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保温护理措施对降低胃癌根治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研究

2019-04-26 10:12吴晓琴彭传香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围术体温保温

万 玲,吴晓琴,彭传香

(1.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感染管理科,江苏 徐州 221006;2.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6)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同时可能导致手术失败[1],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麻醉手术后中心体温低于36℃—围术期低体温,可使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升高[2]。胃癌手术是普外科常见的腹部手术,有研究显示:低体温使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子之一[3],其中开腹手术的SSI发生率较高,为了研究SSI的发生与围术期体温变化的相关性,探讨开腹手术患者围术期保温干预措施的效果,对2018年1~12月我院施行的10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分组实施集束化保温措施,观察保温后SSI发生率的变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普外科施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5±19.8岁。入手术间时测温度在36~37℃,手术时间均>2 h,病情分级ASA评分I~Ⅲ级,均为全身复合麻醉。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组别 n 性别 年龄 体重(kg) 手术时间(min) 入室肛温(℃)男(例) 女(例)观察组 50 29 21 69.08±7.31 65.4±7.3 69.08±7.31 65.4±7.3对照组 50 30 30 67.93±7.92 64.6±8.1 67.93±7.92 64.6±8.1

1.2 方法

1.2.1 术中保温方法

两组患者均为常规输液,加温37℃输血,用37~38℃生理盐水冲洗手术野,手术间都是层流手术室,手术间术中室温设置为22~24℃,湿度50%~60%,所有患者均在麻醉复苏间苏醒后离室返回病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3M充气式加温毯且术中根据患者肛温的变化及时调节加温毯的温度,使用40℃温水浸泡后的纱布或纱布垫,各项保温措施维持至术后12 h,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对照组不加用升温毯,在室温情况下给予常规的保暖措施,手术床上铺双层棉质布单,加盖毛毯,消毒后覆盖无菌剖腹巾单。

1.2.2 监测指标

入手术间后由巡回护士利用多功能监测仪监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持续监测患者直肠温度,记录手术前、手术开始30 min、2 h及手术缝皮即刻,进、出麻醉复苏室的直肠温度。将所有的数据详细的记录,以便后续的统计用。

1.3 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指标:①低体温,患者的中心温度<36℃,采用双盲法专人评价患者的低体温情况。②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依据2001版卫生部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4]。③术后切口愈合等级分为,甲级切口愈合,乙级愈合指标有炎症反应,未有化脓症状,丙级:切口化脓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计数资料,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体温变化对比

两组各时间点肛温比较,两组患者入手术间麻醉前体温均正常,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30分钟体温开始下降,术中2 h患者体温开始低至正常,直至患者手术后苏醒出室前,观察组患者各体温监测点无低体温的发生,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体温变化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体温变化比较(℃,)

组别 n 入室肛温 麻醉后30 min 术中2 h 术毕 出室前对照组 50 36.94±0.41 36.38±0.39 36.31±0.38 36.31±0.36 36.32±0.39观察组 50 36.95±0.32 36.69±0.22 36.82±0.21 36.91±0.21 36.95±0.22 t--0.136 -4.895 -8.306 -8.653 -9.949 P-0.892 <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低体温及SSI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SSI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患者SSI 16.00%(P<0.05);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低体温发生率14.00%(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低体温与SSI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

观察组与对照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对照组甲级愈合伤口29例,乙级20例,丙级愈合1例,观察组甲级愈合46例,乙级4例愈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观察组实验组切口愈合情况对比[n(%)]

3 讨 论

低体温增加SSI的发生率,低体温SSI的发生几乎为正常体温的3倍,本研究显示在实施集束化保温组,手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核心体温下降是多种体腔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出现寒颤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失血量增加,术后伤口感染率增高等,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负担。本研究显示对照组伤口甲级愈合率低于观察组,提示术中保温对切口愈合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提示术中保温对切口愈合也有一定的影响,手术室是的护士要做好手术病人的保温工作,提高手术切口的甲级愈合率,提高医疗质量。

围手术期体温变化与SSI具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综合保温可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促进伤口愈合,预防SSI发生;SSI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切实防控必须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术前的血糖控制,术前备皮,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等。围手术期使用集束化保暖管理,能降低SSI发生率。目前,医务人员为预防感染的另一个有效措施是推行捆绑护理服务,又称为集束化管理,即把与一个疾病相关的一系列措施捆绑起来一起执行,不仅成本低,而且效果明显[4]。本研究中两组SSI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行可靠的集束化保暖管理可降低SSI的发生率。

综上,胃癌行开腹手术围术期患者SSI的发生率与低体温有关,采取集束化保温措施可对胃癌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也能降低SSI的发生率,所以在围术期要提高对患者的保温意识以及采取集束化保温措施来降低SSI,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猜你喜欢
围术体温保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能“保温”的雪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保温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