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春女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新生儿黄疸为临床常见的新生儿表现,临床依据新生儿黄疸临床表现将其分为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两种,其发生因素与新生儿机体内胆红素代谢具有直接关联,进而导致的粘膜、皮肤及巩膜黄染等情况,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1]。新生儿黄疸主要指产后28 d内出现黄疸情况,临床可通过有效的治疗方式,于短时间内改善其黄疸情况。生理性黄疸临床症状不显著,部分患儿伴有轻微食欲不振,病理性黄疸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若没有及时予以治疗,严重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临床考虑新生儿黄疸的病理特殊性,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本研究共纳入46例客观对象为分析指标,病例采集时间在2017年11月~2019年12月,模拟随机抽签方式进行小组分设,一组23例设为对照组,男女12:11,胎龄37周到41周,平均(39.51±1.02)周,新生儿Apgar评分均数(7.53±0.62)分;一组23例设为实验组,男女11:12,胎龄36周~41周,平均(39.66±1.11)周,新生儿Apgar评分均数(7.47±0.59)分,统计校验2组入组患者基线资料(P>0.05),差异均衡。
对照组患儿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儿开展早期护理干预;(1)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洗澡之后的抚触,建议每次抚触时间在15 min,抚触顺序为头部、胸部、腹部、四肢及背部,于腹部抚触时间建议延长;(2)游泳:建议新生儿开展早期游泳,控制水温,游泳时间为10 min~20 min之间;(3)药物干预:予以患者双歧杆菌三联制剂进行治疗,加强药物指导;(4)健康教育:加强患儿家属健康教育,针对黄疸发生因素进行普及,提高患儿家属疾病认知能力,提高家属新生儿护理能力[2]。
统计比对2组患者血清胆红素值、胎便转归用时等指标;采用临床通用的满意问卷表,调研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护理专业性。
课题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23.0对组间数据进行统计校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实验组患儿其血清胆红素值、胎便转归用时数值均低于对照组指标,经统计校验表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诸症状转归情况分析(±s)
表1 2组患儿诸症状转归情况分析(±s)
组别 n 血清胆红素值(μmol/L)胎便转归用时(h)实验组 23 105.23±8.59 26.53±4.11对照组 23 154.96±10.54 50.42±6.35 t值 10.694 8.693 P值 0.000 0.000
实验组患儿家属于护理服务及护理专业性维度均高于对照组指标,经统计校验表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家属满意调研分析(±s,分)
表2 2组患儿家属满意调研分析(±s,分)
组别 n 护理服务 护理专业性实验组 23 86.53±7.36 87.81±7.58对照组 23 72.62±6.58 70.12±7.01 t值 8.007 8.956 P值 0.000 0.000
血清胆红素升高为新生儿黄疸发生的主要因素,疾病进展极易导致患儿神经系统的损伤,严重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临床针对新生儿黄疸病理表现,可通过早期蓝光照射进行治疗,改善其黄疸情况,促使疾病转归[3]。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促使新生儿黄疸转归,主要手段包括新生儿抚触、游泳及药物干预等,可显著改善新生儿肠道功能,加速毒素的排泄,可显著降低机体血清胆红素[4]。本研究表明,实验组患儿其血清胆红素值、胎便转归用时数值均低于对照组指标,经统计校验表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于护理服务及护理专业性维度均高于对照组指标,经统计校验表意义(P<0.05);数据可知,早期护理于新生儿护理中具有积极导向,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促使疾病转归。
综上,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利于逆转疾病病情,提升患儿家属满意情况,临床指导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