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爵士乐专业“2+1”学科发展模式的设想

2019-04-26 01:19孙康宁
艺术评鉴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科建设

孙康宁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校爵士乐学科发展的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在传统爵士乐学科建设思路的基础上(即围绕培养表演类和创作类这两类人才而设计课程体系),增加学科拓展应用思维建设思路(爵士乐作为辅助技能对其他学科应用产生的积极影响)。笔者将这种新的学科建设思路命名为“2+1”学科发展模式,借此尝试将爵士乐以应用型学科的性质展开建设工作,以此扩大学科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爵士乐专业   学科建设   音乐院校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4-0115-05

爵士乐①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早期受到了非洲音乐、军队行进音乐,以及欧洲古典音乐的影响,发展成一种独具风格的音乐流派,并瞬间成为全美国,甚至全世界最为流行的一种音乐风格。

美国是最早提倡将爵士乐学习系统化、学科化,并且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单独设立爵士乐专业研究方向的国家。在20世纪中叶,北德克萨斯大学成为了美国第一所开设爵士乐专业的高校②。

与传统音乐表演形式不同,爵士音乐演奏过程中大部分的内容是由演奏家本人即兴创作并且演奏出来的。作为一门表演类方向的学科,它同时也具有音乐创作类学科的特性,因此,传统爵士乐教育理念里,爵士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一般可以归属到两大类里:表演类人才、创作类人才。尽管有个别优秀人才同时展示出了两方面的能力,这部分人才也应归属到两大类里去。这就形成了文章中“2+1”学科发展模式中“2”的概念:从学科人才输出的角度去思考学科建设的目的,是旨在培养出优秀的爵士乐表演类人才(演奏家/歌唱家)或者爵士乐创作类人才(作曲家),因此传统主流的爵士乐专业课程系统,也应围绕着这个目的去设计。

然而,笔者认为爵士乐在学习过程中所培养出来的某种能力,对其他学科也同时起到了促进发展的作用。并且从学科应用价值的角度中——即为什么需要建设爵士乐学科,提出了“2+1”的发展思路,其中“1”指的是爵士乐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对其他某些学科产生相互的和积极的影响,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同时提高多方面的应用能力,从而大大提高爵士乐学科建设的应用价值。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高校爵士乐专业学科建设情况以及发展情况,以及两个专业拓展思维案例的分析,探索在高校中在进行爵士乐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突破传统学科建设思維,以“2+1”学科发展模式为指导思想结合当代我国音乐市场的需求建设更有应用意义的爵士乐学科。

一、国外高等院校爵士专业建设课程设计分析

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简称北德),创立于1890年,其音乐学院是全美国最大而最知名的音乐学院之一(2014年被“Musical America”组委会从全世界1278所高等教育院校中评选入“世界学术和成就最杰出的54间音乐学院”),其中又以爵士音乐专业最为著名。自北德爵士音乐系创立以来,曾为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爵士音乐界培育出无数具有影响力的音乐家,其中包括数项“格莱美”大奖获得者和来自全世界各国音乐学院的爵士系主任,为爵士音乐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作为第一所设立爵士乐专业的高等院校,北德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学习系统,它的课程结构影响着全世界各地高校的爵士乐学科建设。笔者有幸曾经前往北德攻读研究生学位,才得以有机会对其课程体系(2012-2015年)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从中也不难发现,几乎所有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都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演和创作能力。

(一)本科学位教育

在专业设置上,北德的爵士音乐系下设三个专业方向:爵士器乐演奏、爵士人声演唱和爵士作曲,其中爵士器乐演奏方向包含的专业有爵士钢琴、爵士鼓、爵士贝斯、爵士吉他、爵士小号、爵士长号、和爵士萨克斯。

作为北德教育系统中最重要而最庞大的一个教学单位,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呈现出科学性、实用性和严谨性的特点。

与大部分音乐类高等院校相似,北德的音乐学院也为学生们设置了《乐理》(北德将乐理、和声、曲式分析课程的内容集合在一门课里,统称《乐理》,分4个学期完成)、《视唱练耳》《西方音乐史》《指挥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程(必修)。

除此之外,作为爵士音乐系的学生(任何乐器或者方向)还需要完成专门为爵士乐专业设置的爵士类必修课程,主要课程包括:《爵士专业主课》(七学期),《爵士演奏基础》(两学期),《爵士基础理论》(两学期),《爵士乐视唱练耳》(一学期),《爵士键盘基础》(一学期),《爵士音乐鉴赏》(一学期),《爵士即兴演奏》(分1、2、3、4个等级,四个学期完成),《爵士编曲》(两学期),《爵士音乐史》(一学期),《爵士小乐队重奏》(四学期),《大型爵士乐团合奏》(八学期)。

对于本科生的毕业要求是,除了需要完成本科阶段所有课程,并且取得相应学分以外,每一位学生需要在毕业前完成一场个人毕业音乐会(或者二人合作完成)。

(二)硕士学位教育

北德爵士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立旨在为社会培养优秀的爵士乐演奏/演唱家、作曲家以及教育家,因此在专业划分里,分成了三个不同的研究方向:爵士表演(含演唱)、爵士作曲、和爵士教育。本文只针对爵士表演这一研究方向所设立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

在完成所有北德为本科学位所设置必修课程(或经北德学术委员会认可的外校相关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或通过免修考试),所有攻读爵士表演方向硕士学位的学生需要完成32个学分的课程学习,其中包括:《大型爵士乐团合奏》(1学分x两个学期),《爵士学术研究概论》(3学分),《大型爵士乐团合奏指挥》(3学分),《爵士风格分析》(3学分),《高级爵士即兴演奏》(3学分),《小型爵士乐队重奏》(1学分x四个学期),《爵士专业主课》(2学分x三个学期),《(选修课程)》(6学分),《毕业音乐会》(2学分)。

(三)博士学位教育

2011年,北德正式获得爵士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DMA),开设包括爵士器乐演奏,爵士人声演唱,和爵士作曲等三个研究方向专业。

爵士专业博士学位的课程要求所有攻读该学位的学生在毕业前要修满60个学分,比硕士学位课程多,因此需要的学习时间也相对增加。

具体课程安排包括:《爵士专业主课》(12学分),《大型爵士乐团合奏》(2学分),《小型乐队重奏》(2学分),《爵士乐历史与分析博士研讨班》(3学分),《爵士乐教育研讨班》(3学分),《博士论文》(12学分,其中必须包括3场专场音乐会和论文),《音乐学/音乐理论》(9学分,两类型课程任意选择比例,但两者都需涉及),《(辅修专业)》(12学分,所有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都需要从指定范围内选修一个专业方向作为辅修专业),《(选修课程)》(5学分)。

爵士乐专业的研究价值已经完全在北德的本科、硕士以及博士教育体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由于爵士乐专业是一种既包含了表演类学科的知识,也包含了创作类学科的知识的跨学科专业,爵士乐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的职业也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特点③,比如说影视音乐创作行业、商业广告原声编曲行业、职业爵士乐演奏行业、教育行业等等。除北德以外,现代爵士乐历史上既是一流的爵士演奏家,又是优秀的影视音乐作曲家双重身份的音乐家有非常多的例子,如:Stefan Karlsson、 David Braid、彭飞等。

二、国内爵士乐专业建设状况简析

2016年10月23日至27日,第三届中国(上海)现代爵士乐教学研讨会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作为目前中国最高规格的爵士乐学术交流活动,本届研讨会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台湾辅仁大学等13所国内(地区)高等院校,以及包括美国德州大学、伯克利音乐学院、西密歇根大学等11所国外高等院校出席开展音乐会、讲座、大师班和即兴演奏工作坊等学术活动。

本届研讨会的主办方上海音乐学院是全国最早独立开设爵士乐专业的高等院校,2006年开始招收爵士钢琴、爵士萨克斯管、爵士吉他、爵士小号、爵士贝斯和爵士长号等专业学生。受到上海音乐学院爵士乐专业建设的启发和近十多年来爵士乐在中国现代音乐届里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各大音乐学院也逐渐投入到了爵士乐学科的建设中去,如星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在本届研讨会中,武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新疆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和南京艺术学院均派出了代表乐队进行了交流演出,每个代表队都展现出了各自的爵士乐学科建设成果和特色,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又一场高质量的爵士音乐会。

作为中国爵士乐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先锋,上海音乐学院的课程体系是具有参考和研究价值的。

结合了中国音乐高等教育体系的课程模式,除了《视唱练耳》《乐理》《西方音乐史》等这类集体公共课以外,上海音乐学院的爵士乐专业从整体上设置了两类课程:专业主干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主要是涉及到表演类的课程,如专业主课、爵士大乐团合奏和爵士小乐队合奏等,这类课程几乎每个学期都需要上,占据了总课程量的大部分课时。专业基础课则涉及到了理论类的课程,如爵士音乐史、爵士理论、爵士即兴演奏等。

上海音乐学院的课程设计结合了理论与表演实践,而教学的成果完全能体现在这次爵士乐教学研讨会的音乐会展演上,不管是小型乐队还是大型爵士乐团的演出,上海音乐学院的爵士专业学生们都展现出了非常高的演奏水平和音乐素养。

三、爵士乐专业拓展思维

从国内外高校代表爵士乐专业建设状况分析中不难发现,目前国内外爵士乐专业的主流课程系统设计始终紧扣本文“2+1”思维中“2”的概念——培养优秀的爵士演奏/演唱和创作人才。但是除此之外,爵士乐的学习和研究还可以进行其他拓展运用。文章将从两个案例分析中介绍爵士乐的学习作为一种辅助元素对两个不同领域运用的积极影响。

(一)爵士乐与音乐治疗

2017年6月27日,美国天普大学音乐治疗博士John F. Mahoney教授应邀来访武汉音乐学院开展了一场与音乐治疗相关的讲座。讲座中,Mahoney教授播放了一段他对一位患有自闭症的男童进行音乐治疗的记录影片。影片中,Mahoney教授为男童定做了一架只有若干个特定音高的小木琴,由他本人在钢琴上即兴弹奏相对固定的和声和节奏型,男孩根据节奏,用琴錘在木琴上随意敲击,发出带有音高的声音。在影片中,男孩明显对钢琴的节奏以及木琴的声音表现出越来越活跃的互动行为,甚至开始对钢琴的节奏和音高进行模仿,并且从听觉上,木琴所产生的音的组合,逐步具有音乐性。影片中治疗的效果是明显的,Mohoney在讲座中也强调了他早年对爵士乐的系统训练让他获得了与即兴演奏相关的技能,并且在后期音乐治疗临床应用中能把即兴音乐的创造性作为媒介引导自闭症患者逐步对自身以外的事物产生互动反应以达到治疗效果。

在Mahoney教授另外一份更详细的治疗报告④中,很清晰地描述了以即兴演奏作为主要的外部刺激手段,在节奏创作、乐音体系和音阶元素的引用等方面对自闭症患者作引导性训练。患者在一定时间区间内明显表现出来了对外部刺激条件的积极反应,并且呈持续改善的趋向,达到预期治疗目的。Mahoney教授在报告中说到:

“当我们一起对共同创造出来的音乐进行即兴演奏的时候,我们同时也正在建立一种能反应对美学需求的内部系统,并且把这种系统很自然地表现在音乐的表演上”⑤。

笔者回忆自己的教学经历:曾经遇到大量对爵士乐演奏没有任何基础和概念的学生,对这部分初级学员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往往先引入即兴演奏的概念而不是直接进入爵士乐理论的学习,具备了即兴的意识和能力以后,再逐步对爵士乐的演奏进行深入的学习。爵士钢琴课堂上对初级即兴演奏的训练与Mahoney教授报告中所展示的即兴演奏引导性训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节奏的训练—节奏的创作—在节奏的基础上加上音高概念—对所创作的节奏/旋律动机加以美化。不同的是:Mohoney教授的训练目的在于引导出患者对外部条件的积极反应,而笔者的训练则为了创造音乐本身。相同的训练概念,不同的引导方向,带出了两个不同学科的成果。

(二)爵士樂与钢琴即兴伴奏

钢琴即兴伴奏是各大音乐院校中音乐教育专业重要的技能课程之一,并且经过教师们多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⑥。作为一种应用意义较大的技能,笔者也常常在爵士钢琴教学中引入即兴伴奏的知识和理论要点,并且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即兴伴奏技巧。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尝试将爵士和声的理论知识融进即兴伴奏实践操作中去,使得传统即兴伴奏在音响上获得更加新鲜和丰富的和声效果。以《月亮代表我的心》为例子,谱例1中展示的歌曲前四小节的旋律片段,而钢琴部分则使用一级(C)、三级(Em)、四级(F)和五级(G)三和弦分别为旋律配以伴奏。音响上这种配法更加倾向传统和声的编配思维。

如果在此伴奏版本的基础上加入爵士和声的元素,则需要先了解爵士和声的研究思路。笔者在长时间从事爵士乐研究和教学工作中,把爵士和声的研究归纳为两个方向的学习系统:纵向学习——对和弦结构的研究,横向学习——对和声功能的研究。在即兴伴奏中运用爵士和声元素则要求演奏者以很好地掌握这两个方向的知识为前提。

爵士和声的特点在于它在和弦纵向结构中大量使用了和弦延伸音(七音、九音、十一音、十三音等),和弦延伸音的运用增加了和声本身的张力和色彩,因此在谱例1中,可以在三和弦的基础上适当加上个别和弦延伸音,使得和声色彩变得更加丰富,如谱例2所示。

除了使用爵士和声中纵向研究的元素外,从功能上,也可以加入更多爵士和声的概念。在传统爵士乐中,二级—五级—一级和声连接模式是一种很重要的和声发展手段,在绝大多数的经典爵士乐作品中也能发现大量这种和声进程。这种和声进程为爵士乐的转调和色彩渲染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传统即兴伴奏思维中,也可以加入这种和声发展元素,如谱例3所示,把第三小节中的F和弦看作一级,则可在它前方嵌入F的二级和五级七和弦(Gm7, C7),从而构成“二五一”和声发展结构。这样的和弦编配,比原始的编配版本多了几分趣味和新鲜感,和声色彩上也更显丰富。

可见,爵士乐学科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除了提高演奏/演唱和创作能力以外,在训练过程中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概念转换使用到其他学科的实践里去。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去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实现概念转换和把知识活用,可以在爵士乐专业课程系统中增加《即兴伴奏》课程或者在其他专业主干课中引入即兴伴奏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开拓技能使用视野。

另外一方面,音乐治疗在我国高校也正在慢慢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爵士乐教育中的即兴训练思维和音乐治疗中的创造性治疗手段有着很多共同点,在未来可联合两个专业学科共同开展相关交流和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互换、知识共享,借此提高学生的多方面实践能力。

四、爵士乐专业建设的意义

在网上曾经流传着一篇题目为《十重危机来袭,音乐院系做好准备了吗?》(原文由作者张燚发表在《音乐周报》上)的文章,作者在文章中谈到了当今音乐院校面临着的新挑战。虽然文章仅仅代表了作者本人的观点,但是在很多方面却应该引起教育者的思考。作者针对当代音乐教育的情况提出了十个“危机”,其中在“专业危机”中陈述道:

“音乐院系中的专业多数已经开设了几十年,人才储备多、人才需求少,陷入‘红海;工业化以来,世界范围内知识更新周期都急遽缩短,音乐院系的很多专业知识技能都已老化,不能解决新时期提出的新命题;新时期的大学生也表现出新的兴趣,需要音乐院系开发新专业来回应时代呼声”⑦。

上海音乐学院国际爵士乐大师班(上海现代爵士教学研讨会前身)自2007年举办第一届以来,每一届都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前来观摩和学习,从每一届参加者的反馈中都体现出了社会中始终有一部分人群对爵士乐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除了爵士研讨会,在上海还有另外一项爵士活动同样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爵士上海音乐节”。自2005年成功举办第一届爵士音乐节开始,每一届也都吸引了来自全世界各地大量爵士乐爱好者聚集一起庆祝这个一年一度的爵士乐盛会。至今十三年的发展,上海爵士音乐节为中国爵士乐推广和普及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⑧。

除了上海以外,广州、珠海、北京、深圳、武汉、长春等各大城市也主办了大小规格不一的爵士音乐节。每一个地方的音乐节都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在不断推广爵士乐的作用下, 爵士乐教育也得到了很好的促进。“几乎每一年在不同地区的爵士音乐节上都会涌现出一批新的本土爵士音乐家”⑨。爵士乐的出现同时也刺激了新职业的诞生——爵士音乐家,他们往往会承接来自国内外各大舞台的爵士音乐表演和创作工作,并此以此为主要职业。

这也许就是张燚在“专业危机”中谈到的来自时代的呼声吧。社会在不断进步,为了更好地迎接社会向高等教育系统提出来的新挑战,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及时更新专业方向和教学概念是必要的。

五、结语

爵士乐学科在中国建设较晚,每年培养出来的爵士音乐人才依然很少,其市场需求也暂时无法达到国外较成熟的爵士乐产业发展程度,仅仅依靠培养专业爵士表演或者创作类人才还不足够把爵士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扎根在我国的音乐学术界上。因此,爵士乐的学科建设需要更加开放的思想,将爵士乐从单一的表演和创作类学科扩展为应用类学科。如此一来,爵士乐的推广力度将会大大提高,同时也能激起其他学科的创新发展意识。

在高校独立开设爵士乐专业不仅仅是为了迎接社会市场需求对音乐教育提出的新挑战,还应该作为搭建良好的中西文化交流桥梁做好准备。爵士乐在西方现代音乐文化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近年来,越来越多以爵士乐为主题的音乐节、音乐会、公开讲座纷纷在全国各地展开,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外优秀艺术家来访我国,作为一个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的大国,在各方面都应该时刻做好与国际接轨的准备,而教育则是这项伟大的工程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开设爵士乐专业,为学生提供了新的事业方向,同时也为传统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教学思路。

注释:

①爵士乐:指20世纪初,主要由美国黑人通过将欧洲美国音乐和非洲部落音乐的要素相融合而创造的一种音乐。它是一种独特的类型,将它归为民间、流行或艺术音乐均不妥当,但这三个方面它均有份。——《新格罗夫爵士乐词典》(第二版),第253页。

②[英]巴里·克恩费尔德:《新格罗夫爵士乐词典》,任达敏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年7月,第二版,第291页。

③⑧⑨胡杨:《谈爵士乐在国内音乐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音乐创作》,2017年第3期,第175-178页。

④⑤John F. Mahoney:“The Impact of Creative Music Therapy on a Childs Ability to Relate Interpersonally”, Case Examples of Improvisational Music Therapy,E-ISBN:9781937440381。

⑥张慧,周冬梅:《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中国音乐教育》,2005年第5期,第25-26页。

⑦张燚:《十重危机来袭,音乐院系做好准备了吗?》。

参考文献:

[1][英]巴里·克恩费尔德.新格罗夫爵士乐词典[M].任达敏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

[2]胡杨.谈爵士乐在国内音乐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J].音乐创作,2017,(03):175-178.

[3]张慧,周冬梅.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音乐教育,2005,(05):25-26.

[4]张燚.十重危机来袭,音乐院系做好准备了吗?

[5]John F. Mahoney.“The Impact of Creative Music Therapy on a Childs Ability to Relate Interpersonally”,Case Examples of Improvisational Music Therapy,E-ISBN:9781937440381.

猜你喜欢
学科建设
依托学科信息管理平台,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管理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建设实践与发展探讨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