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民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是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落实的教学任务之一。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為了落实因材施教教学目标,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采取个性化阅读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活动,以此提升学生阅读积极性,实现教学效益最优化。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教师的共识。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做好基础知识的传授工作,更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释放,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与快乐。这对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和阅读兴趣、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微课进行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阅读取向。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不能正确把握个性化阅读的内涵,他们认为,既然阅读过程是读者与作者对话的过程,那么教师就不应参与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阅读的个性化。
微课是产生于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由于微课教学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而且微视频短小精悍,内容具有很强的浓缩性和针对性,如今在教育领域中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个性化阅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体验性阅读,注重学生的亲身参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微课教学法,通过这一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获得独特的心理感受,对于阅读材料能够产生自己独到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雪》这首词的时候,笔者提前从网上下载了相关的微视频,如“卡拉OK版背景配乐朗诵”“成吉思汗唐宗宋祖秦皇汉武等历代君王简介”“沁园春词牌名由来”“《沁园春·雪》创作背景”等微课视频,然后将其上传到云平台上,让学生在课前自主下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自主观看和学习。学生的阅读热情非常高,预习工作也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在课堂上,笔者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微视频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二、基于微信进行个性化阅读
微信是如今应用最广泛也最受中学生欢迎的一种社交工具。将其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之中,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某个层面来说,个性化阅读就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非常规的独特体验。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一手包办,将自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看法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或者将教参上所谓的标准解读强加给学生,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会造成一定的抑制。
为了实现个性化阅读,语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言论自由,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不一样的观点。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师生、生生交流时间也有限,教师很难做到全方位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表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教师可以利用微信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雪》这首词的时候,笔者创建了一个班级微信群,让学生在课后朗读这首诗歌,然后将朗诵视频发送到微信群内,大家一起欣赏和点评。除此之外,笔者还带领学生一起交流讨论毛泽东的其他诗词,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深化学生对《沁园春·雪》的理解和感悟。
三、基于微博进行个性化阅读
除了微课教学和微信教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将阅读教学拓展到微博平台,以微博为载体,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语文教学内容充分联系起来,以此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相对于微信而言,微博的开放性更强,教师可以微博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雪》这首词的时候,笔者让学生观看老梁讲《沁园春·雪》的评论、陕北地区的地貌图片以及美国一个中文八级学生朗诵《沁园春·雪》的视频,并且让学生一边阅读这些材料一边思考,以此深化对《沁园春·雪》的理解。在学生基本上掌握《沁园春·雪》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之后,笔者鼓励学生写一篇有关于《沁园春·雪》的读后感并发表在微博上。由于微博平台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可以让广大的博友浏览和评价,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与更多喜爱《沁园春·雪》这首词的人进行互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思考,还能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取有个性化阅读教学方式,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阅读教学效果。语文教师要对此予以重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化特点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给学生发展自身的个性创造良好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阅读活动之中,在这个基础上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