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玉敏
【摘要】目的:观察试管婴儿技术中孕妇心理特征及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n=46)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47)给予针对性综合护理,记录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与护理前比较,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况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强迫症方面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5);对照组抑郁、恐怖、焦虑、强迫症、敏感、躯体化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孕产妇心理状态,提高顺产率,降低早产率及终止妊娠发生率,改善母婴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试管婴儿;心理状态
试管婴儿技术(1VF-ET)指借助辅助生育技术使妇女受孕,即体外受精(IVF)及胚胎移植技术(ET),IVF指哺乳动物在人工控制的体外环境中,精子卵子完成受精过程,1VF与ET紧密相关。此类孕产妇心理压力较大,多伴有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严重时可影响母婴安全,给予个性化的心理分析与支持,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旨在探讨IVF-ET孕妇心理特征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科学理论依据,进而更好的指导临床,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93例IVF-ET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年龄27-41岁,平均32.78±4.13岁;孕周29-37周,平均34.67±1.98周;单胎39例,双胎或多胎8例;学历:大专及以上23例,中专/高中15例,初中及以下9例。对照组年龄29-40岁,平均33.08±4.25岁;孕周28-38周,平均34.86±2.03周;单胎40例,双胎或多胎6例.学历:大专及以上25例,中专/高中14例,初中及以下7例。两组孕产妇年龄、孕周、胎数及学历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所有孕产妇均给予生命体征监测、常规用药、饮食指导、注意事项告知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等针对性综合护理措施。根据孕产妇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劝慰、开导等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消除自卑等不良情绪及人际关系过度敏感等问题,给予有效的情感支持,提高社会责任认知。与孕产妇主动沟通,介绍IVF-ET相关知识、操作流程及成功案例,正确认识疾病及此项技术,增强治疗信心,提高依存性。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及妊娠结局。心理状态评估标准参照SC1-90症状自评量表,并对比国内常模数据资料。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Tes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心理状况得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护理前比较,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况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国内常模比较,观察组的强迫症方面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5),其他方面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抑郁、恐怖、焦虑、强迫症、敏感、躯体化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表1)。
2.2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9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63,P 0.018)(表2)。
3討论
近年来,IVF-ET技术迅速发展,通过人为干预将无法正常体内受精的精子卵子进行体外受精,再将早期胚胎移植至子宫内着床继续发育其受孕成功率逐步上升,在临床中被广泛认知接受并推广应用嘲。然而,受孕成功仅仅是整个IVF-ET技术的首要环节,整个孕期能否顺利妊娠直到胎儿诞生,取决于很多因素。
此类孕产妇由于胎儿珍贵、技术隐蔽、手术费用高昂等因素,其心理、生理方面均存在较大压力,心理状态受到影响,负性情绪较多,进而影响孕产妇身心健康及胎儿安全。临床研究表明,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孕产妇负性情绪,提高依存性,最终改善其妊娠结局,降低试管婴儿早产率及终止妊娠的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况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后与国内常模比较,观察组的强迫症方面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对照组抑郁、恐怖、焦虑、强迫症、敏感、躯体化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提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给予足够情感支持的前提下,可有效改善孕产妇心理状态,减少自卑心理,提高顺产率,降低早产率及终止妊娠发生率,改善母婴预后,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