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三〇九地质队寻找铀矿纪实

2019-04-28 05:07陈贵郴
文史春秋 2019年1期
关键词:坑道金银铀矿

陈贵郴

1950- 60年代,中华 人民共和园地质部三〇九铀 矿地质勘察大队(亦称中南 三〇九队),不怕牺牲,艰 苦奋斗,勘察出核原料—— 铀矿,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成功爆炸作出了重大贡献。 笔者作为中南三〇九队十分 队的一名职工子弟,从小在 深山和矿区长大,耳闻目睹 了中国原子弹铀矿寻找、探 测、勘探和开采的一些过 程,并曾在中南三〇九队十 分队工区小队当过书记和分 队长。2014年,为了纪念中 国原子弹爆炸50周年,笔者 参考了《核T业中南三〇九 队十分队队史》以及父亲陈 孝瑜的工作日记,将中南三〇九队的组建过程、艰难 的探矿历程等真实经过整理 成文,以纪念那段非同寻常 的历史。

中国要制造自己的核武器

1950年11月,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在这次会议的休会期问,法国核物理学家、原子核裂变的发现者约里奥·居里先生对中国代表团成员杨承宗说:“你回去告诉毛泽东,要保卫世界和平,要反对原子弹。”“你们要反对原子弹,就必须自己先要有原子弹。原子弹的原理又不是美困人发明的,你们可以自己搞出来。”并送了10克寻找铀矿的碳酸钡镭标准源给杨承宗,对他说:“要开发原子能就要有铀,要有铀就要搞铀矿,要有铀矿就需要一个标准源,这个你带回去,对你的祖国会有用。”

杨承宗回国后把和居罩先生的谈话情况向中困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和地质部部长李四光作了汇报,两位部长及时向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做了情况汇报。周恩来听完后对李四光说:“毛泽东主席对这件事很重视,在访问苏联期问,主席曾经说过,原子弹这个东西,美国有了、苏联有了,我们也可以搞一点嘛。……‘现在约里奥·居里先生给了我们这么个好东西,你们要制定一个计划,想办法尽快在中困境内找到铀矿。”

为尽快实施这一计划,1952年初,中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部长刘杰被调到刚成立的中央地质部普查委员会第二办公窒,协助部长李四光进行铀矿地质勘探工作,他和另两位副主任高之研、杨士文以及两位技术员曾卓荣、安桐馥,查阅了国内所有的资料,从中找到了两份关于放射性铀矿信息的报道:一个是伪满时期日本人富…达记述的辽宁海城大房身伟晶岩长石矿中发现有铀矿;另一个是中国地质学家南延宗记述的在广西钟山县黄羌坪发现有放射性铀矿。在困内没有技术力量的情况下,要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两处矿脉的情况,只能借助苏联的帮忙。经过外交协商,苏共中央答应了这一要求。

1952年7月,由苏联核地质-家庫索奇金带领的专家组一行来到中国。之后,苏联铀矿地质专家拉祖特金和高之研一起带领一个20多人的考查队前往东北海城和广西钟山县黄羌坪进行实地查勘。经过近两年的地表揭露勘探,确认这两个勘探点的铀储量价值都不大,这一结果令他们非常失望。但同时令人惊喜的是在广西钟山县的黄羌坪杉木冲附近,他们意外地发现了一条铀矿带,这条矿带全是次生矿,黄色的石体里面包裹着原生矿。拉祖特金非常兴奋,竖起大拇指对高之研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要把最好的标本送到北京,作为中困富存铀矿的见证。”

1954年10月,几块珍贵的铀矿标本被高之研从广西钟山黄羌坪带到北京,周恩来获悉在广西钟山县发现铀矿,异常高兴,在详细地询问了勘探情况后,表示马上把铀矿石送去给毛泽东主席看一看。1955年1月15日下午,这几块铀矿石被刘杰带进了中南海,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了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在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这几块铀矿石,并专门听取了李四光、钱三强、刘杰关于原子能方面的情况汇报,会后毛泽东主席说:“我们国家,现在已经知道有铀矿,经过进一步勘探一定会找出更多的铀矿来,过去几年其他事情很多,还来不及抓这件事。现在到时候了,该抓了。只要排上日程,认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来。我们自己干,也一定能干好!”正是这个会议作出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策:中国要制造白已的核武器——原子弹。

中苏联合展开勘探工作

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之后,苏联大使馆得知了中国的部分设想,驻华大使尤金立刻把中困的情况向苏联困内作了汇报,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赫鲁晓夫高兴异常,因为当时苏联正在和美国争夺核优势,美国在南非、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投资开发铀矿,苏联则在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投资开发和购买铀矿,但苏联投资开发的这3个国家资源有限,不足以满足其与美国争夺核优势的需要,得知中困境内发现有铀矿,苏联表示愿意在促进利用原子能和平用途的研究方面给中国以科学、技术和工业上的帮助。

1955年1月20日下午,中苏两国在莫斯科签定了一份秘密协议,协议规定;巾两围合营,在中困境内进行铀矿普查勘探,对有工业价值的铀矿床,由中国组织开采,所开采出的铀矿石除满足中国需要外,其余巾苏联收购。紧接着苏联便向中国派出了一个由100多位铀矿地质专家组成的队伍,并要求中国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迅速展开铀矿勘探工作。

2月l5日,在北京成立了中苏联合铀矿地质勘察委员会,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普查委员会新成立的第三办公窒。刘杰任委员会主席,库索奇金为副主席,根据中围境内已知铀矿的分布情况,决定迅速在湖南长沙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园地质部三〇九铀矿地质勘察大队,对外简称中央地质部三〇九队,主要负责中国中南地区的铀矿勘查和开采工作,并由中国政府请苏联政府配备专用飞机,在该地区上空开展航空地球物理探矿工作。同时从上海、北京、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区秘密选调干部,集中到湖南省长沙市报到。

2月28日,中央地质部三〇九队筹备组和中苏双方技术人员共39人秘密抵达长沙。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在听取筹备组的情况汇报后,决定将长沙市窑岭附近原省合作干部管理学校新址及相邻的几个单位的地盘转让给三〇九队,并从湖南省军区调动一个连的兵力对住地及学校加以二级保护。在各项交接和筹备工作完成后,3月25日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地质部三〇九铀矿地质勘察大队成立大会。周小舟到会祝贺并发表即席讲话。在会上,苏联专家布特维洛夫斯基等就保密和团结等问题向中方提出了要求,要求中方技术人员只能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在严格保密和武装值勤的教窒里学习,任何学习资料、笔记资料不准带离教室,同时希望中方人员用3个月左右的时问,学会野外山地各种地型的找矿方法,学会使用yP-4放射性仪器(伽玛仪)的操作方法(这种仪器,可以测量伽玛射线强度,并显示探测到的数据)。会上同时宣布组建勘察大队所属一、二、三分队,并分别任命了队长。一分队设在广西钟山县花山,二分队设在湖南宜章县,三分队专门检查江南地区其它矿产地的铀矿分布情况。1955年5月,苏联派出航空测量AH-2型飞机和机组人员到达湖南,组建了航空普查分队,即四分队。

1955年6月下旬,在长沙窑岭结束了短暂学习的找矿员们和苏联专家们一起分别前往广西钟山县、湖南宜章县,以及广东、江西等地寻找铀矿。各分队在各H的区域里采用地面、航空、汽车、船舶伽玛测量等方法,全方位展开铀矿普查工作,迅速发现了一批具有成矿远景的铀矿点。

发现第一个大型铀矿点

1986年3月,笔者和原十队职工何文亮在编纂《核工业三一〇队史》时,曾前往上海、武汉、长沙、广州、南宁等地,采访过许多建队初期的老同志,据他们回忆:1955年8月初,从航测和地面找矿的情况分析来看,广西钟山县矿体不具备大型矿床开采的条件。8月16日下午,苏联专家和忙碌了近两个月的地面及航测分队人员乘机返回衡阳基地,当飞机进入湖南上空,原本直线飞行的AH-2型飞机因方向仪出现故障,在大雾中偏离航行轨迹,进入湖南郴县上空。据四分队航测地质员赵树新回忆,那天执行飞行任务的是彭竞仁、黄贤增两位航操员,他们突然发现航空伽玛测量仪显示淡红色的亮点,并发出了“嘎嘎”的响声,这响声表明了地面有情况,苏联专家立刻打开图纸,标明经纬方位,但仔细一看,在这个空域下没有地名、没有村落、没有山路,只是一片原始森林,便立刻向衡阳基地和长沙窑岭总部报告情况,并在常宁县上空调整方向,再次飞回航空伽玛测量仪发出响声的地方,最后确认,该地为湖南郴县许家洞乡一个叫金银寨的区域。8月17日上午,天空晴朗,航测分队人员再次飞临湖南许家洞金银寨上空,在超低空飞行的情况下,往返飞行4次,在一个伽玛射线显示最强的地点上空投下了航空测量飞机上早已准备好的挂有降落伞、划有红十字标记的石灰包。

8月23日,正在湖南宜章执行找矿任务的二分队接到命令,迅速前往郴县许家洞金银寨地区寻找石灰包。当风尘仆仆的找矿员们赶到许家洞时,苏联-家苏扩儿金和山地工程师卢谦柯及中园地质组组长王学增已在火车站铁路工区一个临时指挥部焦急的等候他们。简单介绍情况后,王学增组长拿出地图,指着金银寨方位对找矿员高峰、皮德华、李富、郭良斌等人说:“航测飞机在2154这个点上发现了异常,你们要想办法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石灰包,并将探测到的数据每两个小时向指挥部报告……”当天中午过后,20多个找矿员和公安武裝保卫队的同志们一起,便带着简易报话机、找矿仪器、帐篷、干粮和防身的枪支弹药,向金银寨地区的大山深处迸发了。

金银寨位于南岭山脉中段,距湖南郴县北面17公里,这里群山起伏、古树参天,以金银寨为主的山峰统领着大大小小十几个山头,整个山区云雾缭绕,尤其在春末夏初,常有一股瘴气笼罩山头。高峰、皮德华、李富、郭良斌等找矿员到达金银寨山下后,便在当地一个叫方村的小寨子里请了当地4个罗姓老乡做向导,分两个方向同时出发,开始了寻找石灰包和探测铀矿的T作。一个多星期过去了,两个找矿小组从南到北,从北到南,拿着罗盘和找矿仪器,用砍刀劈山开路、爬山涉水,翻陡坡、过悬崖,风餐露宿,饿了啃几块馒头,渴了喝几口山泉,历经了许多艰难险阻,行走了几十公里的羊肠小道,在艰苦的网格化搜寻中,那个让人焦急和渴望找到的石灰包仍然没有发现。

9月9日中午,李富和郭良斌走到金银寨一个叫棉花岭的山沟里找水喝,在一个大杉村下,当疲惫不堪的李富拿起灌满的水壶,扬起脖子正准备喝水时,突然在树上方发现了降落伞和划有红十字的石灰包,他惊喜地叫着:“嗨!石灰包在这里!石灰包在这里!找到了!找到了!……快来人,快来人呀!……”喊声响彻了山谷,惊动了在山上作业的找矿员们,大家纷纷向大杉村靠拢,罗姓老乡爬上大杉树,将树枝砍下来,把降落伞折叠好,立刻向指挥部和长沙窑岭总部报告了发现情况。 金银寨棉花岭区域发现石灰包和一平方公罩范围内发现大量异常伽玛射线的消息,惊动了中央地质部三局和苏联专家组。几天后,高之秋副局长带领大批苏联专家组成员,乘火车赶到湖南郴县许家洞火车站,与先期到达的T作人员在铁路工区临时指挥部会合,在查阅和计算了两个找矿分队采集的普查数据、地面数据还有地表槽探检查和详查数据后,得出了结论,该地区至少有500吨以上的工业储量,完全口可以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铀矿开采提供矿源。

勘察大队总部收到密报后,立刻召开了有关会议,经请示中央地质部后,做出了几项重大的决定:通知湖南郴县县委,即日起动员当地民工抢修郴县马头岭一金银寨、许家洞火车站一金银寨棉花岭的简易公路,为大中型设备的运输打开通道,全长17公里;从湖南省军区再调动一个连的兵力,对即将开展的金银寨地勘工作加强戒备,严防敌特渗入;郴县许家洞火车站从9月20日起停靠直快,特快和国际列车,为各地 L家教授来金银寨工作提供方便;迅速组建3个普查小队,加强金银寨地区深层次的地质调查,并从华东马鞍山矿务局渊中国17号(常胜号)朱富堂机组,从东北地矿系统调中国18号(红旗号)耿显庭机组等钻探队伍,从吉林省桦甸二道甸子金矿调李颜朝掘进队(中国先锋掘进队)等,加强金银寨地区的地下揭露,另从湖南水口山矿务局、资兴矿务局、香花岭矿务局抽调部分优秀的班组长,加强技术上的帮助和指导。一时间,郴县许家洞火车站车水马龙,各地设备和人员云集于此,南腔北调,热闹非凡。

9月22日,二分队普查五队山地技术员皮德华在金银寨棉花岭15号区域发现天堂、大坪、棉花岭东段3个部位有大量高强度的伽玛射线,数值异常,中苏专家们闻讯后,立刻带领普查分队的工作人员,带着机器、设备,翻山越岭赶到异常点。经过两个月的地表揭露,发现该地区的硅化带中富有一大批具有远景价值的次生铀矿。11月18日在中苏两国专家的一次研讨会上,苏联专家布特维洛夫斯基建议,为迅速扩大找矿成果,加速探明金银寨成矿区矿化规模,满足矿山上马之急需,中方在着手准备矿山开采队伍的同时,应快速组织一支地勘队伍,开始钻机和坑道作业,为获取100米以下的地矿资源提供数据。1956年元旦过后,一支英勇的地勘队伍——中南三o九队十分队宣告成立(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三一〇核地质大队)。

中南三〇九队十分队

3个月后,一支由580多人组成的铀矿勘探队伍——中南三〇九队十分队,在队长邹一明(中国)和苏扩儿金(苏联)副队长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开进了金银寨棉花岭山区。昔日的荒山野岭,一下子拥进了几百号人,住宿、吃饭成了一个大问题,上级拨下来的帐蓬一时无法满足需要,队员们只能伐木为柱,削竹片,糊泥巴为墙,用树皮、石头压顶,盖起了一个个简易工棚,由于公路还没完工,大大小小的设备和成百吨的机器,只能靠人拉肩扛的原始方法运进深山。冬天来临,粤北山区刺骨的寒风加上冰凉的雨雪,把金银寨变成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很多被地质队员踏出的山问小道,大雪一盖就无法辨认,地质队员掉入深坑,跌下山底的事件时有发生。即使是在这样险恶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下,大家还是凭着一股为共和国找矿的热情在努力工作。

笔者采访了当年的中国17号(常胜号)朱富堂机长,他向我们回忆起当年钻探队的工作情况:一天下午,钻机出现了卡钻事故,机长朱富堂在机器旁反复地用三四档回车、加大油压等各种办法试图排除,但30多个小时过去了仍一筹莫展,朱富堂和工人们急得满头大汗。第三天苏联专家赶到之后,钻探师符道洛夫立刻提出用人工打吊锤的方法解决,但需要大量的人力。当时已是子夜时分,职工和苏联专家们闻讯后纷纷半夜起床,一时问通往机台的小路上,火把的亮光照亮了夜空,100多位職T和苏联专家们同时赶到现场,“一二,加油!一二,加油!”的喊声和“中国达瓦伊!中国达瓦伊!(俄语:中国加油)”的口号声响彻夜空,终于在凌晨5时处理完毕,当钻杆动起来重新提升时,“乌拉!乌拉! (俄语:胜利的意思)”,掌声和欢呼声再次响起。

山地坑道工人们遇到的问题更加艰难。在采访时,当年的掘进队长李颜朝向我们讲述道:在金银寨天堂和棉花岭工地,两个作业中的掘进队相互开展竞赛,6号坑道的朱顺波工长带领队员掘进到90米时,突然出现了顶部坍塌,大量岩石滚落下来将洞口和机器全部埋住了,苏联坑道专家维斯达科娃进入坑口观察后建议,该坑道报废推倒重来,从另一个侧面再行施工,但物探师达吉什维里和中国副大队长马枫、掘进队长李颜朝坚决不同意,因为再前进30米就是矿带,推倒重来太耽误T程进度,于是职工们就地伐术,拿起斧子当起了林业T人,他们砍下圆木,用松术支柱、用杉术架梁,冒着生命危险,在随时滚落岩石的坑道里,一米一米地向前突进,终于在20天后排除了险情,将坑道掘进到了日标点。

在桂林市灵川县八里街采访时,笔者见到了当年8号坑道坑长潘子和的女儿潘风芝,讲述了她和父亲的往事:在棉花岭8号坑道,职工们在顽强奋战,当掘进到80米时,一股水温高达43摄氏度的大流量温泉水突然涌出,顿时淹进了巷道,当时距离日标点还有50米,职工们硬是穿着短裤,光着膀子,耐着高温,在满是雾气和漫过膝盖的水里坚持作业,有些职工支持不住晕倒在坑道里,被扶出坑口,吸点新鲜空气,苏醒后又不顾一切返回坑道作业。有些职工上完白班,又上晚班,没有完成当天生产指标任务硬是不出坑道,行政和食堂炊管人员见此工作热情,提出了“馒头送到口,油条送到手”的服务措施,这更加激励了坑道职工们顽强拼搏和舍生忘死的斗志。那年潘风芝还在长沙第九中学上学,放假回来一心想见见朝思暮想的父亲,当她拿着汪明通过一道道岗哨,千辛万苫来到坑道口见到父亲时,眼前那个满身灰尘,光着膀子,带着简易防尘口罩的“黑炭”,竞让她不敢相认,直到父亲叫出她的名字时,她才激动地扑到父亲的怀里。川家后她对母亲说:“我爹不是在上班,是在拼命……”

笔者采访时,朱顺波工长的妻子也讲述了当时坑道掘进的一些情况:1958年初,那个“大跃进”的年代,全队上下提出了“千米钻机,万米队”的口号,职工们纷纷响应,个个奋发图强、争当先进。钻探工人们没到上班时问就早早地来到机台,就是为了提早或准时接班。朱顺波工长为了保证掘进速度,他索性把铺盖搬到坑道几交接班房指挥作业,妻子心疼丈夫,把热饭、热菜送到坑道几。“五四青年掘进队”的小个子组长尹诗成在腿部受伤没有好的情况下,一瘸一拐地来到工地,在挖掘进度关键的几天里,他口里咬着馒头,手里扶着风钻继续作业,连续3天不回宿舍,硬是创下了一天15米的进尺速度。除渣班的职工们同样不怕脏、不怕苦,在坑道放炮后浓烟灰尘没有散尽的情况下,就毫无怨言地在巷道里除渣。

由于于当时人们对放射性纤维粉尘和氡气对人体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加上安全防护措施不力,不少职工患上了矽肺病,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五四青年掘进队”吴家英队长带领的24位队员先后因公殉职。坑长朱顺波在与妻子和看望他的职工们告别时,没有悲伤和遗憾,他说:“人总是要死的,我为中国造原子弹找到铀矿,为中国人争了气,为毛主席争了光,死也值得了。”

1960年代,郴县马头岭乡埋葬了100多位为中国原子弹铀矿事业献身的矽肺病人,虽然他们的墓碑上只有简单的几个字,如:潘子和墓湖南衡南县人,刘国进墓湖南湘乡县人,钱海青墓等,但是他们为共和国建立的功勋,国家不会忘记,全国人民不会忘记……

铸就历史丰碑

1956年5月中旬,经过湖南郴县马头岭乡和许家洞镇上千位民工的共同努力,马头岭一金银寨,许家洞火车站一金银寨棉花岭的简易公路相继修通,这为大型设备运达金银寨棉花岭工地提供了方便。苏联提供的新式钻探没备J- 500型油压钻机、移动式坑道压风机和一些大型的俄式车床、汽车也相继运抵许家洞火车站,大批的设备堆积在站台,怎样把设备快速运输到工地却成了领导们伤脑筋的一件大事。

当时的中困,还没能白主生产汽车,配给三〇九队十分队的40多台运输车辆英、德、日、美、苏联各圈的都有,这些车辆有很多是解放战争时期从国民党部队中缴获的,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很多车辆跑着跑着就“爬了窝”,有些干脆罢工,只能废弃在工地公路旁。没有汽车运输,工地就用不上好的设备,供应科长李高发急得欲哭无泪,又毫无办法。国务院地质部三局计划处长李风翔(后任三〇九队十分队队长)得知情况后,急调我的父亲陈孝瑜前来处理。我父亲当年是上海市的高级技工,他和从武汉中南军区调来的专业汽车修理工李子如,从上海十六铺码头装卸运输公司调来的陆荣荣等师傅们一起,在两个星期内,夜以继日的加班,修好了16台“爬窝”的汽车,为生产设备早日运进工地赢得了宝贵的时问,为此我父亲荣获第一批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三〇九队甲等先进生产者的荣誉称号。

1956年12月中国铀矿勘查巾中苏合营改为自主经营,这一年的7月,国家从上海、广州、武汉、青岛等大中城市选调和招收了一大批文化程度较高、政治素质较好的大中专毕业生和社会青年来队工作,200多名从朝鲜战场归国的志愿军在经过短期培训后也来到工地。职工总数迅速增加到了1568人,大家都以能为创建和发展祖困原子能事业找矿而感到光荣,一种历史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从而激发以苦为乐,以难为荣,奋不顾身,忘我工作的斗志,为后来十分队工作的开展.很快打开了局面。

1958年2月,中南三〇九队十分队正式向国家提交了第一批金银寨铀矿工业储量,两三年内落实了3个铀矿床,提交了中困第一批铀矿工业储量报告,无论是采矿速度还是开采出的铀矿质量都堪称一流。提前完成了苏联专家之前提出来的:“必须在1959年以前尽快落实500吨的铀矿石储量,只有达到500吨以上的矿石才够有规模建立矿山”的要求,这也为中国尽早制造原子弹以及整个核武器体系后续单位的组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1959年7月,中央地质部铀矿开采的第一个单位,国营711矿正式上马。经过图纸交接和实地详查,中南三〇九队十分队在6号坑道、8号坑道发现的优质矿石,被矿山工人开采后秘密运送到712矿、716矿,719矿进行冶炼。冶炼后的铀235用专列从湖南一湖北一山西-甘肃,最后秘密运送到甘肃兰州酒泉浓缩铀加T车间。这些凝聚着三〇九队员心血和生命的浓缩铀,被安放在中圈第一颗原子弹上。

1964年10月16日15时,伴随着一声震惊世界的巨响,中困研制的原子弹爆炸成功了!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大长了中圈人民的志气,也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外围报刊评论说:中国的核爆炸,从长期来看,将改变世界力量对比。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南三〇九队十分队为祖国的核工业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段历史是一部充满了苦难和奋斗,饱含着理想与信念的历史篇章。1988年,中南三〇九队改为中南地质勘探局三一〇大队;2000年,又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三一〇核地质大队”。这支英雄的队伍建队50多年来,为祖国探明大中型铀矿床13处,提交铀矿工业储量数万吨,取得科研成果72项,其中有2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7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南三〇九队用热血和汗水,创造了令人难忘的辉煌历史,用青春和生命譜写了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三〇九队人肩负着祖国的重托,满怀着人民的期盼,在崇山峻岭中挥洒汗水,在悬崖峭壁上镌刻足迹,铸就了中国核军工史上的一座座丰碑。

猜你喜欢
坑道金银铀矿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燃情岁月金银潭
铀矿地质勘探设施治理分析
“三八”节,来自金银潭医院的最美心愿
战时指挥所
昔日“气死龙王爷” 如今变身金银山
关于铀矿地质退役设施的长期监护
UExplore_SAR软件在铀矿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德珍:画梦里千年金银错
半干旱区石质坡面坑道式造林整地小气候效应观测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