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昌盛
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希腊神话深刻影响了西方的文学艺术,是西方文艺创作的重要素材。中国的文学传统是由抒情性诗歌和记叙性散文开创的,但同样拥有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淮南子》是汉代初年淮南王刘安领衔编撰的一部集大成作品,是在《山海经》之外搜罗神话最为宏富的著作。
四大神话
《淮南子》最大的功绩是完整记录和保存了著名的四大神话,即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和共工触山。其中的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先秦时代已有记载,但以《淮南子》的记载最为完整;女娲补天和共工触山,则是第一次出现,属于中国的创世神话和洪水神话。
女娲补天属于始祖神话。《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女娲是上古最负盛名的女神,不仅被视为天地的创造者,而且是世界秩序的维护者。《楚辞》中的女娲属于人头蛇身,在补天之外还创造了人类,是人类的始祖。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载,天地开辟之初,还没有人类,女娲用黄土捏人.由于工作量巨大,来不及一一捏成,于是将绳子放入泥中,甩成人类,并且将人区分为富贵和贫贱。这个故事已经有了阶级意识,明显经过后世的加工。古希腊人则认为,人类是天神普罗米修斯按照自己的样子用黄土捏成的,说明人类起源神话具有一定的共通性。
《淮南子·说林训》还说:“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上骈、桑林和黄帝、女娲一样都是神仙名字,现已不知其详,应该是女娲造人时的助手。至于女娲补天的原因,则与远古全世界流行的洪水神话有关。
共工触山就属于典型的洪水神话。《淮南子·天文训》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由此可见,这是共工氏与颛顼的争帝战争导致的灾祸,从侧面说明大洪水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
但是,《淮南子·本经训》说“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滓,民皆上丘陵,赴树木”,《淮南子·兵略训》说“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又表明颛顼与共工的战争具有正义性,并非争帝那么简单。
女娲的行为,实际上是弥补人类的过失,拯救的措施是“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其中,大鳌和黑龙是洪水暴发时的水怪,女娲杀死这些兴风作浪、危害人间的怪物,并积累了许多芦灰用来遏制洪水。
后羿射日属于英雄神话。《淮南子·本经训》载:逮至尧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输、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输,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淮南子》之前,还有一些其他相关记载。《山海经》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意思是指,十个太阳住在树上,轮流值班,并未酿成祸害。《楚辞·招魂》说后羿射下太阳,只剩一个,但并未说明具体细节。《淮南子》则交代了后羿射日的原因,并丰富了射杀九个猛兽以及受命于尧的信息。
嫦娥奔月属于民间传说。《淮南子·览冥训》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妲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嫦娥的形象最早见于《山海经》:“月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她本属帝俊的妻子,但《淮南子》将其换为后羿的妻子。嫦娥奔月之后,还有“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一句,说的是嫦娥在月亮里化身蟾蜍。该句本是旧记所有,只是被后人删削了。
西王母的形象也经过几次变迁。《山海经》中,西王母是半人半兽的怪物,长着豹的尾巴和虎的牙齿,居住在山洞里,有三只青鸟为它取食,属于凶神。战国时期,《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和西王母歌谣应答,形象己趋于正面。汉初演变成为“有不死之药”的吉神,并拒绝了武帝所请的不死之药,而给了3000年一结子的仙桃。魏晋年间,西王母演变为“年可三十许”的丽人,属于群仙的领袖,成为道教的神仙形象。与西王母相对应的是东王公,居住于东方的蓬莱山。东王公的出现相对较晚,属于西王母的镜像;某种程度上,蓬莱山也是仿制昆仑山的产物。
缤纷神仙
《淮南子》没有直接记载天地开辟的神话,但对天地的生成有别具一格的看法,认为天地之前有一个无形的“像”,后来分为阴阳二气,即“二神混生”。同时记载,“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说的是阳气清而成天、阴气浊而成地,天先于地而产生,即为天地之由来。
三國的时候,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流传开来。徐整《三五历纪》说:“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这段故事虽然出现得很晚,但说天地形成之前的混沌以及阴阳二气升沉,与《淮南子》颇有相似之处。
《淮南子》还记载了缤纷的神仙形象,举凡天地日月、雷雨风电,莫不有相应的神仙。例如,太阳是一切能量的源泉,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因而成为古人的想象重点。《淮南子·天文训》详细描述了太阳一天的行程,将太阳的起落归结为九州七舍共十六个点,分为朝、昼、昏、夜四个名称。其中,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旸谷、咸池、扶桑。《山海经》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太阳落山的地方则叫虞渊、蒙谷,也属于水乡泽国,反映了陆地为海洋环绕的地理观念。
太阳既然在西方的虞渊下山,次日又如何在东方的呖谷升起呢?《楚辞·天问》说“鸱龟曳衔”,这鸱(猫头鹰)和龟就负责运载晚上的太阳。有学者指出,三足乌背负太阳由东向西飞行,降落的时候经历死亡并沉入羽渊,化身为鸱鹗;羽渊中的龟便驮起它缓慢向东方爬行,并在早晨成功送达东方,这个运载的通道就是黑水。
但也有观点认为,日月的飞驰由天神驾驭,日月之中有灵鸟存在。《离骚》说:“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崦嵫也是传说中太阳落山的地方,羲和是太阳的御者。东汉王充《论衡》说:“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汉人的画像石中,常以三足乌代表太阳,以与有蟾蜍的月亮区分。
天地日月之外,四时五方、雷电云雨、禾木鸟兽、江河湖海皆有神主管。例如,仲春二月之夕,乃收其藏而闭其寒,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鳥、草木。女夷是主管百谷、草木和禽鸟成长的神仙。又如,雷泽有神,龙身人头,鼓其腹而熙;雨师妾在其北,其为人黑,两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再如,至秋三月,地气下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青女是霜雪之神。此外,“冯夷得道,以潜大川”,冯夷是河伯,是黄河之神。黄河是中原的大河,因此有关河伯的传说记载甚多。
天地通道
《淮南子》还记载了两条通天的途径:一个是南方的都广山,“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曰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都广山是天神从天上往人间的通道,建木是登天的天梯,但不大为人所知。二是西方的昆仑山,是著名的登天之路。昆仑山至高,看上去很容易与天相连。
《山海经》说:“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又说:“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百神之所在。”在这里,昆仑山又成了天帝和百神的居所。
《淮南子·地形训》对昆仑山有详细描写,认为它由大禹治水而成,有增城九重、宫室千间,又有名木佳树、精美宝玉、园圃流水。昆仑山顶上的“悬圃”,乃“帝之平圃”,清水出泉,温和无风。
又说:“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这里,九重天的结构得以勾勒:第一重是昆仑,有丹水可以饮之不死;第三重是凉风之山,可以长生不老;第五重是悬圃,可以呼风唤雨;第九重是天界,是天帝的居所。
长期以来,昆仑山属于仙界名山,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早期传说中的昆仑山属于充满黑暗和死亡的刑杀之山。一方面,根据《山海经》里多个篇章的记载,可以确信昆仑没有固定的地理位置,甚至不必是具体地名,而属于某种神秘观念的产物。这种神秘观念比较明显地同死亡有关。其中,所谓“帝之下都”,可视为特指冥帝的统治地,故《博物志》说“昆仑山之东北……有八玄幽都”。所谓昆仑,其原始含义即为墓丘。
昆仑同死亡的关联,在昆仑山神的神性上也有明显体现。这些山神都是死亡之神和刑杀之神,最著名就是西王母。早期的记载显示,西王母是“豹尾虎齿而善啸”的人物,主司“灾厉、五刑、残杀之气”。
昆仑早期的意义是承载死亡的神秘场所,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由黑暗的墓丘变为仙界的乐都。至迟在战国后期,昆仑山的想象已趋于正面。《淮南子》所记载的昆仑山,完全是升仙和光明的所在。
刘安死后,民间逐渐流行升仙的传说,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东汉王充《论衡》力辩淮南王成仙说为虚妄之谈,认为“升天之人,宜从昆仑上。淮南之国,在地东南,如审升天,宜举家先徙昆仑,乃得其阶;如鼓翼邪飞,趋西北之隅,是则淮南王有羽翼也。今不言其徙之昆仑,亦不言其身生羽翼,空言升天,竟虚非实也”。这说明,王充时代昆仑山已是唯一的天地连接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