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及需求研究

2019-04-27 01:43阮梦晨
青年与社会 2019年9期
关键词:用户需求社会网络

摘 要:手机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司空见惯,然而手机使用行为却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日益关注。在国外的一项随机调查中显示,大学生群体对手机的依赖性最高。在對 Geser的手机使用空间模型的研究中发现,大学生频繁使用手机与心理因素中的用户需求和社会网络等逐步实现关联和强化。

关键词:使用空间;社会网络;用户需求

手机是大学生群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任何公共场所都随处可见一些年轻人低头在不停的翻看手机。对于手机已经由“技术型工具”转向为“个人媒体终端”的使用,青少年群体由于对手机的过度需求而产生手机依赖。

一、手机使用空间

Geser(2009)在研究社会和文化因素对手机使用行为的影响时,发现用户心理因素,比如用户需求,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Ling和Yttri(2005)将手机用户的需求分为三类:安全的需求,如通过手机活动及时的帮助、报警等;微观协调需求,比如手机聊天、安排活动等;高层次协调需求,如通过手机表达自己的个人风格和社会地位。大量手机用户研究都强调了手机需求的重要性。为了系统地研究手机用户需求,Macurs(2009)提出手机使用空间模型,其包括六个方面且彼此相交。

(一)个性使用空间:位于中心位置且和其他五个方面都相交,主要反映用户的自我和身份。

(二)关系使用空间:针对已有的社会礼仪的延伸,如电话、短信、网络聊天软件等工具。借助手机,打破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我们建立、保持、管理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提供了机会。

(三)娱乐使用空间:手机为娱乐提供一个广泛的平台,如音乐,游戏等。

(四)商务使用空间:手机的电子商务相关的服务,如手机银行、网络购物等。

(五)自我增值使用空间:主要是指各种附加的个人的价值,手机具有为人们提供随时随地获得教育和学习的功能。

(六)信息使用空间:指和用户相关的信息,有个人信息,如手机联系号码和约会提醒,也有非个人的信息,如天气预报、新闻信息和股票信息。

根据手机使用空间及手机媒介的功能,将用户的需求划分为五个方面:(1)社交需求,反映出大学生利用手机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的需求。(2)个性需求,反映出大学生通过手机来体现自我个性和休闲娱乐的需求。(3)自我管理需求,反映出大学生使用手机管理和记录个人相关信息的需求。(4)信息需求,反映了大学生使用手机主动搜索和获取信息的需求。(5)安全需求,反映了大学生使用手机求助和向家人报平安的需求。

二、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用户需求研究

(一)品牌使用彰显个性身份。手机具有信息、娱乐、表达自我的功能,而手机品牌所需传递的形象就是在科技上不断创新,以更好跟外界通信的同时能更加充分的展现自我,追求个性与时尚。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借由手机来表达身份或者与其他群体区分开来。

由于大学生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们成为既有较强从众心理又有追求时尚的特殊手机消费群体。大学生在购买手机时,会较多考虑手机的品牌、款式、性能等因素。全国大学生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购买手机时,48.3%的学生会考虑品牌,43.4%的学生会考虑外观设计。品质、时尚、个性最能代表大学生的形象,而符合自己形象的品牌更容易被接受。

(二)社交网络的构建。大学生使用手机主要是为了满足其对沟通的移动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的需求,且可以促进人际间的社会关系和情感交流。大学生从手机建立的社会网络中获得社会资本扩张,可分为两类:工具性社会资本和情感性社会资本。

(1)工具性社会资本。大学生毕业面临着被社会初次分层的现实,而社会资本作为影响社会分层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寻求一个好的初职、快速升到较高的社会阶层有很高的影响力。手机的移动性为人们之间高频率的互动提供了可能,因此也就为大学生积累社会资本提供了手段。大学之后有的同学、朋友各奔东西,联系可能会出现中断,大学期间通过手机日常积累起来的强关系可能会淡化,但他人作为一种潜在的社会资本储存起来,在某个时间会加以释放,但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因素,这种社会资本也会被激活,将起到重要作用。

(2)情感性社会资本。大学生群体处于特殊年龄阶段,远离家庭在学校独立的生活,而仍处于依赖期的心理的他们有时急切的想要融入到一个新的群体之中,得到群体的认同,在群体中获得归属感。如大学生通过手机与周围的人保持联系,通过手机娱乐来寻找自己的同类,只有当他们发觉自己与他人具有共有的生活方式或至少在某些方面存在共同之处,他们在感觉被这个群体所接受。

(三)及时获取信息的需求。在信息爆炸时代,及时获得信息至关紧要。而手机的高效搜索功能获得特定信息非常有用,它可以使大学生在较快的时间内完成对所需信息的收集,也能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获取所需信息,这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快捷。

三、结语

大学生使用手机基本上是出于维护社会网络的功能,手机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大学生会考虑到手机对自我个性表达的表征意义,当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需求达到极致,就会产生手机依赖、手机成瘾等。

参考文献

[1] Mario Peia.Integrating the Old with the New: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Cell Phone Technology.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2009.

[2] Ling,R.,&Yttri,B..Control,emancipation and status:The mobile telephone in the teenS parental and peer group control relationships,2009.

[3] 沈勇.手机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D].浙江大学,2009.

作者简介:阮梦晨(1988- ),女,黄河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用户需求社会网络
基于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
中国“面子”文化情境下领导政治技能对团队领导社会网络的作用机制研究
企业管理中社会网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基于用户需求的政务微信发展策略探析
探析网络视频的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