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友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052-02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位于武侯祠大街,地处三国文化区域,周边拥有“武侯祠”、“锦里”等传统文化胜地以及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走近学校,一副的和蔼慈祥、充满智慧的诸葛亮塑像将周边社区浓厚的三国文化氛围和校园文化完美的结合。这些天然且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为我们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提供良好的氛围,近年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非遗文化传承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将非遗传承教育融入“快乐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活动,聚焦在课程,也可以说校园活动以课程为抓手,才能真正细致落地、系统推进。我们将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融入学校“快乐教育课程”体系——基础学科课程、拓展课程、开放实践课程,通过挖掘基础课程中的非遗元素、开设非遗艺术社团课程、开展快乐实践课程活动三条途径全面系统地实施非遗传承教育。
二、专家引领,以社团活动为主要实践载体
非遗进校园,离不开专家的引领。学校先后聘请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罗大春、沈晓等知名艺术家为指导老师,开设竹琴、金钱板、手影、川剧变脸、面塑等多个非遗项学习社团,学生的表演技艺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三、搭建展示平台,营造非遗文化氛围
在四川省非遗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开展的“京剧进校园”活动、“巴蜀笑星专场表演”等,非遗研究院的专业演员给我们精美的节目盛宴,不论舞美、服装、道具还是化妆,甚至演员们在台上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让孩子们大开眼界;清脆悠扬婉转动听的四川清音,让孩子们重新认识了演唱的别样韵味,也受到学校师生及家长的好评,形成了浓郁的以非遗传承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校园氛围。
设立为“非遗文化艺术表演”,也将其中的优秀节目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传统文化艺术展演、比赛以及传统艺术进校园等学术研讨活动。比如,参加成都市“非遗传承进校园”示范活动暨成都市第一批“非遗传承基地学校”授牌仪式节目演出;在武侯区承办的全国第四届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们学校作为举办点位学校之一,并承担一整台包含清音、金钱板、变脸、手影等非遗传承项目晚会表演;参加了2015年成都市非遗进校园展演活动;2018非遗进校园教学成果展;以竹琴元素的舞蹈《琴韵》获得武侯区艺术节一等奖;参加夜游草堂活动;四川省非遗传承基地学校授牌仪式的表演专场;还有我们每次开学典礼也总有非遗社团的孩子登台为全校带来他们的学习成果展演等等。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原创竹琴节目《传承》曾获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四川赛区选拨赛暨第三届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一等奖。2017年6月10日,受邀参加成都市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受到文化部部长雒树刚亲切接见和高度赞赏。学校原创校园剧《梦回三国》获武侯区一等奖、成都市二等奖;2017年12月6日,成都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等多家单位共同举办的“传承天府文化 感受非遗魅力——寻找小小非遗传承人”决赛中,非遗社团的孩子们参加了面塑、剪纸、变脸、手影、竹琴五个项目的比赛,“龙分娃”们凭借大方自信的表演状态、精彩的技艺赢得评委和现场观众的好评,最终获得“非遗小匠人奖”、“最具创意奖”、“最具潜力奖”、“最佳表演奖”、“最佳风采奖”和“优秀组织单位”以及老师的“园丁奖”。
四、国际交流,根植传统
我校是成都市教育国际化先进学校、成都市华文基地学校。可以说教育国际化是学校目前一张闪亮的名片,而非遗项目,则是我们在国际交流中讲好我们中国故事、成都故事的最有力的载体,我们教育学生当有根的中国人,做有根的国际化。学校先后12名教师前往英美友好学校,6名教师前往菲律宾、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匈牙利、莫桑比克等“一带一路”国家,开设书法、剪纸、传统舞蹈、川剧变脸、美术等课程,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展示中国崭新发展。2015年8月,世界经合组织教育技能司司长、“PISA”之父安德烈斯˙施莱谢尔先生访问我校,欣赏了我校展示的非遗项目——变脸,也是对这项神奇的东方艺术赞不绝口,更对这项传统的绝活在小学校园开展表示赞赏。
五、课题引领,成绩斐然
学校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之所以这样系统的推进,还得益于课题的引领,我们这个项目以《非遗传承艺术教育与小学生乐观人格形成的策略研究》为子课题,参与了教育部课题《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人格形成》,已于2015年结题。学校因开展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非遗传承)教育研究所取得的成绩,2014年11月,学校被成都市教育局等单位评选为“成都市首批非遗传承基地学校”,2015年3月,被命名为四川省“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学校”。
六、我们的经验与思考
我校以快乐教育为办学特色,快乐教育“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也是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幸福。而非遗传承教育丰富了快乐教育的内涵,也有力支撑学校办学特色的发展。在这些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提炼了实施非遗传承教育的“三结合”、“两基于”“一原则”:
“三结合”即:基础学科课程与非遗传承教育的结合;社團专题教育实践与主题展示活动相结合;社区教育实践与学校教育实践的相结合。只有这样,非遗传承才能成为大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学校的整个教育活动成为一个整体。
“两个基于”即:基于学生的兴趣;基于学生的成长。开展非遗进校园不是图新鲜和出亮点,而是出于对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责任及对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所以在实施教育实践时以学生的兴趣引领指导出发点,以对学生的成长有益为最终目的,这样才能使非遗传承教育实践更为有效和具有实际的意义。
“一个原则”,就是实践的原则。非遗传承教育实践要坚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尝试,在实践中展示,在实践中传承,在实践中获得继续学习的动力,在实践中获得成长的营养,在实践中获得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非遗进校园的“龙分”实践,并不是单纯地向学生展示非遗表演、灌输传统文化知识,而是一个窗口,鲜活地存在于孩子们的学习与体验中——让孩子们从了解非遗,到认识非遗,最后喜爱非遗,进而自觉传承,在国际理解与交流交往中初步建立起中国少年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