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子琳 杨泓轩 成梓琢 张承宇
【内容提要】新媒体的繁荣使媒介资源变得较前易得,网民常常兼备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多种身份,在此情形下,各领域的“新观念”涌现出来,并活跃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中。该类“新观念”往往是利用受众对某一传统观念的笃信,对原有概念进行再塑造或者变形,由于新媒体存在专业性缺乏、多级传播、茧房效应等缺陷,最终受众传播或者获得的所谓“新观念”,往往其内涵与原意有很大偏差,甚至发生谬误。本文以教育领域为例,选取“一万小时定律”和“刻意练习”这两个出现频率高的词语,对其进行溯源、传播及影响等方面的分析。
【关键词】刻意练习 一万小时定律 教育 新媒体传播 新观念
一、“刻意练习”与“一万小时定律”溯源
(一)“刻意练习”溯源
“刻意练习”与“一万小时定律”常常同时出现,它们的内涵具有相近性,但前者是经过论证的心理学概念,后者则是因流行书籍畅销而得到推广的约定俗成的词汇,并非严格的定律。
在“刻意练习”一词出现之前,美国学者赫伯特·西蒙就已经在他的一篇论文中提及类似观念:“国际象棋没有速成专家——肯定没有速成的大师或超级大师。全神贯注于该项运动的时间不到10年,却达到超级大师水平的、有案可查的一个也没有(包括鲍比·费舍尔)。我们可以很粗略地估计,一位大师也许盯着棋局1-5万个小时,而一个A级棋手是1-5千个小时。对于大师而言,这些时间和高等文化程度的人成年之前花在阅读上的时间相当。”这是将专注练习与一定时长的练习进行联系的较早一例。①
1993年,瑞典心理学教授K·安德斯·埃里克森等人在《心理学评论》期刊发表了论文《刻意练习在获得专家级演奏中的作用》,首次提出了“刻意练习”这一概念。他们调查了德国某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手的练习时间,发现最佳的小提琴手的平均个人练习时间是一万个小时,而且技能水平和练习时间紧密相关。次年,他的同事调查了钢琴演奏者,结果类似。2013年,埃里克森把“刻意练习”的概念修正如下:在一项训练活动中,用全部的专注去工作,旨在改进表现的某一特定方面,(以及)通过重复和问题解决而逐渐获得精细改善的各种机会。
(二)“一万小时定律”溯源
“一万小时定律”(10,000-Hour Rule)来源于2008年加拿大作家、演讲家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的著作《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该书国内引进出版后取得一定的影响。“一万小时定律”是《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一书引用的美国神经学专家丹尼尔·利瓦廷的观点:一万小时是一个临界量,任何一个领域的世界级水平都起码需要一万小时的训练。书中也引用了埃里克森1993年的论文,但没有提到“刻意练习”。书中提到,为了达到一万小时,练习者应从小开始,得到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不能太贫困,需要特殊的安排和特别的机遇。生活环境里的文化因素,例如工作伦理、使用的语言,都和人才的出现有关系。
由上述可知,“一万小时定律”的出现较“刻意练习”晚了十余年,但在新媒体平台上经常出现对于这两个词的混淆,以及“刻意练习”是“一万小时定律”的升级版的说法。因“刻意练习”比“一万小时定律”具有更多条件而断定后者是前者的优化,是新媒体常见的错误认知。
2008年左右,“一万小时定律”与“刻意练习”因通俗读物的热卖广为人知,其中最著名的有三本:一本是“一万小时定律”的提出源头《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另外两本是《哪来的天才——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和《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几本畅销书都引用了心理学的严肃研究作为参考,都再次申明了常识性结论,但由于写作者并非从事学术研究的专业人士,书中存在误选和不确定的学术结论、过度简化学术概念、适用条件缺失等问题。这也反映出心理学领域外的写作者专业性与严谨性的缺乏,以及在学术普及过程中丢失关键信息导致意义偏差的现象。
二、新媒体平台“新观念”流行及理解偏差的产生
(一)新媒体带来传播便利
与上述溯源相比,我们会发现新媒体平台对学术概念的传播偏差较之纸质出版更为严重。
首要原因是新媒體的一些固有特征,如用户的海量造成的管理困境,“把关人”制度较难实施,信息增多的同时导致了信息的良莠不齐,“新观念”也不例外。由于教育领域的“新观念”最初常常来自严肃学术研究,如命名,但最后却因为缺少专业把关、吸引受众等原因,而对于传播内容采取不严谨的扩展、选择或省略策略。经过多轮有意或无意的改造后,这些似是而非的“新观念”在新媒体上变得广为人知,并在受众中产生一定的实际影响。
(二)标题党风行
新媒体传播的共同困境是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脱颖而出,选题和内容雷同,导致用户对于各种“套路”产生审美疲劳;浮躁的阅读心态,导致内容的打开率和阅读率越来越低。即使文章内容质量优良,阅读量依然堪忧。受众越来越倾向于“扫读”甚至“望题生义”,而忽视正文内容。
为了达到增加浏览量,新媒体平台往往在标题上大做文章。不少新媒体平台将文章标题的字数上限设在30以内,以便于此类新观念词汇镶嵌在题目中。由于30字以内便需表达某种态度和情绪,因此简短有力的命名,也是成功标题的标配之一。如“一万小时定律”一词,简单有力、重点鲜明,符合新媒体时代下受众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可以瞬间抓住受众。再加上“定律”这一后缀击中了受众渴望寻找捷径的痛点,极易带来流量,因而被各类公众号拿来使用并放大,比如《一万小时定律: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深度好文)》,甚至带动了不少号称超越一万小时的无稽之说的出现,如“20小时就能学会一项新技能!”“巴菲特5小时原则”等。写作者强调被神奇化的数字,因为受众急需一个可量化的愿望。但凸显“一万”这个数字,是一种绝对化、误导性的说法,它常常引导受众忽略其他成功因素,而只将关注点投入到“一万小时”上。
(三)选择性传播
新媒体时代下碎片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导致多数人阅读习惯的转变:电子屏幕与手机导致碎片化时间的使用,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阅读轻薄短小的文章;相比于花时间阅读大部头的书籍,受众更希望新媒体将书中的精华摘要直接呈现出来。即使《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这样一本畅销书,阅读难度不高也需要进一步简化,“一万小时定律”的凸显就是一个对该书断章取义的结果。书中总结的成功因素是:一个人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加拿大培养冰球运动员实行的精英教育体制、家族对儿女的荫蔽与支持、1860-1880美国经济转型期的时代机遇、中产阶级对孩子实践智慧与权利意识的培养、任劳任怨的美德和决定我们看待世界的方法和行为模式的文化。书中另外一个例子是:中文的数字系统非常简洁,大部分数字可以在25毫秒内读出,这使得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种对数字的记忆强于其他语言人种。而且亚洲语言系统的数字遵循逻辑系统,“11”就是“10”加上“1”。这使得数字便于记忆,所以一般来说亚洲儿童的数学比欧美儿童要领先近一年。一万小时定律虽然也在书中被列为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新观念”传播中凸显金句、好词的传播方式,与新媒体平台上的“拆书”现象属于同一接受心理产物。“拆书”是由专业拆书者负责阅读流行书籍,提取书中重点并经过文字处理后呈现给受众。目前,已经出现了拆书帮、静雅书院等专门的拆书平台。这种拆书模式颇受欢迎,但无疑存在以下弊端:一是拆书者和普通读者缺少对各类阅读物的鉴别能力,这导致了拆书市场的鱼龙混杂,也使读者易受拆书者的主观理解影响;二是缺乏耐心和专业性,造成阅读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大量断章取义的情况,凭片段无法推知原作者的意图;三是涉及学术阅读的部分,普通读者无从追踪几十年来某一学术成果在各个领域内的研究进展,对于某一学术概念的认知往往不够全面深入。
综上,拆书这一行为会有遴选不当,也会有受众对内容理解缺失等不足,而学术内容的传播大多导致到达受众的内容与最初的科学研究结论大相径庭。
(四)商业机构助推
中国人普遍认同传统的勤学观念,“教育投资”的说辞近年来尤为盛行,是很多互联网用户都可以观察到也可以感受到的现象,通过网络进行自我学习也成为了中产阶级及青年群体缓解现实焦虑的一种方式。焦虑的受众更容易受到话术引导。在一部分网络营销中,“一万小时定律”与网络教育资源相互推动,受众在接受新观念的同时,着手购买网络课程。这一现象在一些需要重复练习的领域尤为突出,如音乐学习领域,“刻意练习”最早也是在调查小提琴手的练习时间后得出。新媒体中关于乐器学习方面的网络课程,就常以“一万小时定律”作为督促练习者的激励性话语反复陈述。不少练习者也乐于接受这样一种格言式观念,一定程度上能对自己形成激励和安慰。
英语学习类平台也较多采用类似策略,如定位为“基于智能AI技术的自适应移动英语课堂”的“懂你英语”APP曾发布一篇软广告,在“一万小时定律”与“刻意练习”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精细练习。文中引用大量事例阐述“拆解”、“精细练习”的有效性,最后引出英语流利说APP的核心课程“懂你英语”。“精细练习”这一观念的推广无疑是为受众购买平台所开发的课程进行铺垫。
三、“新观念”背后的问题
(一)情绪大于理性
《牛津词典》选出的2016年度词语“后真相”(Post-truth),表示的是当今的一种典型状态:在每个个体参与的传播机制中,诉诸感情的内容往往比诉诸理性的内容更容易得到传播。人们在传播中还会不断加上带有个人情绪色彩的评论,评论往往比现实更容易引起关注和呼应,意见、情绪、立场常常会凌驾于事实之上,同时又渗透到对于事实的陈述中,事实与意见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可以得出,“一万小时定律”这一流行说法在网络上的含义,经过带有个人情绪色彩的传播、解读、再传播后,与最初心理学领域研究的“刻意练习”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差异。埃里克森1993年提出“刻意练习”的时候,就强调它和机械重复及玩耍互动不同。“刻意练习”有一个积极意义:再次确认了常识——简单重复、随随便便,不会带来进步,就像吃一万小时饭不会成为美食家,说一万小时的话不会成为演讲家。而“一万小时定律”几乎走到了这一初衷的反面——它只强调练习时间的积累,而不考虑优质的练习,也忽略不同领域的习得过程存在差异化。
(二)简单化学术概念
在新媒体时代,各类新媒体平台将学术做了“通俗化”处理,表面上促进了知识普及与信息传播,使受众能够接触到许多认知以外的新事物,并似乎挖掘了理解事物的深度。但“一万小时定律”这一事例表明,大众不能过于依赖新媒体平台获取新知,因为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者有不少缺乏专业性,尤其是较难有统一标准的人文领域。
随着新媒体的使用门槛不断降低,受众参与的广度还会进一步扩大。教育领域因其特殊性,受众极容易受到话术引导。由于当下不少人群对教育存在普遍的焦虑情绪,新媒体上有关教育方面的科普广受欢迎,一旦将学术概念简单化,就难免会对学术研究的原意产生误解。这无疑给关注教育领域的新媒体使用者提出了新要求:面对各种“新观念”要冷静对待,明辨话术包装下的本质,承认个体差异性,取精用弘。
(三)信息茧房带来封闭
新媒體为受众提供了分享信息、接受信息的社区,如论坛、贴吧、微博和微信等,用户通过关注、转发、点赞、评论等方式分享与交流信息,但这类交流往往是在同一观念的拥护者中才能展开。固守在符合自己偏好的信息与意见的圈子里,共同探讨、相互劝说,使传播效果不断深化。在茧房效应下,受众对信息的误读得不到纠正,错误的信息形成连续的内部对话,进一步加剧了非正确观念的强化。如果对教育的关注原本是基于提升自我,而这样一个结果,则是走到了教育的反面。
四、结语
由此可见,新媒体平台热衷于传播“新观念”,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传播的门槛大为降低,使人们有较多可能接触到原有认知外的新事物。对于此类原有观念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变形、偏差甚或谬误,及由此而带来负面影响,受众需要警惕也需要采取理性的态度,并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
注释:
①赫伯特·西蒙.国际象棋的技巧[J].美国科学家,1973(7-8).
参考文献:
[1](英)亚当·乔伊森著.任衍具、魏玲译.网络行为心理学:虚拟世界与真实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英)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北京:三联书店,2016.
[3]陈卫星.传播的观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柯慧欣、王锡苓、王宁.传播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5]柴林.刻意练习和一万小时定律[J].琴童,2015(09).
[6]柴林.再谈刻意练习和一万小时定律[J].琴童,2015(10).
[7]徐仕丽.新形势下我国网络育人的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级科研训练项目“新媒体环境下‘新观念的制造、传播及影响力——以教育领域为例”的阶段性成果(编号:201810288075)】
作者简介:崔子琳,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2016级本科生;杨泓轩,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2016级本科生;成梓琢,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2016级本科生;张承宇,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编辑:王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