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昔林
戚昔林:江西省莲花县采茶剧团
责任编辑:谢菁菁
采茶戏是一个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它是江西省各地采茶、花灯等民间歌舞小戏的统称。其最初为茶农采茶时所唱的采茶歌,后与民间舞蹈相结合,藉助内容、唱腔、表演形式的不断丰富,逐步发展成为江西城乡喜闻乐见的采茶戏。采茶戏鲜明的地域色彩与深厚的群众基础,为新编现代剧目《将军还乡》提供了一个既可契合人物身份又能深接地气的优质演绎、传播平台。
剧作家罗曰铣创作的《将军还乡》共分六场次加尾声,起承转合脉络分明,并巧妙地设计了“甘癫子”这个串场人物来贯穿全剧,这给予了二度创作以很好的想象空间。我将在尊重采茶戏程式规律的基础上,借鉴话剧等其它艺术门类的优势所长,从唱腔身段设计到一应灯服道效,运用可利用的一切手段,来真实还原大时代背景以及赣西南莲花县的别样人文风情,藉此打造极富感染力同时充满地域特色的舞台呈现,力争让本剧在未来走得更高、更远。
开国将军甘祖昌,本系江西莲花县一贫苦农家子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席卷湘赣边的红色风暴(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让甘祖昌告别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踏上了矢志为穷人打天下的漫漫征途。他于1927年入党,翌年参加红军,在井冈山革命斗争和两万五千里长征中经受了严峻考验,全国解放后他担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在长年战火洗礼中,甘祖昌头部三次负重伤,严重的脑震荡后遗症使他难以坚持部队工作,领导和同志们都建议他到条件比较好的地方休养,但甘祖昌却坚决要求回乡务农——舞台上令人荡气回肠、叫人感佩深思的一幕幕故事,就从这里渐次展开。
20世纪50年代中期,时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长的甘祖昌,基于不给国家和组织拖后腿的朴素信念,婉拒了上级、战友(军区卫生部唐部长)和护士阿依古丽等让他继续疗养的好意,三番五次打报告坚决要求回乡务农,并做通了妻子龚全珍的思想工作。临别时,唐部长预祝老伙计多保重,争取活到60岁创造奇迹。
回到莲花,大过年的一幕却让甘祖昌措手不及、唏嘘不已:衣衫褴褛的孩子和一众父老,藉拜年之机成群结队到他家来“吃大户”——家乡惊人的贫困,深深刺痛了这位老红军、老党员的心,他发誓要带着乡亲们闯出一条战天斗地、穷则思变的致富路。为此,甘祖昌与发小甘九根等一道,组织大家兴修水库,改良和扩张农田,同时还捐献了自己跟老伴的大部分积蓄收入,用于资助困难群众,购买化肥和农机以帮促增产……多年的辛勤劳作,不仅让他的脑震荡后遗症奇迹般地痊愈,也让他卸甲归田的事迹,写入了报纸和中小学课本。但就在他声名大振之际,社会上也出现了质疑他的行为系作秀和沽名钓誉的不利负面舆论,甘祖昌为此也曾动摇过、沮丧过,但经甘九根一番推心置腹的劝解加上抗旱灭虫的紧急号召,让他的立场又再度坚定起来:“想当年为劳苦大众求解放,愿把那热血洒敢把那头颅抛;现如今为改变家乡穷面貌,遭点诽谤背点污名又算个鸟?!”
光阴如梭,时光荏苒,舞台上的背景转眼就到了80年代。甘祖昌创造了生命奇迹,活到了82岁,但油尽灯枯的他,已经只能躺在病床上;可他依旧在痛恨贪腐不正之风,依旧在为家乡的发展费神操心。恰在此时,新疆军区战友老唐和当年的护士阿依古丽代表组织前来看望,在阿依古丽的婆娑舞姿里,在众人的含泪送别中,此生无悔的甘祖昌,安详地合上了双眼。
红色开国将军甘祖昌用前半辈子的戎马征战和后半辈子的解甲归农,演绎和诠释了“质本洁来还洁去”的人生新篇章,进而在功臣如云良将如雨的历史天幕下,书写了堪称千古一人的不朽传奇。甘祖昌身上所折射的,是“淡泊名利、艰苦奋斗、一生为党、一心为民”的高风亮节,他是优秀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同时又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真实典范。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亲切地拉住甘将军夫人龚全珍老阿姨的手,并动情地说道:甘祖昌是我们共和国的开国将军,江西籍的老红军。新中国成立后,他当了将军,但是他坚持回家当农民。我当小学生时就有这篇课文,内容就是将军当农民,我们深受影响。至今半个世纪过去,看到龚老现在仍然弘扬着这种精神,今天看到她又当选全国道德模范,出席我们今天的会议,我感到很欣慰。我们要弘扬这种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我们这代人要传承,我们的下一代也要弘扬,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来自最高领袖的肯定与褒奖,让甘祖昌将军迅速成为新时期党员开展“两学一做”的又一标杆!
今天,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人民正为完成两个一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迈进。当此之际,巧用江西父老乡亲们熟悉喜爱的采茶戏形式,把甘将军的光辉形象,通过有血有肉的艺术创作再度搬上舞台,从而来传递“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正能量,我想一定能鼓舞民心士气,让人们获取历史的力量、历史的启迪,达成完美的宣传效果,并可为推动当地的红色旅游文化襄助一臂之力。
《将军还乡》一剧是当下现实主义题材中的优秀正能量之作,因此,我想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和表现手法,通过尊重时代和研究历史,仔细分析剧中人物的历史背景、生活环境,来深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力求塑造出真实自然、有血有肉的舞台人物形象。全体主创人员在创作过程中,在尽量保持此剧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环境特色的基础上,强调演出形式的美感和意蕴,充分发挥戏曲艺术的特长与优势,把戏曲程式化与音乐、舞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展现音乐的流畅性,强调动作的优美性,突出舞台的写意性。作为导演,我希望与剧组全体演员共同努力共同探讨,创造出一台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同时还具备鲜明时代特征与浓厚地方特色的舞台艺术精品。
《将军还乡》是一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淳厚的乡土气息和彰显了主旋律的现代抒情正剧。剧情围绕着甘祖昌将军回乡务农后的一系列事件而展开,全剧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故事时间长达29年,共跨越4个时期,入木三分地描写了甘将军回乡务农后与家人、当地百姓一起生活、工作的真实情形。
作为全剧的核心人物,如何塑造甘祖昌这一典型时代中的典型人物,是摆在导演、演员面前的难题。首先,我们要积极地挖掘这个人物的思维、情感和方式,通过去甘祖昌老家实地考察,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与历史影像来反复进行探讨研究,从而敏锐捕捉到人物的个性与特色,然后通过导演启发演员,演员再进行自我塑造,共同努力,尽最大可能使甘将军这一人物达到神似与形似,形神兼备,如此才能演绎好独特的故事,典型的形象,才能把握好时代的脉搏。另外,剧中龚全珍这一人物还在世,还有一些当年的老百姓仍生活在当下,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导演与演员们都要仔细观察琢磨,深入实地去体验当地老百姓们的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性,从而塑造真实、可感、朴素、自然的人物形象,并准确把控时代的风格与特征。
此剧的演出载体为江西省萍乡莲花县采茶戏剧团,萍乡采茶戏是江西采茶戏的一个分支,属萍乡地方戏,是在江西傩舞、灯彩的基础上,兼收湖南花鼓戏、赣南采茶戏、汉剧等剧种的营养而逐步壮大形成,其特色是融戏、乐、舞于一台,载歌载舞纷繁多姿的表演形式是采茶戏的艺术风格,且采茶戏的戏剧动作多从农村生活及民间艺术中提炼而成,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风味,这也是采茶戏演员更善于演绎现代戏人物的原因。所以,我们这台戏要遵循采茶戏的表演模式,力求人物真实自然,语言朴素生活,表演细腻传神,在保留采茶戏传统程式的同时,全剧组上下齐心,共同努力,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活动及思想感情,把剧中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周遭环境与人物个性,通过采茶戏这一艺术形式真实地呈现在舞台上。
(一)舞美总体设计理念是虚实结合,为大体风格写实,局部空间写意的美学原则。硬景以甘祖昌家的老屋内外建筑为主体设计元素,设计基调建议为凝重、老旧,室内硬景只在每场涉及到甘家的场景时,进行局部变化,一定要尽量还原甘家的屋内外设施,营造出真实可信的生活环境空间。软景则以莲花县沿背村的山水荷塘为设计元素,体现莲花的地域特色及沿背山村景色。剧中唯一的一场涉及新疆的场景,一定要美要新,要与甘家旧居形成对比反差。建议天幕软景以蓝天白云绿茵葱葱下的新疆天山为背景,主要体现新疆独特的风光及地域特征,硬景可设计葡萄架,另新疆军区医院的典型性、标志性硬景设计也要一并考虑进去。
(二)音乐是全剧的灵魂,一台好的舞台艺术作品离不开音乐的衬托与渲染,我们创作的出发点是充分发挥戏曲艺术的特长与优势,在把握住全剧为抒情正剧的整体风格下完成音乐总谱,保持音乐的完整性与连贯性。以下是我对音乐设计的几点建议:
1.强化音乐的抒情色彩,要求唱腔部分委婉、细腻、明亮、高亢等多样化,尤其是注意甘祖昌与龚全珍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声腔设计,一定要能突出人物个性,抒情部分的唱腔以挖掘人物的内心情感为依据,用音乐说话,帮助演员达到人物情感宣泄的至高点。
2.充分发挥主题音乐凸显全剧风格的重要功能,让大气磅礴、凝重、动情的主题动机在剧中反复作变形出现,并贯穿始终,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3.场与场之间的暗转用音乐来衔接,音乐设计根据转场时的剧情与人物情绪进行音乐旋律、节奏上的变化。
4.配器以民乐、弦乐为主,西洋乐为辅,配以打击乐,主要突出时代感与正剧风格。
(三)服装造型的要求是尊重历史,尊重人物,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以甘祖昌与龚全珍这两个原型人物为主进行创作,尽量还原人物的真实形象,设计师可根据文献资料、图像照片进行服饰造型设计,并根据剧本中剧情、环境、时间的变化,设计出不同时期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服装造型,同时亦需注意其他角色及群众角色的造型变化。
(四)本剧中有四个版块的舞蹈场面是全剧的色彩体现,主要以男女群舞来表现,场景分别为第一场的新疆舞,第三场的劳动舞与生活场景再现,第五场的抗旱灭虫场景再现,第六场结尾处的志愿者群舞。舞蹈设计应当以造型性舞蹈、手语性舞蹈、表演性舞蹈与生活化情景再现相结合为主要表现形式,且此剧中舞蹈的运用,主要是渲染环境,增强人物的行动线,为剧情服务,切忌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