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文中找方法

2019-04-26 10:39刘玉合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邓稼先共性鲁迅

刘玉合

语文教学要以课文为例子,通过分析例子,让学生掌握汉语言的词法、句法、段法、篇法;要每一篇课文进行一个或数个语言知识能力点的训练,通过一个或几个学段,让学生初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语言知识能力序列。只有这样,语文才会摆脱“谁都可以教”的尴尬处境,语文教师才能明确地知道自己在课堂上该教什么,语文课才能摆脱“少慢差费”的现状,真正成为一门带有科学意义的课程。笔者以记叙文写作为例,谈谈教师应该如何用课文这个例子构建语文知识能力序列。

一、词法和句法

语文教师大多会要求学生在摘抄本上积累好词好句,而学生摘抄的大都是四字成语、形容词、修辞句等。流风之下,学生作文滥用成语、堆砌词汇、华而不实的积习,经久难改。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汉语词汇中的每一词都是有用的,不存在哪一个词更好的问题,只有用得恰当、表述准确的词才是好词。下面以杨绛的《老王》为例,看看好词好句应该是怎样的。

⑴据老王自己讲……

⑵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

⑶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是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

⑷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的。

⑸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文中的老王一直力图成为“我”这个大知识分子的朋友,或者想让他与“我”的关系更进一步,超越“他蹬,我坐”的被雇佣和雇主之间的关系。于是,他“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车费减半”,他在拉“我”先生去医院的时候“不要钱”,更在他去世的前一天将香油和鸡蛋亲自送给“我”。然而,“我”这个“幸运的人”却始终没有将老王这个“不幸者”当成朋友。“我”从来没有主动询问过老王的任何信息。老王的基本情况是“老王自己讲”的,句⑵⑶⑸中加点的词,清楚地表明“我”对老王的过去(眼疾)、现在(病情)、死后(埋在哪儿)都毫无兴趣。句⑷中的“记不清”“记不起”可以理解为当时被老王极度虚弱的外形吓倒,但也可以从中看出“我”急于打发老王离开、生怕他倒在自己家中的慌乱。上面句中加点的词语都极为平凡,然而却传神地刻画出“我”拒老王于千里之外的冷漠。

再看另一处:

⑹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两处“谢了”,对象指向的是物(香油和鸡蛋),不是“老王”。在“我”眼里,老王不是一个跟“我”平等的“人”,老王所有的努力都可以用钱买得到,只要“我”出了钱,那么“我”对他人道关怀的缺位就可以不用考虑了。老王却说:“我不是要钱。”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一下,去掉句中的“是”字会是一种什么效果——加上一个“是”字,濒死的老王清楚地表明他到此绝不是来“要钱”的,他要的是平等、尊重、友谊、关爱。然而,老王最终只能带着“我”送给他的“侮辱”(钱)黯然离开。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让学生明确:所有的詞都可以成为“好词”,只要我们用对了地方,只要我们能通过它们准确地表述我们想要表述的意思。组成句⑹的五个短句,看上去平凡,表意却丰富而准确。这些范例明确地告诉学生:写作,就是用恰切的词和表意清晰的句子,将作者的倾向性呈现出来。

二、段法

接下来以文章开头为例,谈谈段法的提炼。

⑺“那只羚羊木雕哪去啦?”妈妈突然问我。(张之路《羚羊木雕》)

⑻我要去度假,主人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

⑼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李祥森《台阶》)

⑽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宗璞《紫藤萝瀑布》)

⑾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不仅在鸭群中是如此,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安徒生《丑小鸭》)

⑿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彭荆风《驿路梨花》)

⒀东京也无非是这样。……(鲁迅《藤野先生》)

以上是从语文教材中挑选出来的记叙类文章的开头部分。教师教学时要灵活处理教材,要通过大胆取舍、拼接、重新排序等手段凸显出课文中的语言共性,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材料——多篇课文——来总结归纳,最终“反三归一”,发现带规律性的东西。

这七篇文章的开头有一个很明显的共性,就是它们都很抓人眼球,能一下子勾住读者的心,让人欲罢不能,急于知道下文。文章写好后是要人读的,能如此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些文章已经算是取得了写作的初步成功。

再细读并比较这七个开头,我们可以发现它们设置的悬念略有区别。⑺是从事件的高潮写起,改变叙述的顺序,把激烈的冲突放在最前面,用一种突兀造成紧张感,一下子攫住读者的心。⑻是一篇科幻小说的开头,“主人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度假)”,这是用事件本身的不合常理(神奇)来设置的悬念。⑼⑽⑾⑿⒀也有共性,它们都调动了读者的情感。⑼⑽是疑惑,⑾是同情,⑿是担心,⒀是失望。也就是说,在文章的开端,文字中流露出的异乎寻常的某种情感也能很好地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生探究之心,舍不得丢下。

通过比较与分析,学生会初步发现记叙文开头吸引人的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规律其实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写作知识、写作方法。学生明白了这些写作规律之后怎么办呢?不是单纯地把它们记下来,而是学会应用,因为语文课就是语言的实践课。下面是小学特级教师蒋军晶给学生布置的四篇作文的“开头”:

⒁“对他好一点,毕竟他是你的弟弟。”爸爸说。

⒂我第一次遇见史蒂芬,他在我右手臂上画了个魔咒,害我的手指三个小时动弹不得。

⒃杰森从来没觉得自己这么蠢过,他希望永远不要再这么蠢了。

⒄她感觉马上要大难临头了。

很明显,文章能这样开头,一定非常“抓”人,学生写起来也一定充满挑战的乐趣。除此之外,我们可以让学生修改自己过去写好的文章的开头,让他们通过把高潮或者不合理(神奇)处放在前面,通过在事实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前情感的先行流露等方法,把读者的注意力牢牢锁定在自己的文章上。用学到的方法修改文章,可以升格学生的作文,学生也可以在学以致用中感受到成长的喜悦。语文不再空洞,知识可以立即使用并产生良好的效果,这种学习才是有效的。

三、篇法

下面再以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三篇现代文为例,谈谈如何从课文中学习组织文章的篇章结构。

《邓稼先》《说和做》《回忆鲁迅先生》三篇文章在结构上是有共性的。它们都是通过片断组合的方式,用多件事刻画人物。七年级的学生往往不能将文章写长,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没有掌握这种通过片断组合,多事写一人的写法。

《邓稼先》用六个小标题,《说和做》用三个过渡段,《回忆鲁迅先生》用自然段后的空格将文章分成多个部分。这从形式上为学生提供了三种片断组合的方式。学生在写作借鉴时有丰富的选择空间。

《邓稼先》六个版块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各个片断由一根线联系在一起。那就是无论写什么都是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在写邓稼先。首节写近代中国的灰暗背景,用这种灰暗衬托亮点人物。次节简述其功绩,再次提到邓稼先的成就改变了“任人宰割”的灰暗背景。第三节与奥本海默的对比是表明邓稼先的品格是国家之孕育,是中国的标志。第四节写寒春事件,点出邓稼先的事业让作者涌动出民族自豪感。第五节两次引用古诗文写环境,是表现邓稼先这样的奇丈夫的为国建功之心。最后一节总评,再提升一步——由国家、民族到“历史”的“永恒”高度。

《说和做》两个版块之间一个是“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另一个是“说了就做”“言语与行动完全一致”。这里面当然有对比,但更多的是共性。在笔者看来,最大的共性就是前后两个时期,或者不同的身份之下,闻一多先生都“做”得很好,都是“行的高标”。其次,无论“说”还是“做”,他的目的相同:都是为“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只是一个是文化的,一个是政治制度的。第三是可以独立完成的绝不宣扬或假手于人;不能独立完成的则大声疾呼,以求人民的支持。

以上两篇课文的组篇方法类似于散文的“形散神聚”,有点像“糖葫芦”,用一个主题串起不同的事件。这种组篇方法最常用,学生一定要深入领会,经常实践。

第三篇课文《回忆鲁迅先生》各个版块之间很难概括出一个清晰的主题。它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包括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等,以多个片断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这种片断组合的写法不同于前两文的“糖葫芦”,倒有点像“真人秀”。如果要写一个大家都对他很感兴趣的人物,这种写法会很合适,因为这样写,人物真实、亲切、生活化,如在眼前,别有动人之处。

从课文中总结出这种组篇方法之后,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更为具体的指导。比如组成文章的各个片断可以有时间上的先后(如过去、现在、将来等,《说和做》就是这种方式);可以是人物在不同空间的不同表现(如家庭、学校、社区等,《回忆鲁迅先生》就是这种方式);可以是一个人对不同人的不同行为和态度,或者对同一件事、不同人的不同表现(《邓稼先》《回忆鲁迅先生》都多次使用这种方法),等等。

部编教材在作文教学的编排上有一个比较粗略的能力序列,并且三个年级各有侧重。七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此基础上初步培养写人记事的能力。八、九年级写作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文体写作,如怎样写消息、写演讲稿;二是改编式写作,如仿写、改写、扩写、缩写;三是作文程式学习,如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等。这种粗略的框架很显然是有待完善與丰满的。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对课文的研究,从课文这个例子中延展出更多的“筋肉”和“毛细血管”。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才有可能形成可供操作、更为清晰的知识能力序列。也只有这样,教师对教材的重新建构才算真正完成。

文无定法,但一定有法。这些法潜藏在课文的例子中。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研究例子,让这些法显露真容。在教学中,这种研究将改变我们一直以来“教课文”“背教参”的弊端,通过教语言、教方法让我们的课更富语言特征,更有“语文味”,让语文的学科特点更加突出。

猜你喜欢
邓稼先共性鲁迅
邓稼先 献身国防 铸就辉煌
邓稼先 此身许国 再难许卿
“两弹元勋”邓稼先 深藏功与名,汗洒戈壁滩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鲁迅《自嘲》句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