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红,文锦香,陈秀媚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5)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侵袭而生病,严重的情况会导致新生儿丧失生命[1]。因此,需要加强对新生儿病房的管理,预防院内感染情况发生[2]。为了探究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病房院感防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6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本次研究共选取了68例新生儿,均选自2018年6月~2019年5月期间,使用随机抽签方法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6例,胎龄为32~41周,平均(35.53±1.42)周,其中早产儿2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高危儿8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5例,胎龄为32~40周,平均(35.33±1.13)周,其中早产儿21例,呼吸窘迫综合征7例,高危儿6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发现差异比较小(P>0.05),可比。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注意事项指导等。观察组实施精细化管理,具体如下:(1)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提高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因此需要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新生儿沐浴感染防控标准、病房消毒隔离制度等,并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保证管理工作取得预期效果[3]。(2)对新生儿病房环境管理进行规范。在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防控管理工作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新生儿病房环境的管理,为保证管理效果,需要提高病房环境管理的规范化程度。清洁人员需要定期对病房的地面、墙壁、窗帘等进行全面清扫,防止出现卫生死角。所有的医疗垃圾桶都需要加上盖子,对于新生儿更换的尿布需要及时处理。使用消毒液对所有物品的表面进行擦拭。每天对新生儿进行擦浴,保证毛巾每人一条,对于公用的物品需要及时消毒。另外,还需要加强对配奶间的管理,保证工作台清洁,每天使用消毒液擦拭,然后再使用清水擦拭,配奶人员做好自身卫生工作,每个新生儿使用一个奶瓶,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情况。在配奶后全部配奶器均需清洗后煮沸消毒。(3)仪器设备消毒。对病房内使用的所有仪器设备都需要进行进行消毒,对于一次性用品需要及时替换清理,保证仪器设备安全无菌[4]。
观察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病房卫生情况。病房卫生评分:采用医院自制表格,对病房卫生情况进行打分,分四个项目,即空气、床铺、消毒物品以及奶瓶,总分100分,每个项目25分,分数越高,表示卫生状况越好。
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所采用的软件为SPSS 20.0,“”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8.8 2%,低于对照组的20.59%P<0.05。见表1。
表1 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分析(n,%)
对两组病房的卫生情况进行评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房卫生情况比较分析(分,)
表2 两组病房卫生情况比较分析(分,)
组别 n 空气 床铺 消毒物品 奶瓶对照组 34 17.47±2.32 17.23±2.24 18.32±2.44 18.35±2.43观察组 34 20.74±2.14 21.32±2.33 21.73±2.14 21.37±2.32 t 6.245 6.224 6.244 6.424 P<0.05 <0.05 <0.05 <0.05
新生儿是院内感染的高发人群,这与新生儿免疫力低下存在明显关系,因此,在新生儿护理工作当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防控,关于新生儿的各项操作都需要坚持无菌操作的原则。我院对部分新生儿病房管理当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有效降低了院内感染发生率。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20.5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病房的卫生情况进行评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提示,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新生儿病房进行院感防控管理,效果明显,是病房感染管理的优良选择。
综上,对新生儿病房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改善病房内的卫生状况,预防和减少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