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2019-04-28 02:04潘海霞梁良
智慧健康 2019年9期
关键词:甲磺酸毒副肺癌

潘海霞,梁良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肿瘤科,四川 成都 610000)

0 引言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早期多无明显症状,确诊率较低,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手术已无法达到根治效果,多采用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法,抑制肿瘤生长,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期。目前,含铂类两药联合化疗是临床一线化疗方案,但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逐渐下降的问题,尽管临床有许多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失败后的二线化疗方案可供使用,但整体疗效仍然欠佳。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属于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能够抑制VEGFR-2激活,阻断肿瘤血管生成[1]。本研究进一步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42-79岁,平均(61.4±10.9)岁。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4-80岁,平均(61.9±11.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标准,经CT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其中,Ⅲb期23例、Ⅳ期37例;鳞癌21例、腺癌39例;所有患者KPS评分≥60分,Hb≥80 g/L,Plt≥80×109/L,预计生存期≥3个月;排除KPS评分低于60分者、预计生存期不足3个月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第1d紫杉醇(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7404)150 mg/m2静脉滴注,第1d顺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7021358)100 mg/m2静脉滴注,3周为1个疗程,期间给予止吐、补液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服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40103)850 mg/次,1次/d,连续服用3周[2]。

1.3 疗效判断标准

完全缓解(CR):症状及体征基本缓解,肿瘤病灶减小超过50%,生命体征平稳;部分缓解(PR):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肿瘤病灶减小30%-50%,生命体征较为平稳;稳定(SD):症状及体征基本稳定,肿瘤病灶减小不足30%或增大不足15%;进展(PD):症状及体征加重,肿瘤病灶增加超过15%,或有新的病灶生成[3]。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检测CEA、CYFR21-1、VEGF、MMP-9四项细胞因子水平;评估治疗期间有无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炎、肝功能损伤、疲劳等毒副反应发生。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行检验,率(%)表示,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1)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n,%)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细胞因子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细胞因子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细胞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 #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MMP-9(ng/ml)观察组(n=30) 治疗前 22.19±2.21 7.58±1.03 754.63±71.52 1798.62±240.29治疗后 14.02±1.05 4.39±0.37 287.30±35.45 1007.53±85.16*观察组(n=30) 治疗前 22.10±2.04 7.54±1.08 752.84±70.97 1801.35±241.28治疗后 18.13±1.67 5.76±0.59 495.38±50.23 1460.24±117.69#

(3)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90%左右,且大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临床以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手段为主。含铂两药化疗方案是本病治疗的主要方法,抗肿瘤效果确切,但晚期患者存在肿瘤扩散或转移,加之个体体质因素,大多患者在化疗一段时间后药效降低,此时临床对选用以拓扑替康为代表的二线化疗方案替代,但仍然面临着药效时间短、毒副反应高的问题[4]。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酪氨酸激酶,使其失活,导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无法通过VEGFR-2通路生成,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缺血坏死[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观察组治疗后CEA、CYFR21-1、VEGF、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炎、肝功能损伤、疲劳等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甲磺酸阿帕替尼片通过抑制VEGFR-2,能有效杀灭肿瘤细胞,降低VEGF、MMP-9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同时能够增强化疗疗效,发挥减毒增效作用,提升了患者的耐受性,降低了毒副反应发生率[6]。

综上所述,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确切,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甲磺酸毒副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GC-MS法测定甲磺酸中3种甲磺酸烷基酯类遗传毒性杂质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
基层门诊药品毒副反应的观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