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徐州市肿瘤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5)
手术室为医院中重要性科室,该科室主要负责对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工作,该科室工作质量是医院整体化医疗水平的重要体现,外科手术治疗创伤性较大,疼痛为手术期间患者常出现的应激症状,以往临床上常以实施常规疼痛护理的手段来治疗该病症,但效果不明显,若实施无痛护理技术则可有效改善常规疼痛护理中存在的不足,缓解患者手术疼痛感,提高其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基于此,本文对给予外科手术患者无痛护理技术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如下。
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本院收治的12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5:25,平均年龄(50.9±18.7)岁,手术类型:神经外科手术19例、妇科手术19例、普外科手术22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3:27,平均年龄(50.4±18.5)岁,手术类型:神经外科手术16例、妇科手术20例、普外科手术24例,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结合患者手术类型配合实施围手术健康宣教、病情监测及康复护理措施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无痛护理技术:(1)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先在患者的表皮处行卡因胶浆麻醉操作,而后对其行静脉穿刺操作,于术前半小时在患者静脉穿刺部位涂有卡因胶浆,涂抹厚度为1 mm,通过在表明涂抹一层薄膜的方式来有效实现表面麻醉,半小时后可借助于无菌棉签及碘伏溶液将其皮肤表面清洁及消毒。(2)无痛导尿:对患者实施全麻麻醉操作后再进行导尿操作将有效降低其术前导尿所产生的不适感,所以,应尽量在麻醉操作后再实施导尿操作。人体的尿道黏膜十分脆弱,当其尿管受到一定刺激后,将增加该部位敏感性,以致于术毕麻醉清醒后患者极易出现躁动以及定向障碍等不良症症状,为减少其术后担忧感,应在术前详细为患者讲解导尿管放置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以提高其配合度。(3)无痛置胃管:在可视喉镜的协助下顺利插入胃管,麻醉诱导结束后为经鼻道插入胃管的最合适时机,将视频喉镜插气管导管进行插入后再插入胃管[2]。
观察指标包括有穿刺时及出苏醒室时血压、心率及VAS评分(疼痛评分,分值越低,疼痛感越小)。
用SPSS 22.0软件计算,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及计算方式为:用(±s)表示,用t计算,统计学差异评判标准为:P<0.05。
两组穿刺时血压、心率及疼痛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出苏醒室时血压及心率稳定效果优于对照组,且疼痛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1 ) 穿 刺 时: 对 照 组(n= 6 0 ) : 收 缩 压(129.36±7.36)mmHg、舒张压(88.58±7.26)mmHg、心率(92.35±8.62)次/min;研究组(n=60):收缩压(128.72±7.50)mmHg、舒张压(89.35±7.45)mmHg、心率(91.26±8.54)次/min。(2)出苏醒室时:对照组(n=60):收缩压(125.68±5.49)mmHg、舒张压(84.70±6.96)mmHg、心率(89.26±7.82)次/min;研究组(n=60):收缩压(116.34±3.56)mmHg、舒张压(77.47±4.63)mmHg、心率(85.93±9.28)次/min。
表1 VAS评分(±s,分)
表1 VAS评分(±s,分)
注:与对照组穿刺时相比,*P>0.05;与对照组出苏醒室时相比,#P<0.05
组别 n 穿刺时 出苏醒室时对照组 60 4.53±0.54* 3.97±1.58#研究组 60 4.37±0.52* 2.76±1.35#
目前,伴随着外科手术治疗技术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使得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外科手术实施前,患者需进行气管插管来完成麻醉操作及胃肠道减压操作,还需对进行尿管及胃管的留置,这些导管的置入将对患者的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造成一定的不良刺激,进而增加神经异物刺激敏感性,造成患者术后出现强烈的疼痛感,这不仅将导致患者术后出现不良负面情绪,且会导致其生理上承受一定的痛苦度,影响其术后康复。本文中所实施的无痛护理技术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理念,患者接受麻醉诱导后,其会出现神经反射迟钝以及肌肉松弛的现象,此时实施穿刺及置管操作时患者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且不会造成其血压及心率水平的不良浮动,有利于促进手术顺利实施,无痛护理技术中包括有无痛静脉穿刺、置胃管以及导尿管等内容,在麻醉前实施这些操作不仅可提高穿刺及置管一次性成功率,且可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若在患者清醒时候完成导尿管操作,将极易导致其出现羞愧以及恐惧等负面心理,以致于影响置管操作,且会致使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应激反应,进而影响手术进度,降低手术室护理质量。
总结:无痛护理技术的实施将有利于缓解患者手术疼痛感,降低疼痛对体征所造成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