下一些情形:
其一,用作副词,相当于“也,也是”的意思。例如:“怨不在大,亦不在小。”(《书·康诰》)再如:“真虽存矣,伪亦凭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正纬》)又如:“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唐·杜甫《垂老别》诗)
其二,用作副词,相当于“又,还”的意思。例如:“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左传·文公七年》)再如:“吾以知其近近而远远,亲亲而疏疏也;亦知其贵贵而贱贱,重重而轻轻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楚庄王》)又如:“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其三,用作副词,相当于“尚,犹”的意思。例如:“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再如:“梁间燕雀休惊怕,亦未抟空上九天。”(唐·杜甫《姜楚公画角鹰歌》)又如:“墟市稍来集,筠笼转山忙,吏事亦挽我,归路盘朝阳。”(宋·范成大《晓出古城山》诗)
其四,用作副词,相当于“已,已经”的意思。例如:“毖彼泉水,亦流于淇。”(《诗·邶风·泉水》)孔颖达疏:“亦,已也。”再如:“夫以一诈为反覆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一诸侯,其不可成也,亦明矣。”(《战国策·楚策一》)又如:“非独今日,自古亦然。”(《韩诗外传》卷九)又如:“草露亦多湿,蛛丝仍未收。”(唐·杜甫《独立》诗)
其五,用作副词,相当于“仅仅,只”的意思。例如:“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孟子·滕文公上》)再如:“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唐·杜甫《蒹葭》诗)
其六,用作副词,相当于“皆”的意思。例如:“《大誓》曰:‘纣有亿兆夷人,亦有离德。”(《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再如:“牧竖樵童亦无赖,莫令斩断青云梯。”(唐·杜甫《寄从孙崇简》诗)又如:“空翠滴尘缨,何必濯沧浪?山家亦早作,迨此朝气凉。”(宋·范成大《晓出古城山》诗)
其七,用作副词,相当于“实在,毕竟”的意思。例如:“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庄子·德充符》)再如:“悃悃安丰,亦称才雄。”(《后汉书·窦融传赞》)李贤注:“亦犹实也。”
其八,用作介词,相当于“以”的意思。例如:“濡其尾,亦不知极也。”(《易·未济》)再如:“贤而隐,庸为贤乎?吾君亦不务乎是,故不知也。”(《晏子春秋·问上十三》)又如:“既大使要时,小人谨亦拜纳,何必要钱。”(《前汉书平话》卷下)
其九,用作连词,相当于“假如,如果”的意思。例如:“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诗·小雅·雨无正》)再如:“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孟子·万章下》)朱熹集注:“若有献子之家,则反为献子所贱。”
根据上面对“亦”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亦”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左。(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四、含有“亦”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含有“亦”字的成语不多,其中“亦”字大多用作副词,相当于“也”的意思,诸如:
不亦乐乎——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吗!语见《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不亦善夫——不也很好吗!语见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問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盗亦有道——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语见《庄子·胠箧》:“盗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教亦多术——教诲人也有多种方法。语见《孟子·告子下》:“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人云亦云——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源自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诗:“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亦步亦趋——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源自《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亦复如是——也还是像这样。源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亦庄亦谐——有时也庄重,有时也诙谐,形容既严肃又风趣。语见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假年》:“此篇盖有为而发,是亦为夸多斗靡者,下一针砭。故其辞亦庄亦谐,令人自发深省,与向来所语,学者足相证也。”
作者:四川省“中华文化城市传承普及基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