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清明假期,队员一帆跟着父母回到老家,正赶上农田水稻播种,亲眼目睹了农用无人机在田间播种的场景,这一见闻实在让他惊喜,便立即发了微信朋友圈:“今年的春播,无人机上场!”这则分享在中队里掀起了点赞和评论的热潮。于是,一场关于民用无人机的研学活动就此开始了。
数不清的奇特外形
队旗飘飘,队员们分别走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和一家高新科技企业——中交遥感,看到大大小小、形状万千的民用无人机家族,大为惊叹。瞧瞧,在展馆中,有大个子的环境监测无人机,有小个子的迷你航拍无人机,还有可缩成球体、立方体的变形无人机。队员们边看、边数,收集到民用无人机不同外形130多种。队员们还对它们进行外形分类,整理出了分类图,还有的队员细心地发现无人飞机的机翼设计有独特讲究,整理完成了多旋翼接线图。
队员们不禁感叹,民用无人机真是品种繁多、形态各异啊!
赞不尽的神奇应用
除了外形让队员们大开眼界,神奇应用更是令人称奇。队员们采访了工程师刘叔叔,了解到民用无人机应用涉及警务协助、消防灭火、航拍监控、电力巡线、喷洒播种、国土测绘、海事巡查、应急救灾、地质勘测等众多领域。队员们边听边记,绘成研究图表。
隊员们自发组成小队,重点围绕一种机型,研究它的神奇应用。一帆所在的第一小队,重点研究的就是他亲眼所见的农用植保无人机。他们“连线”了一帆的舅舅,了解到无人机不仅能节省劳动力、提升劳动效率,还能解决喷撒不均、农药伤害皮肤等问题,真是:快速、均匀又卫生。第二小队研究了用于消防灭火的无人机,他们走进无锡市消防大队,消防员叔叔列举了天津港爆炸救援现场,8架消防无人机执行任务的真实案例,真是:迅速、灵活又安全。第三小队研究了京东快递无人机,他们来到无锡京东快递总部,工作人员向队员们介绍说无人机未来必将成为物流趋势,更智能更省力更便民。
队员们无不感叹,无人机时代,一种全新的生活、生产、服务方式已经开启。
画不完的奇思妙想
未来十年、二十年,民用无人机一定会在更多领域,以更多样的形态,发挥更加神奇的作用。于是,“亮出我们的‘梦想号”主题队会应运而生。活动中,不同的小组分别在色彩、外形、功能上对民用无人机进行了大胆的创意设计。
像小苹果的“苹果”号由俞贝贝设计,她想把它用在家用电器领域,是个可以任意飞行的投影仪;队员王晓铃设想将太阳能理论应用在她的“光能”号上;“时光”号外形的灵感来自报时钟表,由王昕晨和史锦雯两位队员共同设计;刘丹丹设计的“交通”号特色不在外形,而在功能,未来的交通警察也许就是它。
队员给23件作品起了一个共同的响亮的名字——“梦想”号。大家把“梦想”号图纸带到南航无人飞机部希望得到专业指导。相信“梦想”号,终有一天,会起飞,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