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超声心动图对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结构和心室功能的评估价值

2019-04-26 02:58焦学昌耿斌张晓光何小雪陈萌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持续性心动图心室

焦学昌,耿斌,张晓光,何小雪,陈萌

心房颤动是快速心律失常的一种典型表现,其发病原因为患者正常的心电生理活动出现紊乱,导致心房出现无序的除极化过程,进一步使得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室功能出现异常[1,2]。而持续性房颤则是持续48 h以上未能自行转复而需要药物或非药物干预后才能转复的患者,患者表现为心悸、气促、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临床征象,进一步诱发患者出现附壁血栓,导致体、肺循环栓塞,以脑栓塞和肢体动脉栓塞为多见[3,4]。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加以及老龄化步伐的加剧,老年患者成为持续性心房颤动发病的主要人群,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5]。对于此类患者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治措施,以减轻持续性心房颤动带来的危害事件。目前临床上对此类患者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而常规的超声检查存在的分辨率低、图像不清晰、依赖心房心室的几何形状做出判断等缺陷,在临床的诊断价值较差[6]。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可通过对患者的心脏结构的重建,准确地对患者心室功能进行评估判断[7]。为此,本研究以我院近期收治的持续性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超声和三维超声检查,评估三维超声在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诊断、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于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进行检查的61例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6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纳入标准[8]:①观察组和对照组年龄均≥60岁;②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检查P波消失、对照组正常;③观察组患者出现大小不一、间期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f波,350~600 次/min,对照组则无此f波出现;④观察组心室搏动不规则,对照组表现正常;⑤两组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排除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等患者;②心肌病、心脏瓣膜病;③并发全身恶性肿瘤疾病患者、结缔组织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④精神状态异常不能配合检查过程的患者。

1.2 检查方法

1.2.1 常规超声检查采用飞利浦IE33心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对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二维超声探头频率为2.0~4.0 MHz。嘱患者取平卧位,进行胸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患者的心室、心房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室间隔厚度(IVST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房舒张末期面积(LAA)、右心房舒张末期面积(RAA)、二尖瓣反流(MR)、三尖瓣反流(TR)。

1.2.2 三维超声检查采用飞利浦IE33心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对患者进行三维的超声心动图检查,配备飞利浦经食道矩阵心脏探头频率为2.0~7.0 MHz。将超声诊断仪切换至3D模式,启动RT-3DE程序,调节亮度及增益以使得最好的图像质量,对患者进行三维超声检查,测量记录患者的心室功能指标包括:右心室舒张末期最大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最小容积(R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最大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最小容积(LVES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1.3 评价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受试者的二维超声指标包括LVDd、LVDs、IVSTd、LVPWd、LAA、RAA、MR、TR进行测量统计,并进行组间比较。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受试者的三维超声指标包括RVEDV、RVESV、LVEDV、LVESV、RVEF、LVEF进行测量统计,并进行组间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试者基础资料的比较两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血压等基础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受试者二维超声结果比较常规超声检查显示,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心室和心房结构、功能指标包括LVDd、LVDs、IVSTd、LVPWd、LAA、RAA、MR、TR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s)

2.3 两组受试者三维超声结果比较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观察组患者的RVEDV、RVESV、LVEDV、LVESV均大于对照组,RVEF、LVEF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讨论

近年来,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如何快速的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治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方向,因此对临床诊断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对于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诊断,临床常采用心电图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心电图检查虽然能够对心率的节律性、各心率波段的规律性进行有效的评估判断,但对于患者心脏结构、心室功能的判断,缺乏相应的数据支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由于操作简单、影像资料准确可靠,已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过程中[10,11]。常规的二维超声检查在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二维超声对于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检查仍然存在不足的地方,存在的问题包括二维超声分辨率低,所得到的图像模糊不利于各指标的判断,另外,在指标的测量过程中主要得到的是心脏的二维几何结构,对心脏的心室、心房的体积大小判断仍有欠缺。而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发病基础主要是心房的扩大和纤维化,因此,在对此类患者的检查,通过观察患者的心房心室的体积变化将有助于对患者心脏结构、心室功能进行评估[12,13]。

在本研究中,我们对观察组心房颤动患者和对照组健康受试者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超声检查显示,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在心室和心房结构、功能指标包括LVDd、LVDs、IVSTd、LVPWd、LAA、RAA、MR、TR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观察组患者的RVEDV、RVESV、LVEDV、LVESV均大于对照组,RVEF、LVEF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研究表明:常规超声检查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及健康受试者间在心脏结构和心室功能的评估中,未显现出现差异性。常规二维超声对心室功能的评估缺乏足够的灵敏性。这是因为常规超声的指标多是对患者心室、心房的内径、厚度、面积等进行测量,所得到的指标仅能从二维平面的角度对心脏结构、功能进行评价,不能有效的反映患者心房、心室的容积大小[14,15]。近年来,随着三维超声技术不断成熟,其应用不断增加,已成为评价心脏各项功能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从三维立体结构对患者的心室容积进行测量,包括患者左、右心室的舒张末期最大容积和收缩末期的最小容积,可准确评估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收缩、舒张功能[16,17]。另外,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还可对患者的左、右心室射血分数进行准确的测量,从而对患者心脏的泵血功能、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进行有效的评估,在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判断病情进展及预后中有重要意义[18]。总的来说,三维超声检查在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室功能评价中的优势明显,操作简便易行、无创检查、重复操作等,但也存在着超声探头体积大、合适的超声窗口难以选择、对操作者的经验要求较高等缺点。

综上所述,与常规超声相比较,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的测量和评估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室功能,能够对此类患者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依据。

表2 两组患者受试者二维超声结果比较(x±s)

表3 两组受试者三维超声结果比较(x±s)

猜你喜欢
持续性心动图心室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超声心动图在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2020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2016年华南地区一次持续性异常降水过程分析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什么是HPV持续性感染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