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丽青 马玉贵
【摘要】学校创新开展德育“心”模式教育工作,真正将德育教育融入学生内心,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实施,发挥教育的刚柔并济功能。德育“心”模式的有效探究既丰富了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教学行为,又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提升了德育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育人“新”路径;德育“心”模式;落实路径
传统的德育重效果,轻形式;重社会功能,轻个体差异。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对学生的影响日益加深;职业教育模式和主体的特殊性,都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德育工作在学生思想形成和行为塑造中实效性不高,致使“德育似乎成了一壺永远烧不开的水”。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搭准时代脉搏,采用有效的教育方式,让德育工作走入学生内心,是我们的思考和追求。面对年龄相同、经历相似、身心发展阶段相仿的职高学生,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一种系统化的德育“新”路径,力求把“润物细无声”的心理辅导与德育融为一体,将抽象刻板的德育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实施,通过心理辅导来深化德育实效,从而发挥教育的刚柔并济功能,让德育工作真正走入学生内心。这种德育“心”模式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工作开展更加有序和高效。
一、“心”模式的构建思路
随着教育观念的逐渐更新和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对学生的品德形成进行心理分析和关注迫在眉睫。健康的心理是接受德育的前提,是品德形成的内在条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核心,它应该以深化德育实效为目的。没有德育作为指导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肯定是没有深度的;同样,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工作也注定是不完整的。德育工作应该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育人功能,注重学生品德心理的构建过程,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当今职高生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重物质轻精神,重自我意识轻规则约束。备受呵护和电玩充斥的生活,让他们远离人群,疏于人际交流;他们正处于精力充沛、渴望独立的青春期,乐意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去验证事情的对错。为此,我校从主体性原则、针对性认知和体验性活动三个层面,以心理健康工作作为着力点,既看重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基础地位,又看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着力构建富有我校特色、符合我校实际的德育“心”模式,力求达到“以德育心”“以心育德”的效果。
二、“心”模式的实施过程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我校的德育“心”模式,便是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着力点,通过课程开发设置、具体落实途径和骨干力量培养三个环节,全方位对学生的内在品质进行塑造,在策划、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扎根于学生的认知现状、身心发展水平和规律,既有针对性地进行价值观引导,又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和兴趣爱好,揣摩他们的口味,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真正使德育活动成为学生品德形成的媒介。
(一)课程开发设置
1.学生需求调查。为发挥我校德育校本课程的最大作用,促使德育工作产生最大实效,形成富有我校特色的德育“心”模式,一方面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等途径,摸清职高学段的教育规律,另一方面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法对笔者所在学校高一618人(其中女生204人)、高二622人(其中女生187人)两个年级共1240名学生进行了深入调查。访谈资料表明:职高学生的心理困惑异性交往占33%,网络使用占26%,性健康教育占21%,择优创业占13%,学业需求占7%;之后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得到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心理需求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囊括学生最需要的14个话题的校本课程辅导课题(见图2)。
2.课程设计研究。课程设计是对课程结构、课程要素以及课程要素的组织形式,在综合分析基础上的精心策划和预先制定。这里的课程设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整体框架结构设计;二是每个主题辅导方案的设计。本研究的课程设计主要参考了“泰勒模式”。
(1)整体框架结构设计,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过程三个方面。
①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在课程设计中至关重要,要讲求适切性和科学性。按照调查到的学生需求、身心发展规律,结合行业对专业素养的需求,我们的校本课程目标定为:以发展、预防和教育为核心,将德育和心育融入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中,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从而去调整自身的认知,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挖掘自身潜能,预防并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完善他们的人格品质。
②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应与课程目标充分一致。此外,还应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有效性,看它们能否为学生接受,是否与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一致,对于学生和社会应有的价值。我们将学生最需要得到解决和帮助的问题进行汇总后,精心拟定了14个话题,分别从十个维度,分阶段按学期在最需要的时候,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最及时的辅导和帮助。具体课程内容如表1。
③课程实施。课程实施主要包括实施过程和辅导形式两个方面的内容。实施过程分为热身阶段、工作阶段和结束阶段三个部分。辅导形式的选择对辅导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的目标不同、内容不同,所选用的形式也不尽相同。
(2)主题辅导方案设计。辅导方案的设计是辅导目标实现的基础。团体心理辅导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精心设计辅导方案是必不可少的。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预设课堂生成情况并想好应对措施,才可以在辅导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很好地应对突发事件。一套辅导方案的设计包括五个环节: 选题背景、目标设定、内容确定、活动设计和方案撰写。
3.校本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具有诊断、指导、激励和导向的功能,研究的是某门课程的某个方面或者全部的课程价值。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评价方式由量化转为质性,评价的功能由甄别转为发展,评价的目的是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而服务。评价坚持侧重过程、注重多元的原则;评价方式包括对学生、教师和课程本身的评价。
(二)具体落实途径
我校的德育“心”模式是借助心理辅导与政教联手这一优势而开展的,心理辅导工作用政教的力量去落实——班主任上心理辅导课,政教的效果通过心理辅导来强化。这一举措,使心理辅导借助政教之力更具成效;政教的教育功能也通过心理辅导得到了深化和拓展。经过课题组近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利用、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我们摸索出了以学校分管校长为引领、以心理辅导站站长为核心、以校心理辅导员队伍为主力、以班主任为后备力量的校本课程师资队伍体系。
(三)骨干力量培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我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心理辅导的作用,以“体验”为突破口,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自己。在我校,活跃着一支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尽心尽力的生力军队伍——心理社团和心理委员。
1.心理社团成为中坚力量。我校“晨曦心理社团”成立至今共有四届成员,注册人数51人,是活跃在校园里的一支生力军,他们架起了师生沟通和互动的桥梁,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增添了无限活力。社团现设有编辑部、宣传部和文秘部三个部门:编辑部通过资料搜集、筛选、共享和整理,负责在每月15日前编辑好当月的《心灵有约》心理健康小报,复印好分发到班级;宣传部负责社团各项活动的策划、宣传,学校橱窗布置,心理杂志送书下班。文秘部负责心理健康小报的校对、会议资料的整理等工作。社团多姿多彩的活动、成员出色的工作能力等,使“晨曦”心理社团成了学校最具吸引力的社团。
2.心理委员定期培训制。如果说心理社团成员为学校德育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那么心理委员便是这个面的着力点,是他们将德育工作辐射到班级学生中。他们在辅导教师和学生之间,起着不可或缺的桥梁或纽带作用,他们用自己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和乐观的心态,去开导、影响周围的同学。
三、“心”模式的实施成效
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活泼、学生喜爱的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才可能有所成效。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以校本课程为核心的德育“心”模式被评为“区中小学十大德育精品项目”,曾在报纸、网络、电视台等多个层面进行过报道和交流。每年一度的“心理健康宣传月”已经成为我校响当当的德育品牌;创新性地推出了心理辅导教师包班制;每月一期、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灵有约》小报不但深受广大同学的喜爱,而且得到了教育局和卫生部门的好评,成了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张名片……德育“心”模式的探究还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所提升,面貌有了较好的转变。可以说,这一德育“心”模式搭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脉搏,选择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拓展了学生的体验性活动,重视了学生在德育工作开展的主体地位等。在这样全方位的塑造下,品德形成的构建过程在学生眼中成了乐在其中的活动参与过程,德育的实效性也有了相应的体现。
(一)形成了以校本课程为核心的特色德育“心”模式
校本课程的实效性得益于它的本土性,在校本课程开发伊始,课题组就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内心需求才是我们开发课程的根本,学生能够有所收获是我们研究学习最大的动力。在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调查和深入的分析后,通过专家指导和课题组勤奋的学习后,确定了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经过多次观看优质课视频,多次磨课,上课,课题组研讨后,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集六大体系、14个话题的第一手材料。
(二)优化了辅导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教学行为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有三项心理辅导课、数篇论文在市、区优质课评比中分获奖项。作为后备力量的班主任队伍,经过系统培训在班级将心理辅导课融入班主任课后,纷纷相告现在的班会课更受学生喜欢了,效果也比以往更好了。他们还自觉地将学到的理念和方法用于自己的学科教学活动中,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三)提升了我校学生以心理健康素质为首的整体面貌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种借助成员之间的互动而获得自我学习的教育过程。经调查,我校有93.29%的学生喜欢心理辅导课,有86.23%的学生觉得心理辅导课对自己有不同程度的帮助。行为是心理的反映,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得到解决后,他们的行为会比以前更优化,参加活动更积极,这样的良性循环正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渴求的。下面是某位学生上完“爱Ta在心口要开”辅导课后的心理感受:
一直觉得自己是对的,总是和妈妈吵架,埋怨她给我的不够完美,埋怨家里不够富裕,埋怨她总是啰啰唆唆……通过今天的活动,我真正意识到妈妈有多么的伟大,我在用她给我的手书写,用她给我的口鼻呼吸,用她给我的眼睛观望。天高云淡,云淡风轻,大自然的一切是多么的美好,而妈妈奉献的远不止这些。想起了每次回家时桌上热腾腾的饭菜,想起了临走时妈妈的一句又一句的祝福,同时涌动的还有内心的愧疚和深深的感动……
四、“心”模式的实施反思
德育“心”模式是针对我校特有的实际情况,在德育工作开展中的新探索,如同千千万万的新生事物一样,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虽然我们潜心钻研,不断探索,但在它的诞生和完善过程中,仍旧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周折和瓶颈;虽然我们的德育“心”模式在推行过程中确有成效,但问题也层出不穷: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它毕竟只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要真正达到德育工作的最大实效,还需完善德育的其他子系统,诸如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并且尽量将它们与心理健康无缝链接,完美整合……这都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黄跃凤.职业导向中职德育活动教学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06):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