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青少年网络欺凌对现实行为产生的不良心理影响

2019-04-27 01:43雷涛
青年与社会 2019年9期
关键词:比较分析角色扮演虚拟化

雷涛

摘 要:网络与现实存在着可调节性,网络中可以经历虚拟化的现实,所以网络暴力游戏、网络情色小说等网络不良文化可以影响个人性情和现实行为,同时网络作为平台工具也可以间接使现实欺凌行为延伸至网络中发生,这就是网络欺凌,同时网络的传播使得作为旁观者的角色数量扩大,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也会相继受到影响。所以对于网络欺凌的预防不仅要注重网络的监管和现实的教育,更要预防受到网络欺凌波及的青少年的心理和现实行为往不良的方向发展。笔者将会从网络欺凌与网络暴力游戏、网络色情与传统欺凌进行对比分析,寻求网络欺凌中产生对现实行为心理影响的因素、特点、中介的相关理论、以及预防对策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络欺凌;现实行为;虚拟化;比较分析;角色扮演

一、概说

网络欺凌作为一种重复性、恶意性、敌意性的攻击行为,本身便会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这与传统欺凌所造成的影响有着相似之处,而网络暴力游戏、网络情色则是通过间接性的作用他人的心理而影响他人的现实行为。所以网络欺凌与网络暴力游戏、网络色情相比影响青少年的心理更加直接,对青少年身心与现实行为的危害更加迅速,且作为一种重复性的攻击行为,青少年所获得的“伤害”将随欺凌行为的增多而累计。同时网络欺凌具有网络暴力游戏、网络色情等相同的间接性中介作用,因为网络欺凌往往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与网络暴力游戏与网络色情的广泛性影响不同,在欺凌行为中扮演的受欺凌者、旁观者和欺凌-被欺凌者所感受到的情感和伤害更加直接且具有真实性,所以受到身心的影响更加剧烈,“抑郁”、“自卑”、“自杀心理”表现得更加强烈。

与传统欺凌对现实行为的影响相比,网络欺凌对现实行为的影响具有间接性,但是在很多特点方面传统欺凌与网络欺凌都具有一致性,比如都具有力量的不对等性、攻击行为的重复性、攻击行为的敌意性等,同时在攻击形式的分类上,语言性攻击、关系性攻击都是它们的攻击手段,在動机角度都是有目的有针对性有对象的攻击方式,所以常常可见在校园欺凌中将网络欺凌的预防与对策纳入其中,并将其进行统一的治理。但网络欺凌与现实欺凌相比具有隐蔽性、广泛性等特点,侵害方式也增添了网络权益攻击形式,涉及到刑法与侵权责任法等法律的侵害范围,所以除去青少年群体的治理,对于社会大众网络欺凌、网络暴力等行为应当进行相关的立法工作。

二、网络欺凌对现实行为的心理影响的特点

(一)间接性

网络欺凌通过网络实施发生,本身便具有间接性,同时其影响通过网络链接到现实也具有间接性,在双重间接影响的共同作用下,青少年的部分心理会产生多种复杂的变化,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所以在网络欺凌和现实因素影响的作用下,既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因为其间接性的作用不稳定使得对心理影响的结果有一定的可逆性和重塑性,对已经受到不良影响的青少年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二)多角色化

因为在网络欺凌中有着三种角色的出现,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分别在欺凌过程中有不同的心理体验,有着不同的心理影响后果,同时会与现实的角色和性格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产生促进或反向推进的作用,因此对于心理的影响会产生多元化的现象,本身甚至会产生在现实和网络中多角色性格各异的现象,在调查实践中也常常会发现这类现象的存在。

三、网络欺凌对现实行为的心理影响以及传播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从“社会差异论”理论分析青少年为何使用网络实施欺凌

社会差异理论的中介作用:所谓“社会差异理论”是指网络给予所有网络用户一个相对平等的平台和空间,阶级差距在这里不那么明显。所有网民都可以自由发表见解、自由获取信息、自由交换信息,几乎不存在特别的社会差异限制。大多数青少年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在生活中是难以被满足和认可的,网络提供了他们可以进行自由表达意见和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但由于自我控制力的和自我判断力尚未成熟有所缺乏,而难以平衡及满足自身正确自由的表达意见、处理冲突、解决问题、表现自己的欲望,同时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和网络监管的大众化难以做到细致化的处理,青少年常常以过激的不同于现实的处事方法对待各种交际和问题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潜在的本能欲望。

(二)“意见领袖”、“沉默的螺旋”理论分析青少年对网络欺凌的默认和追随

意见领袖是指在团队中构成信息和影响的重要来源,并能左右多数人态度倾向的少数人。在事件具有新鲜感具有争议价值时,基于人性本能的释放和满足,意见领袖总会将众多网民与旁观者引向与事实相反的方向,并通过人们本身的追求“新奇特”和“娱乐狂欢”的心理而造成网民与旁观者们自动放弃自我判断的现象,如果提出反对意见领袖的意见并且自身并未能达到支持的话,反而会受到舆论的压力和群体性的攻击。在现实的调查过程中,随着青少年使用接触网络的日常化,15岁至25岁已经在网络平台及交际软件中成为意见领袖的主导力量,并且随着网络娱乐和网络数据的更进,步入并成为领袖存在的青少年将持续增长。

“沉默螺旋”理论指的是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他比较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这一理论是验证支持意见领袖理论的,因为网民本身便是一群散乱的个体,但是作为人是很难以脱离集体的依附感,所以网民在网络世界中也常常会以寻找“集体”作为慰藉和支持,实验表明青少年的社交需求感和尊重需求感往往比成人更强,多出20%至50%。因为身心的脆弱和需求感的旺盛,判断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沉默螺旋”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更加巨大。

(三)“差别接触理论”分析青少年经历网络欺凌并实施现实越轨行为的可能性

差别接触理论主要强调当一个人接触有利于犯罪的定义多于不利于犯罪的定义时,便很可能实施犯罪行为。这条定义很适合与网络犯罪,因为网络的自由性、隐匿性等特点,使得对他人进行侵害攻击的行为很难被预防同时被收集到相关证据并进行相关惩处,网络欺凌、网络暴力事件往往被网络的隐匿、开阔特点所隐藏或掩盖,在小众不知名缺乏安全设置的网站和软件中更是如此,网络监管的不到位、网站安全设置的不完善、法律规制的不到位、网络素养的教育的缺乏,会营造网络欺凌事件的温床,并使得青少年通过满足自身的需要和价值,不仅与他人互动进行学习网络欺凌、网络暴力,通过不同层次接触的顺序、数量、频率、参与度的影响,而很大可能被认定为潜在的犯罪者即“潜在犯罪人”,只不过与现实的不同的是,这种人的评定是通过网络行为或网络兼现实行为进行判定。

四、网络欺凌对现实行为的心理影响的可能性

(一)网络欺凌中存在唤醒与强化青少年的内隐攻击性和暴力态度

网络欺凌攻击形式多样,大致可以分为激怒(网上辱骂)、骚扰、人肉搜索、网络排斥、冒充和威胁等,这些行为通过网络的形式施加在他人的身心,对他人造成持续的心里危害,都可以看作是一种直接侵害他人心理正常发育和成长的“暴力手段”。而青少年群体经常受到主观独立自主和“新奇特”文化的影响,将网络欺凌视作传统欺凌的一种新的演变形式,所以对其大致保持着“默认会存在”、“鼓励存在”、“排斥存在”等态度,视网络欺凌以及传统欺凌一样是一种会存在而不过于排斥只要不发生在自己身上。

在默认存在而不过于排斥的角度下,实施欺凌者和旁观者就持续接受着这种网络暴力文化的影响,虽然基于道德和教育的限制,思想左右著难以将其付诸实践,但是深藏在内心的内隐攻击性往往会被这些行为所吸引并被唤醒,在调查研究中,网络暴力文化如网络暴力游戏、网络色情文化、网络骂战等行为常会唤醒人们心中的内隐攻击性,并在持续经历中不断地被强化,如果因好奇感或追捧等默认强调而突破心理防线,则会发展成为外显攻击性,对心理和现实行为有着不同层次的恶劣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在内隐攻击性唤醒的过程中也是心中对暴力文化态度的转变,默认或认同使得暴力态度也逐渐显现。尤其是以欺凌者和欺凌者-被欺凌者为主,暴力态度使得扮演这些角色的青少年认同自己的做法,将网络欺凌形式作为自己的正当处事手段或是理应的报复手段持续重复的对他人实施。而暴力态度并不需要中介转换,一旦养成在现实行为为人处世中表现明显甚至可以发展成为个人性格。

(二)网络欺凌中存在破坏自我认同感和激发自卑心理的现象

网络欺凌是种力量不均等的攻击行式,往往是群体攻击个人或是群体攻击群体,与传统欺凌的力量抗衡具有相似之处,与传统欺凌不同的是网络拥有更庞大的群体和观众,同时网络欺凌更直接作用于青少年的心理,影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和价值观念的建立,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青少年正常身心发展过程中,生理需求在保证后,社交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是否正常得到满足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指标,但是网络欺凌中人肉搜索、网络排斥、恶意投票等攻击形式对这三种需求具有巨大的破坏力,“群体效应”使得被欺凌者感觉到群体的排斥感,甚至产生错觉认为自己是脱离群体的存在,自我的行为和价值观念是不值得被认可的,同时缺少归属感和群体的排斥使得被欺凌的青少年怀疑自我是否值得被认同,会产生自卑抑郁的心理状态。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在被欺凌者中女生产生自卑的心理比男性的可能性更大,同时受到欺凌的程度和次数也与被欺凌者自卑的程度呈现正相关状态,在正常的心理咨询中,我们发现自卑会使得青少年产生厌学、抑郁、自暴自弃等心理,并常常伴有易怒性和攻击性,同时当自卑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得青少年产生轻生的态度和自杀的行为。相关研究也证明网络欺凌与青少年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准备以及自杀未遂等相关心理行为有着不同强度的相关性。

五、预防网络欺凌对现实行为不良心理影响的对策

(一)增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和培养青少年正确网络价值观

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在他们所处阶段主要负责的是提供娱乐、交际和学习的作用。但也正因为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对于网络合理合法正确的使用是青少年所缺乏的,我们应该注重青少年对于网络的正的认识、了解和使用,而不是强迫性的过多的限制青少年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接触的内容、对象,“围堵”教育智慧与新时代开放式教育理念格格不入。

青少年处于心智的成熟期,思想、性格、价值观正在逐渐建立中,他们有权对网络世界了解更多,接触到一些不良思想、不良行为即使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不可避免地,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教导青少年网络的正确使用,如在学习课程中既要加强网络技术、操作的应用和学习,更要强调传授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类型和如何进行自身保护和如何避免泛性的网络欺凌与暴力事件,并给与青少年思考“网络价值”是什么的命题,给与他们自我判断和反思的时间。同时应该让他们对网络只是现实生活的延伸和重构的工具,而现实生活中他们才是网络的使用者和创造者有所认识,不要过多将需要和欲望寄托于虚幻的世界中,防止自我沉迷依赖网络。

(二)增强学校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调查

通过本小组成员在合肥五校调研考察,发现有很多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都是缺乏的,并且心理咨询室的老师曾经对心理学的研究也只是停留于教学经验上,并没有学习相关的知识以及专业的解决措施,同时校方也并未提供相关的意见和调整办法。对于学生的心理调查,在学生多年的学习生涯中甚至从未进行过一次,相应的防范校园欺凌的意见中的措施也并未得到实施,如成立校园欺凌委员会,使得学生对于自我防范意识以及自我权利义务的认识完全不足,可能对未来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和性格养成埋下祸根。

笔者觉得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心理辅导以及教育,虽然辅导是自愿进行的,但是我们应该配有相关的心理咨询室和有相关学历或专业技能的心理咨询师,在问题发生的最初可以得到有效地控制和解决。同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调查和权利义务知识的普及,以增强自我权利的保障和促进学生知法懂法,可以有效地防止网络欺凌和校园欺凌的发生。同时可以增强学生自我控制力、自我同一性的养成,防止因为控制力不足和自我认识偏差自我判断力缺失而造成的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 雷浩,刘衍玲.国外青少年学生暴力态度研究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3(01).

[2] 李立红.超九成未成年人上网时遇到不良信息侵扰[N].中国青年报,2016(003).

[3] 毛竹.大众传播中的暴力信息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J].传播与版权,2014(01).

[4] 陈秀丽.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

[5] 袁芳,李晖.浅析青少年问题行为[J].职业,2018(36).

[6] 汤小阳,邓平,刘国庆.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与防范策略探析[J].现代交际,2017(21).

猜你喜欢
比较分析角色扮演虚拟化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基于OpenStack虚拟化网络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对基于Docker的虚拟化技术的几点探讨
虚拟化技术在计算机技术创造中的应用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存储虚拟化还有优势吗?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营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