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乐《谒金门·开于阗》的艺术特色

2019-04-27 15:19王明辉高静
丝绸之路 2019年1期
关键词:诗乐

王明辉 高静

[摘要] 2018年11月举办的“玉华帛彩·国际诗文吟唱会”的开场节目《谒金门·开于阗》在内涵、艺术表现形式、音乐特色三方面独具匠心,具有高度原创性和艺术感染力。在举国庆祝改革开放40年的背景下,本文通过演奏实践、采访策划人与创作者、分析音乐特色与诗乐的研究方法来探究其艺术特色,以期对于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大力弘扬丝路玉帛文化精神具有促进意义。

[关键词]《谒金门·开于阗》;诗乐;玉帛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9)01-0064-03

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西北师范大学主办,中共兰州市安宁区委宣传部、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丝绸之路》杂志社、中国甘肃网、敦煌乐舞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系列活动——玉华帛彩·国际诗文吟唱会”(以下简称吟唱会)于2018年11月17日晚在甘肃兰州市安宁区举办。笔者作为敦煌乐舞团成员参与了吟唱会的排练和演出工作。吟唱会开场节目——诗乐《谒金门·开于阗》在内涵、艺术表现形式、音乐三方面独具特色,使其成为精品艺术剧目成为可能。

诗乐《谒金门·开于阗》以敦煌曲子词“开于阗,绵绫家家总满。奉献生龙及玉碗,将来百姓看”21字为歌词素材,特邀刘新民先生作曲、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晏晓东先生配器,者通领唱,孔庆丹指挥敦煌乐舞团吟唱与演奏而成。

一、敦煌曲子词《谒金门·开于阗》的内涵

“城镇、集市中广泛用于填词的民间曲调在隋、唐、五代间称为‘曲子,所填歌词称‘曲子词。唐代的曲子,發现于敦煌石窟的,现称‘敦煌曲子。”{1}敦煌曲子词是“流传于我国唐代民间的歌辞,它以广泛的题材、丰富的内容、深刻的主题和鲜明的艺术形象,相当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面貌和人们的思想感情,主要是社会下层人民的生活、愿望和要求。从歌辞中,我们可以看到征夫、离妇、儒生、歌伎、少女、渔女、乐工、豪侠、僧侣、道士等各类人物的形象,听到他们的苦痛、悲怨和愤怒的呼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2}。

“《谒金门·开于阗》唱诵的是公元901年归义军打通前往于阗道路之事。在敦煌人看来,打开和于阗交往通道的好处,是于阗的绵绫、良马及美玉将源源不断而来。”{3}据《丝绸之路》杂志社冯玉雷社长讲,“于阗”原是藏语,发源于西汉时期。《谒金门·开于阗》中的“谒金门,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词意多写羽士、儒生们的功名得失,仕途顺逆。以及拜谒金马门,等待皇帝诏见的希望或失望” 。{4}作为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系列活动,以诗乐《谒金门·开于阗》作为吟唱会的开篇之曲,紧扣“一带一路”和“玉帛文化”主题,弘扬“以和为贵”的玉文化精神,即以“玉”为主题,体现《谒金门·开于阗》与玉文化息息相关,为观众传达一种对于丝绸之路玉文化的诠释与认同。

二、诗乐《谒金门·开于阗》的艺术表现形式

总体来讲,诗乐《谒金门·开于阗》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以音乐、朗诵和书法三位一体融合而成。参与《谒金门·开于阗》的作曲、配器、朗诵、书法、领唱、指挥、合唱、演奏等共有70余人,现场演出时长5分18秒。

诗乐《谒金门·开于阗》演出伊始,由朗诵家丁光明先生浑厚苍劲地朗诵全词,之后引入音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艺术表现形式突破了以往单纯以民族管弦乐团演奏或以四声部混声合唱来吟诵,而是将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人声与民族器乐、朗诵与书法的形式互相融合,使得艺术效果更具感染力。

三、诗乐《谒金门·开于阗》的音乐特色

音乐特色主要体现在其旋律、和声、复调、曲式和配器方面。

(一)旋律

笔者曾专门采访刘新民先生,此曲是他专门为吟唱会而作。他根据冯玉雷社长提供的敦煌曲子词内容,结合这个节目是要作为敦煌文博会的项目之一,而且策划人要求要有庄重的效果。刘新民依据敦煌古乐的风格来创作,采用乐歌的形式来表现“开于阗”,通过旋律和节奏的变化来表现开场曲的宏大与庄重。全曲以D羽雅乐七声调式为主,以A角调式做变化与游移。从乐谱材料上可以看出采用重复乐段与变换节奏的方式来发展旋律。

(二)曲式结构

如下表所示,《谒金门·开于阗》的结构属于二分性结构,由A、B、B1三个乐段构成,B1乐段是B段的变化重复。

(三)配器

在配器方面,晏晓东先生首先考虑的是敦煌乐舞团的乐队编制问题。其次,他加入混声四部合唱是为了使乐曲更具庄重和气势恢宏的立体感。他的配器理念是使音乐色彩由淡(薄)到浓(厚)。配器上以合唱、弹拨乐和吹打乐为主,力求通过配器的变化产生音色的对比。弹拨乐的乐谱几乎没有休止符,一直在演奏,配器者如此青睐弹拨乐也是抓住了中国民族器乐的特点,因为弹拨乐是中国民族乐团区别于国外管弦乐团的主要特点,因为国外管弦乐团中的弹拨乐器只有竖琴,中国民族管弦乐团中的弹拨乐器则丰富许多,比如琵琶、阮、柳琴、扬琴、三弦等。但从演出效果来看,弹拨乐音量小,可能是声部音量平衡不足所致。

第5小节的间奏句在音乐的色彩方面并没有因为混声四部合唱的短暂停歇而归于平淡,这要归功于配器者对打击乐声部的良好运用。如谱例1所示,乐曲第28至31小节由排鼓奏出一连串跳越的节奏型,使音乐良好的过渡到了乐段B,此节奏与87版《西游记》的主题曲《云宫迅音》后面的排鼓节奏有异曲同工之妙。第33小节的乐句是高潮句,晏晓东发挥了合唱、大鼓和笛子的特点,用大鼓奏出强烈的律动感,用笛子一声部吹出与合唱声部旋律不同的三度、纯四度和纯五度和声,我们知道这些和声音程属于协和音程,不仅优美动听,而且使人想象到归义军打通前往于阗道路时的场景和呼喊声。

(四)复调

乐段B之后便是篇幅比较长的间奏2。配器上晏晓东在这里运用了多声部模仿式复调手法。具体来说就是相同的旋律首先在第46~47小节的笙、扬琴及琵琶声部出现(见谱例2),再从乐曲第48~49小节在中阮、大阮及古筝声部模仿再现(见谱例3)。如谱例4所示,乐曲第50~51小节首先由笙、扬琴及琵琶奏出相同的旋律,再于乐曲第52~53小节在竹笛声部模仿再现(见谱例5)。

(五)和声

诗乐《谒金门·开于阗》在和声方面运用了中国民族和声,采用三度叠置和弦和附加音和弦的技术。乐曲中出现了两个宏大气氛的特色乐句,也就是高潮句,和声在里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第一句是第20小节,共重复了三次(如谱例6),另一句是第33小节的乐句(如谱例7)。

在行进至B1段落时已达全曲的最高潮,经过之前多次的铺垫,音乐情绪在这一部分得到了尽情的宣泄。同时乐段B1也是乐段B的再现,这样的安排就使得乐曲的主题前后呼应,并在最高潮中戛然而止,回归自然。

从以上论述和艺术表现形式可以看出,诗乐《谒金门·开于阗》一方面以音乐与诗文相结合的吟唱形式来展示,另一方面它在内容上主要表现归义军打通玉帛之路的恢宏场景和精神气概。这个曲子词本身就有其特殊的韵律格调,该词仅有21字,却平仄抑扬、意象丰富,为刘新民先生和晏晓东先生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参考。两位作曲通过音乐的特质使潜藏于诗词中的人物场景在音乐厅里与观众碰撞,更大程度地表现出诗乐原本的艺术魅力。虽然现今我们已无法考证与《谒金门·开于阗》相关的音乐,但作曲家根据其声韵风格来作曲,这本身便是一种文化上的回归。诗乐《谒金门·开于阗》让人们从听觉和视觉上全面感受其艺术特色,正如音乐史学家郑祖襄先生所言:“作為以汉藏语系汉语族为母语的华夏民族来说,‘诗乐的艺术是永久的。从这一角度来看,在面向未来的时候,‘诗乐的内容和形式可以不断改变,但‘诗乐语言与音乐融合的艺术特征始终与华夏民族的母语同在。”{6}

[注  释]

①《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第322页。

{2}张剑:《敦煌曲子词百首译注》,敦煌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3}《谒金门·开于阗》,《丝绸之路》,2018年第 11月期,第32页。

{4}张剑:《敦煌曲子词百首译注》,敦煌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107页。

{5}文章所用五线谱谱例均来源于晏晓东提供的《开于阗》配器总谱。

{6}郑祖襄:《“诗乐”教育的理念与其传统》,《美育学刊》,2010年第1期,第51页。

猜你喜欢
诗乐
从三种“文本”存在看周代“诗乐”
做你自己,因为别人已经有人做了
——诗乐全新Titan DynamicsContour系列
色彩的力量——诗乐TMA The Icon Jubilee系列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光华流传 历久弥新
——Silhouette诗乐·中国开业暨TMA 20周年庆典
经典永恒
55年来的坚持
——诗乐全球CEO阿诺德·施密德(Arnold Schmied)谈TMA系列面世20周年
老年学诗乐
闵惠芬,诗乐年年总忆君(上)——闵惠芬其人、其事及其艺术贡献
油条和豆浆在一起才是绝配:
——镜架大拿Silhouette涉足镜片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