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9-04-29 00:01张照明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微课应用

张照明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微”时代的到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无限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目前,小学生课程量丰富多样,学习任务量重,但是由于小学生心理不成熟,因此在课堂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微课的出现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了课堂的学习效率和成果。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充分利用微课,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以及互动交流的平台,并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本文就此探讨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47-02

在小学阶段,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养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新课改模式下,加强微课的应用,能更好地促进增效目的的实现。因而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采取微课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分析入手,就如何利用微课模式增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几点浅见。

一、充分意识到微课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还能提高课堂效率。所以新课改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切实注重微课教学的开展,打造高效的微课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1.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微课模式下,主要是加强微课资源的应用,而微课资源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能更好地在课堂中加强对其的应用,学生在对有关知识学习时,能借助微课中的资源进行释疑解惑,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只要引导学生结合微课资源来练习,从而更好地促進异步差异化教学的实施。

2.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

学生在学习中,能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微课资源的帮助,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加上微课资源的趣味性和可化性,使得其在一定的硬件支持下就能进行边学边做,学生则能结合微课对自身不会的知识点反复观看,从而更好地突破学习的重难点,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

二、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分析

1.确保微课设计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微课教学模式的实施离不开微课的设计,在对微课设计时,为确保微课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需要教师紧密结合教学的内容,对其设计思路进行明确。为了达到微课教学的目的,首先就需要结合实际针对性的确定微课的类型,常见的有演示类、导入类和启发类,例如在教学表格的相关知识时,在导入环节应用导入类的导入视频,而达到激趣的目的。而在教学表格插入、删除行列、单元格合并与拆分等知识时,主要是采演示类的视频进行导入,学生不仅能在这一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和训练,而且还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其次是在设计原则上,主要是具有贴近性、碎片性、针对性、整体性和互动性等基本原则。再次是在开发流程上,主要是按照“开始→素材准备→视频录制→视频编辑→检测视频(修改)完成”的流程加强微课资源的开发。这样在教学中就能确保微课资源得到有效的应用。

2.结合实际需求强化教学方案的设计。

微课设计中,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教学方案,并将微课与教学方案进行有机结合。通常来看,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来分析学习内容,并分析学生的学情,分析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和目标。比如在教学有关画表格的内容时,其学习内容主要是演示操作知识,比如表格插入、删除、调整行高列宽、合并拆分单元格等。而就学生来看,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所以教师可以采取制作精美Word表格来吸引学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启发和学习动力的激发。但是教学目标则是掌握如何制表、如何操作表格,掌握表格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对表格行列操作和单元格的合并拆分等操作均要掌握,并借助微课开展自主综合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问题思考与决绝能力的提升。最后学生在设计制作表格之后,能感受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实用性,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其教学重点是表格制作、插入行列和删除行列、拆分单元格和调整行列高宽等。

3.切实加强微课的应用。

一从应用原则的角度出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包括:知识导入、知识讲解、综合练习、知识延伸、总结归纳等等。但是微课只包含了其中的三个内容,既知识导入、知识讲解、综合练习。从知识导入来看,由于微课的时间较短,知识导入的时间就更短,知识的导入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从知识讲解来看,要将微课内容与所学的知识有效的结合起来,如果知识点的难度较大,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示范讲解,然后安排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在此过程中,合理的应用微课,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从综合练习来看,在综合练习中应用微课,可以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去思考,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从应用要点的角度出发,结合教学目标,把微课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效的结合起来,这样使学生在微课的引导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自主学习,为学生进行分层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练习提供指导,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需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针对性的微课实施策略。例如在教学《导入视频》的内容时,微课中所展示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符,尽可能地与学生学习兴趣相符,可以是学生常看的动画片,也可以是常见的各种艺术海报,有效的避免盲目的选择教学内容,和规定视频的时间,引导学生在教学目标下促进学习任务的完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微课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达到增效的目的,往往需要采取微课的模式开展教学,这就需要我们切实注重上述工作的开展,注重微课作用的发挥,强化其增效作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罗冠华.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16).

[2]聂凯.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01).

[3]董红波,齐琪.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2).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微课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