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探究性教学,构建初中历史思维课堂的研究

2019-04-26 03:04黄丽萍
师道·教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辛亥革命孙中山历史

黄丽萍

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呢?笔者根据我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挖掘、整合,对课堂教学形式也进行了重新设计,适时、适宜、合理地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具有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让历史课堂成为思维课堂。

一、密切联系社会,挖掘思维资源,提高人文素养

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帮助学生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有助于让学生感悟历史,以史为鉴。同时也有助于使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挖掘思维资源,从学习历史中提高人文素养。

《辛亥革命》一课中,可利用社会现象: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周边环境中,你知道以“中山”冠名的地方(如中山市、街道、公园等)有哪些吗?这些以“中山”冠名的地方都是为了纪念敬爱的孙中山先生的。那么,大家知道孙中山吗?请说说你所了解的有关孙中山的故事,由此让学生更好走近历史伟人孙中山。又或利用一些社会传统、社会生活,如:每逢新中国的重大节日或隆重庆典,天安门广场都要摆放孙中山的巨幅画像。这幅6.18米、宽5.24米、重约1吨的巨幅画像是依据孙中山20世纪20年代摄于上海的照片绘制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世纪,这一形式一直保持了下来,并且还将继续下去。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通过密切联系实际,结合社会生活,挖掘思维资源,让学生亲近历史,知道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并不陌生,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历史问题值得我们探讨,通过学习知道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发展创新思维

问题情境教学指教师有目的地把教学问题作为有效的刺激,以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通过各自的表演和体验,从而产生移情、明理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社会行为和价值取向的一种教学模式。创设历史问题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历史,理解内容,真切地体会时代性,从而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辛亥革命》一课中,在讲授清楚孙中山创立同盟会背景时,设置了“假设你是当时的一位革命志士,你认为中国当前最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同学们经过讨论、交流后踊跃争当“革命志士”。其中初二(9)班的小婷同学走上讲台娓娓道来,控诉当时社会黑暗清政府腐败,认为我们要建立自由、民主、富强的国家才不会被列强欺凌,全班同学钦佩不已,掌声不断。我继续追问“用什么指导思想或革命旗帜才能引导当时的人们为之抛头颅,洒热血?”这一设计,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探究讨论活动,归纳得出了“三民主义”,并在讨论过程中能比较深刻的理解到“三民主义”的旗帜作用。又如讲民国的建立,我们做了情境创设:假如你是民国记者,你会如何报道民国建立呢?这一环节设了“我是小小记者”,让学生模拟民国记者,报道民国建立的历史场景,再现历史现场采访。

三、营建辩论课堂,发展批判辩证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对中外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的分析及历史现象的评论等,我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要敢于打破教材的定性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探究《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我先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抽出时间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在探究这一问题时,笔者给出了一些起有学术争议的问题和让学生带来思维障碍的资料:如引用史料张海鹏、李细珠著《中国近代通史中的辛亥革命“怪”现象》和历史学者马勇《辛亥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吴玉章回忆录》两本书里对辛亥革命结果持截然不同的观点,让学生思考探究:

材料一:

清帝退位部分优待条件:

第一款: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第二款:岁用四百万两,由中华民国拨用;

第七款: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

——据张海鹏、李细珠著《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整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467页

材料二:

辛亥革命以孙中山先生的解职和袁世凯的登台而结束,实际上是失败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没有改变,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仍然沉重地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

——《吴玉章回忆录》

材料三:

辛亥革命不存在失敗,而是一场完胜,是一场无与伦比的政治大变革”……辛亥革命以极小牺牲换来了一个帝制时代的终结,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成功。

——马勇《辛亥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

资料一出来,问题呈现,形成批判性辨证思维,课堂成为了“疑问的阵地”“思维的空间”。通过学生一正一反的辩论探究,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障碍、疏漏和失误,领悟思维策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当然,学生辩论结束后,教师可以用有思维深度的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一定要对历史人物的时代性给予画龙点睛的提示或做出点评和总结。如引用古斯塔夫·勒庞所言“真正的革命是极其深刻的,因为它将导致人们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并最终塑造和改进一个民族的精神。”这种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探究学习的氛围,教师可以运用学习小组的解说、探究讨论,培养学生交流学习体会、合作探究的习惯和良好的学习品质,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理性质疑,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性辩证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利用图文史料,提升思维能力,感悟历史

图文资料主要是结合相关图片、文史资料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历史,理解教学内容,且能学会迁移知识,解决问题,达到情感升华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辛亥革命》一课中,怎样让学生理解中华民国政府与清政府有何不同时,我利用了图文结合。“旗子的变化”:一面是清朝的青龙黄旗,显示“朕即国家”,它代表的是君主专制;另一面是五色旗,显示“五族共和”,体现民主共和。让学生认识到“皇帝倒了,符号变了”的历史巨变,体会孙中山所言,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文字资料与问题探究相结合,“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通过文字材料设置来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质疑、解决问题,使生更准确地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突破对不同问题的比较与分析或便于对知识进行整合,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等能力。如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探究,教师可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引用不同史学的观点,提供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如选择以下史料进行阅读,尽可能拓展学生的视野。

材料一: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材料二: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吴玉章

材料三:辛亥革命后的10年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中国现代工业1914—1920年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3.8%,面粉、卷烟等轻工业年增长率超过了20%。

材料四: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学生通过史料解读,得出辛亥革命的意义:1.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政治民主化)。2.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思想近代化)。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工业化)。4.移风易俗(社会生活近代化)等,通过提供多元的多角度的史料觀点,让学生更客观更理性地全面地看待评价历史事件,有利于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历史学科作为人文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初中历史学科更应该深入开展探究性学习,对传统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参与教学的方式要提倡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思维参与为核心,构建历史思维课堂。在初中教学全面实现这样的课堂探究性学习难度比较大,但只要坚持、长期尝试,必然会从能根本上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优化教育改革的质量。

责任编辑龙建刚

猜你喜欢
辛亥革命孙中山历史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新历史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孙中山的澳门情结
辛亥革命在军事上的成功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