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朝
【关键词】 物理教学;自主学习法;引导自学;教师点拨;变式
训练;归纳提高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6—0069—01
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来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独立性的学习主体,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它强调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独立性,这一特性也是新学习方式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以一个平等研究者、促进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尊重每个学生的见解,让学生意识到老师是他的朋友,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处于一个积极主动状态。
教学不仅要考虑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和记忆,而是要突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改进一些实验常规教法,改编某些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改编某些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中的奥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法的一般步骤是:引导自学——教师点拨——变式训练——归纳提高。
一、引导自学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和谐统一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教师必需改变过去重“教”轻“学”的弊病,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首先由教师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然后出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并寻找提纲答案。自学中可让学生讨论疑难问题,同时教师积极巡回指导,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关注个体差异性。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质疑探究深入,讨论问题气氛活跃,互动气氛活跃,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初中物理教学《力》这一节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生活中的拉、推等动作过程,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力的概念及其实质,相比老师的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能力即实践活动。
二、教师点拨
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点拨作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切实起到点睛的作用。教师通过点拨学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材中的重点、关键,典型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使得学生的自学过程变得顺畅,兴趣更旺。就如在《力》这一节的教学中,学生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问题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师在这里要及时地点拨,用生活中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对力这一属性进行理解,可以列举拔河比赛、掰手劲等活动,这样不仅使学习融会贯通,学起来也会容易一些,更使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变成具体的生活实例,进而加深学生对这一物理属性的理解程度。
三、变式训练
变式就是创新。变式训练应抓住思维训练这条主线,恰当地变更问题情境或改變思维角度,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多问、多思、多用、辨错等方式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独创性。训练包括基础训练和能力训练两个层次。特别重视课本例题、习题的“改装”或引申,还要重视训练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的思维为此可以让学生自己编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二力平衡》这一节时,由于受经典力学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影响,学生对二力平衡理解起来就很困难,这时如果能利用变式训练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平衡的概念,我们可以举生活中的物体平衡的例子,如果学生理解陆地上的二力平衡状态有困难就用轮船和飞机的例子来向学生说明受到二力时平衡状态的物体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四、归纳提高
不同学科具有的结构上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循序渐进,既要学生搞懂每堂课所学的基本内容,又要做到及时归纳总结。每堂课中都要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需注意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技能及从中提炼出的思想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有特殊意义,而且还有益于学生进一步获得、保持、应用知识。归纳提高是学生学习的阶段性的总结,是对知识进行整合提升的过程,教师一定要注重这一部分的教学,帮助学生整合,只有有效地整合学生的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
总之,“自主学习”相对于传统的接受学习而言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更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参与性和合作性,它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通过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启发学生发现规律,达到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
编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