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莹
正视青少年虚拟同伴关系
互联网引发了人的社会交往方式的改变,网络交往为个体交往提供了新型交往媒介与途径,亦使得交往形式与过程更加多样化。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网络交往更是受到广大青少年的钟爱。与此同时,由网络引发的青少年问题行为及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研究者、家长和教师的广泛关注。
因此,学校应多措施并举,充分利用虚拟同伴关系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的积极影响,努力规避虚拟同伴关系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的消极影响,让虚拟同伴关系在当今网络时代大潮中成为促进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形成的有力推手,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人际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
2018年8月20日,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显示,截止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10—19岁年龄段群体占比为18.2%,这一群体中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的使用率分别是86.9%、64.7%、42.1%。[1]青少年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社交对青少年成长和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青少年的同伴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原本单一的现实同伴关系发展为现实同伴关系与虚拟同伴关系并存。因此,在网络交往影响下,青少年的社会交往状况,尤其是虚拟同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
一、虚拟同伴关系的概述
同伴关系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不同于个体与家长或与年长个体间交往的关系,而是一种平行、平等的水平关系。[2]虚拟同伴关系是相对于现实同伴关系而言,它以互联网为载体,由儿童青少年使用一定的互动交往中介,突破时空限制,所建立的一种具有开放性、匿名性、去中心化、可弥补性等特点的同伴关系。
(一)促使虚拟同伴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因素
网络的匿名性和可弥补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和私密的人际交往环境,受到青少年的广泛欢迎。有研究发现,越内向、孤独感水平越高的青少年越倾向于寻求网络交往。[3]青少年对网络的青睐为虚拟同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前提,相互吸引及印象形成和自我表露是促使虚拟同伴关系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1.相互吸引及印象形成
在互联网中,陌生人之间的交往往往始于相互吸引,这是促使虚拟同伴关系建立的重要因素。在虚拟交往中,与“相互吸引”相关的另一概念是“印象形成”,即在虚拟空间中,陌生人之间在相互吸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能接受的形象,以此促进虚拟交往的不断深入。[4]对于虚拟空间中的相互吸引与印象形成,现实意义的外貌、身份、地位等的作用较小,相同或相似的兴趣、爱好在形成虚拟同伴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相同或相似的兴趣爱好所凸显出的作用,反映出虚拟空间里的印象形成的“相似相吸”原则,即青少年更倾向于选择与自身各方面相似的人交往。[5]相互吸引是青少年建立和发展虚拟同伴关系的基础,在相互吸引的过程中形成印象,从而使得青少年建立和发展虚拟同伴關系。
2.自我表露
在虚拟同伴关系中,自我表露是双方虚拟交往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因素。[6]自我表露的内容是真我,即是自己在各方面的真实情况,通过表露真实的自我,推动着虚拟同伴关系的发展。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环境中,青少年在相互吸引的前提下,更倾向于找同伴诉说和分享,建立情感联结,获得情感支持。同时,自我表露是控制亲密水平和发展速度的一种方式,相互吸引和印象的形成最终也是依靠双方的自我表露的情况才能完成的。
(二)虚拟同伴关系与现实同伴关系的联系
虚拟同伴关系与现实同伴关系并非相互独立、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
1.相互补充
促使青少年在网络中与陌生人交流的主要动机是娱乐、认识新朋友和社会补偿。[7]从虚拟同伴关系的产生来看,这一关系是为了更好满足青少年的交往需要,认识新朋友,获得社会补偿,交往的内容包括信息沟通、情感沟通等。对于青少年而言,主要是为了“获得社会支持”进行虚拟的同伴交往。[8]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青少年在现实同伴关系中受挫,其个体各层级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青少年可以通过匿名网络聊天的方式满足安全需求;通过自由参与、发表观点等方式来弥补现实同伴关系中不被接纳的失落,以满足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通过对虚拟同伴关系的管理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等。Desmarais和Willoughby对1,050名中学生进行为期四年的调查发现,青少年使用网络与朋友交流对友谊质量的主效应显著,网络交往可能为社交焦虑的青少年创造了与同伴交流的舒适环境。[9]同时,青少年在现实同伴关系建立和维持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并且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丰富自身的视野和认识。这些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有利于青少年建立和维持虚拟同伴关系。青少年在现实同伴关系中获得的宽广视野和丰富知识能够为青少年在虚拟同伴关系的交流过程中增加话题,以进一步发展其建立的虚拟同伴关系。
2.相互依存
虚拟同伴关系和现实同伴关系互相依存,不可分离。一方面,青少年的虚拟同伴关系和现实同伴关系虽不是同一主体,但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主体,不能脱离现实社会交往而存在。另一方面,现实同伴关系也越来越依赖虚拟同伴关系。如果青少年建立了现实同伴关系,但由于其现实同伴已建立虚拟同伴关系,并花费较多时间维持这一关系,该个体会在现实同伴关系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冷落。为了改变被冷落的现状,青少年可能会通过网络交往的方式与现实中的同伴进行交流,以此改善和维系这一同伴关系。因此,现实同伴关系依存于虚拟同伴关系。同时,青少年如果建立了良好的虚拟同伴关系,这种关系通常会延续到现实中。网络用语“奔现”一词便是对虚拟关系从虚拟走向现实的描述,这一网络用语同样适用于青少年所建立的虚拟同伴关系。青少年在网络上基于一定程度的了解建立虚拟同伴关系,随着这一关系的不断发展,双方可能提出在现实生活中见面,并发展成为现实同伴关系。因此,虚拟同伴关系与现实同伴关系是有内在联系的,两者相互依存。
二、虚拟同伴关系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青少年价值观是指青少年对价值和价值关系的理解和追求,是影响青少年决定行为目标、选择行为方式和理解行为结果的核心要素。[10]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个体受不同的环境系统影响,这些系统相互影响并作用于个体的发展,其中微观系统主要指个体亲身接触和参加其中并产生体验的直接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网络等,而以网络为载体形成的同伴关系潜移默化的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着重要影响。有学者已发现,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青少年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对青少年人生价值观、人际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等方面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11]结交不良同伴的青少年比没有不良同伴的青少年更可能卷入反社会行为,阻碍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12]
(一)虚拟同伴关系对青少年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达24.8%。[13]青少年这一网民的主要群体,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的影响。其中,青少年依托网络建立的虚拟同伴关系在有形或无形中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促进青少年自我认知的形成,增强青少年的社交能力,提升青少年的道德修养。
1.人生价值观:虚拟同伴关系促进青少年自我认知的形成
人生价值观,是人生价值的观念反映,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形成的。[14]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和跨时空性为青少年提供了自由的表达空间,微信作为青少年经常使用的社交软件之一,是虚拟同伴关系建立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96.3%的被试学生希望得到好友的“赞”,83%的学生每天会给朋友点赞,75.7%的学生会在微信中及时抒发和表达自己的感情,86.3%的学生会通过分享、留言、转发、评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15]青少年点“赞”、收“赞”和抒发自我情感都是青少年对自我的认识和反思,这一过程潜在地促使青少年反思自身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从而对自身进行定位,促进青少年自我认知的形成。
2.人际价值观:虚拟同伴关系增强青少年的社交能力
人际价值观,是个体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和价值判断,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受父母、老师、他人的教育以及社会组织等环境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直接影响一个人对人际关系的态度和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规范。[16]青少年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能否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虚拟同伴关系的去中心化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人际交往的可能性。67.74%的学生因微信扩大了自己的交际圈,在共同的兴趣圈中交流和提升,增加对社会的认知,增强对社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进而形成健康、积极的人际价值观。[17]
3.道德价值观:虚拟同伴关系提升青少年的道德修养
道德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是引导青少年形成基础的道德规范,拥有高尚道德品质和修养,做到知情意行有机统一。在虚拟同伴关系中,青少年通过分享和讨论一些体现高尚道德修养的人物或事迹,无形中助推青少年正确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例如,2019年2月18日晚,《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由于播出时间为晚上8点,这一时段大部分青少年在家中而非与现实同伴相处,他们的表达沟通方式就从现实生活中转移到了网络,通过微博、微信、QQ空间等网络社交平台发表自己的感想,同伴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等形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感悟,这种沟通和交流是青少年自我反思和为自身树立道德榜样的过程。同时,在虚拟同伴关系中,同伴通过多种网络社交途径分享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这对正确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多途径、多方式、双向或多向、跨时空的影响。
(二)虚拟同伴关系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虚拟同伴关系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由于其虚拟性、去中心化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模糊青少年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阻碍青少年现实人际关系的建立,弱化青少年的责任意识。
1.人生价值观:虚拟同伴关系模糊青少年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2016年互联网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分析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在初中生和高中生中,社交聊天是被使用最多的互联网应用服务,使用比例同时为66%。[18]社交聊天是建立虛拟同伴关系最主要的方式,青少年在使用社交聊天软件时表现出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有差异,甚至完全相反,在不同人际交往环境中角色的频繁转换,易导致青少年自我角色认知的混乱,自我认同感较低。另外,虚拟同辈群体的形成使得青少年在进行交往对象选择时更加具有自主选择性。但是,青少年时期人生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部分青少年在与虚拟同伴交流过程中获得的信息与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相悖,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模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动摇尚未坚定的人生理想和人生追求,甚至误入歧途。
2.人际价值观:虚拟同伴关系阻碍青少年现实人际关系的建立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交流除去了个体性别、职业、民族等诸多社会属性,使得青少年通过虚拟同伴关系实现的社会化呈现出简单化和片面化的特点,导致青少年在面对真实世界的社会交往时可能会遇到诸多问题,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进程。另外,虚拟同伴关系的去中心化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社交可能的同时,影响人际交往的深度,一定程度上也占据青少年进行现实人际交往的时间。当青少年缺乏人际交往的深度时,他们较少深入思考同伴关系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态延续到现实同伴交往过程中,导致他们可能同样忽视现实人际交往的深度,不珍惜或忽视现实同伴关系的建立,导致现实同伴关系不持久。
3.道德价值观:虚拟同伴关系弱化青少年的责任意识
网络的匿名性为青少年提供了放纵自我情感和过分表现自我的平台。青少年在网络社会交往、建立虚拟同伴关系时个体主体意识减弱,易忽视个体的言行所带来的个人和社会后果,使得网络责任意识和现实责任意识的淡化。部分青少年过度建立和发展虚拟同伴关系,忽视现实同伴关系中的责任和情感,致使青少年道德冷漠。青少年社会经验欠缺,价值观处于重要形成期,虚拟同伴关系中不良信息的传播极易扭曲青少年尚未完全形成的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三、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建构策略
学校作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对青少年实施全面、系统的价值观教育的最重要、最有效、最集中的场所。因此,学校应多措并举,充分利用虚拟同伴关系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的积极影响,努力规避虚拟同伴关系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的消极影响,让虚拟同伴关系在当今網络时代大潮中成为促进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形成的有力推手,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人际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
(一)开设媒介课程,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
《2017年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网络素养平均得分为3.55(满分5分),总体得分不高,网络素养水平总体处于及格线上,有待进一步提高。”[19]因此,在青少年正确认识虚拟同伴关系之前,学校应开设媒介课程,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媒介观。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协会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媒介时代应该必备的探究习惯和技能,其核心原则的第一条是媒介素养教育要求人们对接受的信息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批判性的思考。[20]学校通过开设媒介课程,坚持其核心原则,培养青少年在建立和发展虚拟同伴关系过程中辨别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青少年在自我表露的过程中,能够进行输出信息的选择,缩小现实自我与虚拟自我的差距,平稳度过“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危机。同时,在倾听他人表露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对所接受信息进行筛选和辨别,通过他人传播的正确人生价值观来影响自身人生价值观的树立。
(二)提供现实同伴交往机会,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人际价值观
虚拟同伴关系的建立弱化部分青少年的现实交往能力,弱化人际交往的主动性,造成青少年对现实人际交往的逃避心理。因此,学校应积极组织青少年进行读书会、辩论赛、郊游等活动,提供现实交往的机会和质量。另外,社会实践是青少年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最有效的方式。所以,学校组织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引导青少年把虚拟同伴关系与现实同伴关系相结合,进而培养青少年主动交往的能力,促进青少年正确人际价值观的树立。
(三)开展多样的学生活动,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道德价值观
虚拟同伴关系具有虚拟性,青少年在进行交往时易忽视自身所应承担的网络责任和社会责任。同时,由于青少年大多社会经验不足,分析和辨别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道德修养和道德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学校应组织模拟法庭、主题班会、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青少年明确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引导青少年在虚拟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获得正确的道德价值观。通过模拟法庭,丰富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通过主题班会,班主任和同学一起分享和讨论真实案例,培养青少年在建立和发展虚拟同伴关系中的责任意识,引导青少年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召开讲座,增强青少年对虚拟同伴关系和现实同伴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使青少年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同时,提醒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坚持传播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抵制错误的道德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1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8.
[2][3]周宗奎,孙晓军,赵冬梅.同伴关系的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1):62-70.
[4][8]王德芳.大学生虚拟交往心理的探索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5]王德芳,余林.虚拟社会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及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6(3):462-467.
[6]KEVIN B W.On-line relational maintenance strategies and perceptions of partners within exclusively Internet-based a primary Internet-based Relations[J].Communication Studies,2004(2):239-253.
[7]郑璐璐.青少年网络交往研究概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2(11):68-73.
[9]DESIARLAIS M,WILLOUGHBY T.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adolescent boysand girlscomputer use with friends and friendship quality:Support for the social compensation or the rich-get-richer hypothesi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s,2010(5):896-905.
[10][14]刘济良.价值观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4.
[11]邹泓.同伴接纳、友谊和学校适应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84.
[12]郭兆慧.初中生同伴关系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6.
[15][17]刘济良,霍洁,等.论微信影响下的价值观教育[J].教育研究,2018(1):44-49.
[16]林崇德.心理学大词典:上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999.
[18]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2016年互联网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分析白皮书[R].北京: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2016.
[19]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2017年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有待提升[N].光明日报,2017-07-06(11).
[20]赵云铃.美国媒介素养教育核心原则解析和借鉴[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