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国江
蒋国江:江西省艺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童孟遥
明清弋阳腔的传奇戏剧目较多,清代饶河戏保存的“江湖十八本”大都为传奇剧目。这些剧目中又有多种被明清戏曲目录著作或相关文献明确载为系有弋阳腔演出本的剧目,包括本文所要稽考的《摇钱树》《白蛇记》《清风亭》《全十义》四种传奇剧目,本文试对这些剧目的本事源流、作者及相关演出情况等探析如下。
《摇钱树》,又名《摆花张四姐》,无名氏作。《春台班戏目》有著录。本事可参见《天缘记》传奇。据《曲海总目提要》之“天缘记”条载:“其名曰摆花张四姐思凡。出于鼓词。荒唐幻妄。然铺设人物兵马旗帜戈甲战斗击刺之状。洞心馘目。可喜可愕。亦有足观者。段成式《诺皋记》云:天翁姓张名坚。字刺渴。渔阳人。然则谓天女姓张。固非无因也。……”又云:“其说颇仿西游记、封神演义。各出皆仙女当场。戎装武饰。他剧所无也。”[1]据《曲海总目提要》,此剧写玉帝之女张四姐下凡,与书生崔文瑞结为夫妇。崔家清贫,四姐乃变化摇钱树,使崔家骤然富庶。邻人王员外诬告崔文瑞为盗。崔被逮下狱。张四姐劫狱救夫。包拯查办此案,亦为四姐所困。后包拯令杨家将前往捉拿,均被张四姐将其魂魄摄入拘魂瓶。玉帝下旨招四姐返天庭。四姐抗命不从,玉帝遂遣哪吒、孙悟空等下界擒拿。四姐神勇出击,诸神皆非其敌。直至仙界众姊妹劝说,并允其携文瑞同归,四姐才回返天庭。
《摆花张四姐》系弋阳腔演出剧目,清初曾演出于士大夫饯筵场所。清初焦循《剧说》卷四记载:“王阮亭(笔者注,即王士祯)奉命祭江渎,方伯熊公设宴饯之。弋阳腔演《摆花张四姐》,问所本?阮亭默然。公语人曰:谁谓王阮亭博雅,今日为我难倒。”[2]对于这则演出史料,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认为:“宴客演剧用‘弋阳腔’,在明代万历间,已认为不敬。迨‘昆腔’勃兴,则更不挂于人口,到清初居然用于士大夫之饯筵,其为当时盛行可知。”[3]
此剧系弋阳腔“公案戏”代表剧目,亦系清饶河班“江湖十八本”之一。乐平高腔班社马老义洪班擅演此剧。新中国成立后,饶河班中保存的《摇钱树》全本犹存。据北萱先生建国之初所作《赣剧弋阳腔剧目概述》:“(《摇钱树》)此剧今仍存在全本,剧情如下:玉帝的女儿摆花张四姐思凡下界,和书生崔文瑞成婚,幻化摇钱树,崔家骤然富有。王员外诬告崔文瑞做了强盗。文瑞被捕入狱。张四姐劫牢救出了文瑞,包拯往查,又被押禁。包拯回朝命杨文广、穆桂英等捉拿张四姐,都被四姐收在拘魂瓶里,包拯面见玉帝,玉帝召四姐回天宫,四姐不从。玉帝派天兵前去捉拿。哪吒化为蝴蝶,先摄去摇钱树;四姐与诸神力斗,诸神均不能敌。最后由她的六姐妹相劝,才带着崔文瑞回天宫。”[4]从北萱所撰《摇钱树》剧情来看,显然与《曲海总目提要》所叙此剧剧情一致。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景德镇市赣剧团曾演出此剧。今存景德镇著名鼓师王仕仁(1902-1972)手抄本,江西省艺术研究院万叶先生据此整理校注,并收入由其主编的《弋阳腔民间台本》。全剧二十场,所演剧情与北萱先生所叙一致。另据万叶先生考证:“弋阳腔演出增入摇钱树一节,各场仙女,戎装武饰,台上铺设人物兵马,旗帜戈甲,战斗击刺之状,洞心骇目,可喜可愕。”[5]岳西高腔、川剧、京剧、桂剧、越剧等亦有此剧。
《白蛇记》,明初戏文,全名为《刘汉卿白蛇记》,今存明代万历年间富春堂刻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此影印,题“浙郡逸士郑国轩编集”“书林子弟朱少斋校正”“金陵三山富春堂梓行”。[6]清董康编著《曲海总目提要》卷五“白蛇记”条云:“浙人郑国轩编。系明初旧本。后改为鸾钗记。此剧以刘汉卿救白蛇放生。因致贵显。故名白蛇记也。”[7]郑国轩,生平事迹不可考,从存本自署“浙郡逸士”来看,当为明初浙江人,作有传奇《牡丹记》《刘汉卿白蛇记》。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著录署为“翁子忠”所著的《白蛇记》,并列入“杂调”,评曰:“此记孝友足法,但以救蛇而得果报,反近于诞,不若鸾钗之直截而复凄婉也。曲较鸾钗十改五六,便不通矣。”[8]所谓《鸾钗记》,《远山堂曲品》之“鸾钗”条认为系“吴下一优人所作”[9],与明人翁子忠的《白蛇记》,都与明初郑国轩的《刘汉卿白蛇记》系同一题材,清代有折子戏流传于昆坛,《缀白裘》中录存数出。
明初郑国轩本《白蛇记》凡三十六出。剧叙成都府秀才刘汉卿之继母张氏受其叔搬唆,令汉卿往南庄取账目。遇农夫捉一白蛇,便以所收债款买下白蛇将其放生。归家却无所收账银交继母张氏,因而受责。张氏又以假银遣其往外贸易,事败送官。汉卿愤而投江,幸为白蛇救起,并赠以珠宝。汉卿上京献宝,授以监筑长城之职。张氏逐其妻王氏及子女。张氏亲子汉贵前去探嫂,归时被差人捕去筑长城。张氏诬王氏谋杀汉贵,王氏被逮下狱。汉卿、汉贵兄弟在长城相会,后荣归,一家团圆。
郑国轩本《白蛇记》为明代弋阳腔传统剧目,亦盛演在清代各地戏曲舞台,并为清代饶河班“江湖十八本”之一。《弦索调时剧新谱》和《纳书楹曲谱》所收清初弋阳腔剧目《拾金》(又名《花子拾金》)中有叫化子范陶学唱弋阳腔生、旦、净、丑各个行当的戏的情节,其中便唱到了弋阳腔《白蛇记》之《刘汉卿投水》。[10]周贻白《中国戏剧发展史纲要》与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册)都对弋阳腔《刘汉卿白蛇记〉第三十出“汉贵遇兄”中开篇丑、净上场同唱的【山歌】给予高度认可。据明郑国轩本,【山歌】一曲曲词为:“筑城池,筑城池,筑城池,筑城池,可怜黎庶受孤凄。东村筑死张家子,西村囚杀李家妻。场中多少饥寒死,墙边尽是哭啼啼。宁为太平狗,莫作产秦人。妻子望得肝肠断,想起家中转痛悲,想起家中转痛悲,几时能够转回归?”周贻白先生认为“(《刘汉卿白蛇记》)这类弋阳腔剧本,虽然多无作者名氏,文词上也比不上那些文人学士们的作品,但以中国戏剧的发展情况而言,因其源出民间,与人民群众思想相通,从元到明,其流行舞台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抵都是在内容上能够反映现实,符合观众要求的一些节目。”[11]
此剧在“民国”时期的江西饶河班依然还有演出。另据北萱先生建国之初所撰《赣剧弋阳腔剧目概述》引述饶河班高腔老艺人郑瑞笙(1905-1966)的回忆:“乐平班在十年前还能唱这本戏,在他十岁时,前辈李三宝师演过刘汉卿。不过当时已经把《长城记》的'送衣、哭城、肠断'夹在一起唱了。此后就很少演出,全部台本因而失传。”[12]尽管新中国成立以后此本不存,但受弋阳腔影响产生的婺剧西安高腔仍然能上演这出传统剧目,所演剧情与明郑国轩本大致相同。[13]另外婺剧松阳高腔、滇剧、川剧也有此剧目。婺剧高腔源自弋阳腔,则江西饶河班所演《白蛇记》剧情亦当如此。
《清风亭》,又名《合钗记》。本事见于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八。明吕天成《曲品》云:“清风亭,事必有据。世之妒妻欲杀妾子者多矣,此卷仗君提醒。俗有申湘藏珠,亦如此,而调不称。”[14]有关此剧作者,明吕天成《曲品》卷下“新传奇品”载为明人秦华峰(即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所载之秦鸣雷,号华峰,浙江临海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官南京吏部尚书)。清董康编著的《曲海总目提要》卷九“合钗记(原注:一名清风亭)”条云:“序云东山主人作。未知其姓名。编次者天台秦鸣雷。或即其所撰。所作序在明万历壬寅。云剞劂氏重刻。则作者更在前也。洪氏弃儿时。匣内置钗。后来得儿。钗乃复合。故曰合钗记。其与儿遇在清风亭。故曰清风亭。……”[15]剧演薛荣外出,其妾洪氏产子,遭薛妻梁氏与兄梁崇陷害。幸有婢女将此子救出,并被王翁拾去抚养唤作宝儿。后洪氏与子在清风亭相认,并赴京与薛荣团圆。另外,由汝水徐文昭编集、詹氏进贤堂重刊于明嘉靖三十二年癸丑(1553)的《风月锦囊》收有“四卷薛荣清风亭记”,在《全家锦囊续编》之《还带记》与《西瓜记》之间,但曲文已缺。考虑到《风月锦囊》所收大都为宋元及明初的南戏戏文,则此本似早于秦鸣雷的《合钗记》,秦氏所作可能是据戏文改编而成。
《清风亭》反映传统孝道内容,故为擅长搬演“忠、孝、节、义”剧目的弋阳腔所吸收。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将“《合钗记》”列入“能品”,并称其:“调不伤雅,而能入俗。清风亭遇子一出,宛然当年情景,弋优盛演之。后半稍浅略,为强弩之末。”[16]可见,此剧为明代万历年间弋阳腔盛演剧目。今人孙崇涛先生曾对此考释到:“证之赣剧弋阳腔传统剧目所谓‘十八本’中,曾有《清风亭》一本,又可见此戏在弋阳腔中传唱,曾历久不衰。”[17]据北萱《赣剧弋阳腔剧目概述》:“(《清风亭》)此剧久已失演,弋阳腔旧日的演出本已无法寻到。”[18]另据苏子裕先生等考证,《清风亭》之《父子相认》一出清末时江西饶河班艺人尚能演出,但后来失传。[19]
除了弋阳腔曾演出此剧外,《清风亭》还是弹腔戏曲擅演剧目。《缀白裘》第十一集收有《清风亭·赶子》。清焦循《花部农谭》记载清乾隆年间扬州本地乱弹班演出过《清风亭》,剧中有养子不认二老,被“雷殛死”情节,与大团圆结局的明传奇本及弋阳腔本有异。后京剧《清风亭》及秦腔、豫剧等其他皮黄弹腔剧种中,张继保不认义父母张元秀夫妇,二老悲愤,碰死清风亭前,张继保亦为天雷殛死情节当源于此。今赣剧亦有唱皮黄的《清风亭》剧目。
《全十义》,在明本中作《十义记》,衍韩朋夫妇事。晋代干宝《搜神记》有《韩凭妻》一文,写韩凭夫妇恩爱及韩妻何氏以死相报事。《太平广记》卷四六三所录唐末刘恂《岭表录异》引《搜神记》“凭”作“朋”,下注“一作凭”,情节较《搜神记》多出前半部分。[20]敦煌莫高窟所出唐代通俗文学作品中有《韩朋赋》,韩氏之名作“朋”。明代有无名氏所作传奇《十义记》。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列入“杂调”,著录为《韩朋》,注云“即十义”。清董康著录《曲海总目提要》卷十八叙此剧云:“明时旧本。不知何人所作。凭空结撰。无可证据。男女共十人。皆仗义救韩朋夫妇。故以为名。盖因古有八义。扩为十义也。……按古有韩朋。又名韩凭。世所传青陵台事。夫妇化为蛱蜨者。即其人也。剧以韩李夫妇笃于义烈。宁死不忍离析。故借用其名耳。黄巢、李存孝,亦不过随意点入。非必其时其事也。”[21]《重订曲海目》《曲录》均误载为清佚名剧目。其间关目人物,多因袭《赵氏孤儿》及其改编本《八义记》。今存明万历十四年(1586)新安余氏自新斋刊本,藏于巴黎图书馆;又有万历间富春堂刊本,收入《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日本《泊载书目》有《新刊韩朋十义记》一本,称“明武夷景山乐天安云宾考释”。
因此剧高扬节义和惩恶扬善的主旨,虽然事多虚妄,却反映了普通民众的思想和愿望,故在明代时就被弋阳子弟盛演于红氍毹。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曾云:“李、郑救韩朋父子,程婴、公孙之后,千古一人而已,惜传之尚未尽致。中惟《父子相认》一出,弋优演之,能令观者出涕。”[22]明代与弋阳腔有关的戏曲散本多有收录,其中《尧天乐》选有《父子相逢》一出,《群音类选》辑有此本二出。
《全十义》为清代“江湖十八本”之一。建国后,江西省赣剧团曾整理演出过《全十义》的折子戏《托付婴孩》。邹莉莉等弋阳腔传人曾演此剧。另有源自弋阳腔本的湖口青阳腔艺人黎秉振1983年誊抄《十义图》和都昌沈孝聪藏沈云国抄《十义会》。黎秉振本凡二十七出,剧演关中张义、李丈国、郑田等人结梯义救韩朋夫妇及其子之事。弋阳腔全本剧情当大体亦是如此。岳西高腔、辰河高腔、湘剧高腔、侯阳高腔、湖北高腔、福建大腔戏、四平戏等也有此剧。
由上可知,《摇钱树》《白蛇记》《清风亭》《全十义》均为有明确史料记载或可考的明清时期弋阳腔演出剧目,而且这些剧目均属清代江西饶河班保存的“江湖十八本”之一,并经历代赣东北高腔(即弋阳腔)艺人口耳相传保存下来,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后在江西大都依然还有演出本留存,有的稍加整理,至今还上演在江西戏曲舞台。声腔剧目是识别剧种的主要标志,上述诸种剧目不仅是明清弋阳腔剧目的珍贵遗存,也是明代弋阳腔在它的发源地及重要流播地的江西赣东北绵延不绝的重要历史见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