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雯婷,牛冬玲,叶 锦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部分患者属于半昏迷状态,由于病情特殊,容易造成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烦躁等消极情绪,失去康复和治疗的信心,导致对护理工作配合度不高,因此对ICU患者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需要进一步加强护理工作,改善其心理状态,才能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1]。本次研究采用我院收治的ICU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ICU重症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42)和心理护理干预实验组(n=42),对照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2~75岁,均数(42.6±3.5)岁,实验组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23~76岁,均数(43.2±3.8)岁。对比两组患者基础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以常规作为基础增加了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其一,关心体贴患者,不论患者家庭条件和背景怎样,护理人员应该一视同仁,并尽心尽力的为患者服务,通过转移注意力以及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护士可为患者进行支持和鼓励,能让患者产生信任感,并积极的配合护理工作。其二,有效的沟通,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了解每位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仔细观察患者言行举止或肢体语言,判断其心理状况,然后给予针对性的沟通,帮助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如遇到情绪激动的患者,要做到耐心的为其心理辅导,使用简易通俗的话语交流,方便患者善于理解,确保患者能够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情[2]。其三,针对性护理,护理人员遇见不同情况的患者,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护理,对于负面情绪较多的患者,需要主动沟通,可让家属参与护理工作中。尤其对老年患者更应该重视,要保持耐心的为其介绍护理的重要性,并积极的回答患者心理疑惑,便于消除患者心中顾虑,可改善患者的心态。其四,健康教育,对ICU病房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对其开展健康知识宣教,同时向家属讲解治疗的方案和预后的效果,可告知以往成功的案例,减轻患者和家属不安的心理,使其树立康复的信心。
(1)对比两组患者焦虑(SAS)和抑郁(SDS)评分。(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
数据全部录入SPSS 19.0系统进行处理,设定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患儿家属焦虑评分为(43.14±4.21),低于对照组(49.62±5.82),P<0.05(t=5.8464,P=0.0000)。抑郁评分为(41.64±4.53),低于对照组(47.79±5.63),P<0.05(t=5.5156,P=0.0000)。
实验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对比[n(%)]
ICU即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容易出现诸多不良情绪影响治疗,也会导致其生命体征紊乱,不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会推迟患者的康复进程,所以需要做好护理工作,而在护理中改善其负面情绪尤为重要[3]。而本次采用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关心体贴患者,可增加护理人员的亲和度,利用尽心尽力的为患者服务,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通过有效的沟通,能增加治疗信心,多数患者进入ICU后,心理比较抵触,难以接受病重的事实,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心理状态给予沟通,可改善其心理状态,树立良好的治疗信心。经过针对性护理,能增强护理依从性,在ICU病房内,老年人居多,缺少自我疾病认知,存在绝望的心理,加强对老年人的交流,可减少其心中疑惑,改善其精神状态。加上健康教育,能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告知预后的效果,能增强其康复的信心,有利于丰富健康知识。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SAS)和抑郁(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ICU病房内采用,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依从性,减少其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