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 / 本刊编辑部
国有企业“走出去”要主动适应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把资源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集中,通过控制价值链高端领域来开展海外经营活动。要深入分析新产业发展、新业务模式的特点,聚焦主业进行产业链的打造和新业务领域延展。要注重提高国际化发展的质量,推动以资本输出、投资带动为主向中国创造、中国标准、中国技术和人力资本的全方位“走出去”转变。
在经济学中,国际化是企业有意识地追逐国际市场的行为体现。它既包括产品国际流动,也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这是美国学者理查德·D.罗宾逊(Richard D.Robinson)在其著作《企业国际化导论》一书中提出的观点。
对任何企业来说,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走出去”,为了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也为了尽量不被超越。而且要“主动”国际化,尤其在国家提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和实行“一带一路”的发展思路以后。
对于国有企业国际化的问题,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从目前来讲,2017年中央企业境外单位有9112户,资产总量达到了7万亿人民币,投资和从事业务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了185个。应该说国际化进程迈出了比较坚实的一步。下一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应当在国际化进程中,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迈出更坚实的步伐,在原有的投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甚至教训,然后在新的国际化的进程中做出一些新的更多的贡献。
因此,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意识到了国际化的重要性,慢慢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探究该在哪些方面国际化,主动理顺走出去的风险,主动借助“一带一路”的机遇,主动向世界一流企业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