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18 1961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朱洗教授的实验室里,一只无父的癞蛤蟆(蟾蜍)产卵传种,产生了世界上第一批“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这一成果表明单性生殖的后代具有足够的生殖后代的能力,人工单性生殖的研究获得了新的进展。朱洗教授的这一成果,由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科教片《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这部科教片在1962年荣获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至今仍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图为科教片《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剧照
70-20 1960年4月15日,我国自己设计、建造、全部用国产钢材和设备建成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东风”号下水。1959年初,“东风”号由江南造船厂正式开建,工人们先后进行了300多项重大技术革新,改进了180余件设计和工艺。全国18个部、16个省市的291家兄弟工厂,先后为“东风”号提供了2600多项器材设备。1965年12月,“东风”号正式出海试航并圆满完成试验,它的快速性、装载量、钢材消耗量和机舱长度等指标都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70-22 1958年,中科院上海生化所首先提出了开展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的设想,并联合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组建起一支研究队伍。经过7年的摸索,1965年9月17日,在生化所的实验室中,含有全合成胰岛素结晶的试管从冰箱中被取出,全合成胰岛素和天然胰岛素分别注入小白鼠体内,两组小白鼠都跳了起来,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成功了。这是上海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写下的最辉煌的一页。图为研究人员将人工合成的胰岛素注入小白鼠进行生物测试
70-19 1963年1月,上海机床钢模厂的青年工人王存柏发生意外,右手被冲床完全切断,他和断手一起被送到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钱允庆等医生进行了一次创造历史的外科手术,使用了当时最新的套接血管技术和临时创造的套管,将4根主要的手部血管接通。经过7个小时的努力,医生们终于把断开的手重新接上。这次手术,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断肢再植手术,而且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接活断手,被誉为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图为陈中伟、钱允庆医生指导王存柏进行康复治疗
70-21 1965年8月2日,上海电子光学技术研究所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一级大型电子显微镜。这台电子显微镜的研制历经6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20万倍,被广泛应用于科學研究和工农业生产。当时,世界上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可以制造这种一级大型电子显微镜。这台电子显微镜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显微镜的制造技术及相应的光学研究水平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70-23 1965年6月,打浦路隧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进行中,广大建设工人、工程技术人员,顽强地与上海地下复杂的地层对抗,克服不断出现的漏水、盾构机无法推进等问题。1970年9月,上海第一条越江隧道终于建设完成。全长近3公里的打浦路隧道建成后,机动车过江的时间从两三小时一下子缩短到6分钟。上海市民终于实现了轻松过江的梦想。图为打浦路隧道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