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涛,谭 茜*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零医院,云南 昆明 650032)
手术是临床治疗骨创伤的最佳方案,其目的是促使受伤肢体尽快恢复功能。但研究发现,手术治疗后,患者极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这样对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的恢复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实验选取84例骨创伤患者,现就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对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做如下报道。
选取我院骨科的84例手术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该组42例患者中髋臼发育不良8例,骨头缺血性坏死19例,股骨颈骨折15例,男/女(26/16)例,患者平均年龄(52.16±0.31)岁,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该组42例患者中骨头缺血性坏死20例,髋臼发育不良9例,股骨颈骨折13例,患者平均年龄(51.87±0.29)岁,男/女(27/15)例,所有患者均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临床资料组间差异不大,(P>0.05)。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术后,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方案,尽量让患者吃易消化和易吸收的食物,注意营养搭配均衡,多吃新鲜瓜果、富含纤维、低脂类食物,慎吃刺激性食物,每天保证饮水量,预防便秘。运动护理:术后早期结合患者体质及恢复情况,实施床上肌肉锻炼,同时为其按摩膝关节及小腿后部,随后进行髋关节屈伸练习,注意每次控制好运动力度和时间。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髋关节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压疮等,让患者加强自我管理,术后多加注意,避免疾病知识匮乏影响手术疗效。
给予观察组预见性护理干预,其内容包括:术前,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了解患者是否会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危险因素,以便尽早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预防;认知干预:术前,为患者讲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同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危害,引起患者及家属的警惕[2];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有既往静脉血栓栓塞病史者、瘫痪者、肥胖者等,要对其采取专业性护理观察。患肢护理:手术治疗后固定患肢,所以,术后尽量避免搬动患者,防止出现血管损伤,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流。如需输液,尽量不要在同一条静脉的同一位置反复穿刺,注意保护静脉。可采用上肢静脉留置针方式进行输液,此外,护士应提高静脉穿刺技能,减少对患者的穿刺次数。适当抬高患者患肢,在其浅静脉处应用弹力绷带压,预防患肢肿胀,促进血流[3];功能锻炼:手术结束后,让患者平卧,患髋外展20~30°,术后1天,为患者按摩髌骨周围、膝关节及小腿,指导患者主动活动健侧关节,术后2天,指导患者进行髋关节轻度屈伸锻炼,术后3~7天,指导进行关节被动运动及床上移动训练,术后2周,逐渐借助双拐行走,随后结合患者恢复情况扩大运动量。
将所有数据录入到专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中,计量资料表示为:±标准差、计数资料表示为%,组间差异分别用t和x2检验,统计学意义判断标准:P<0.0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2周、术后4周患肢血流速度均较优,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肢血流速度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 [n(%),±s]
表1 两组患肢血流速度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 [n(%),±s]
术后4周患肢血流速度(cm/s)观察组 42 2(4.76) 26.94±0.32 27.03±0.29对照组 42 11(26.19) 20.95±0.27 21.46±0.26 x2 / 29.671 / /t / / 5.617 9.682 P / 0.000 0.000 0.000组别 n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2周患肢血流速度(cm/s)
研究发现: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壁受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在40~60%。对于骨创伤患者而言,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临床上的表现有:患肢剧烈疼痛、存在广泛性肿胀等,这些影响手术疗效,且延长了患肢功能恢复时间[4]。而预见性护理干预属于临床护理的一种特殊类型,具体是指护理人员采取先预防后治疗的原则,尽可能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全方位、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内容,规避各种护理风险,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实验将其应用于骨创伤患者术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明显降低了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4.76%)较对照组低(26.19%),且术后不同时间段患者患肢血流速度较对照组优。
综上,在骨伤患者的治疗中,为了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建议临床尽早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