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然 孙仕勇
[摘 要]将“精准化”理念融入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工作,所谓精准化理念是以“精、准、细、严”为特征的一种可以灵活协调人与物之间关系、理性化解实践困境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文化。借鉴此理念的内涵,高校基层党组织精准化建设可依据“MID”(即“多维、整合、动态”)的实践模式构建起一套适合基层党建实际情况的组织工作机制,同时基于各种实践因素的制约,可以从动态量化考评机制的构建、复合型智慧平台的搭建以及“鲶鱼型人才”的培养等几方面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精准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精准化理念;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MID”模式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9)11-0037-07
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为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新要求,这也是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精神体现。其中,高等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为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1]的艰巨任务。因此,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改革课题。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更新,高校的教育环境开始进入一种多元价值并存的状态,继而引发其管理体制与模式的一系列变革。基于此,上述改革课题实际上可转化为个体化社会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如何准确而深入地构建其政治影响力和执政能力的实践问题。从此种意义上讲,精准化理念将成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产生新作为、形成新成效、促进新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
一、精准化理念的意涵及其时代价值
“成大事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是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名言,强调的正是注重细节的精准化理念,而这一传统文化的精髓亦在党的治国理政思想中得以践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再强调党员干部要培养“从细节处着手,养成习惯”的精准思维,对待工作、事业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化、满足于过得去,大呼隆抓,眉毛胡子一把抓”。[2]如今,这一精准化理念正被实践于脱贫攻坚、体制改革、社会治理、创新驱动、科技强军、党风建设、干部教育等各个改革领域。
那么,到底何谓精准化理念?其时代价值又何在呢?精准化理念最早源于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一种企业管理文化,即企业依托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职业化的劳动分工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标准,从而实现其生产、管理、营销和社会服务等各个部门的高效链接及良性循环发展。[3]该管理文化的核心意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标设定的精确化,即针对不同实践环境中的问题,参照特定的专业技术标准来设定相关任务目标、避免人为的干扰。二是决策制定的准确化,即依据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采集工作,尽可能制定符合实践情境的合理化决策。三是执行过程的细致化。参照既定的目标和决策,通过严格把控每一个执行环节,使管理行为与实践情境进行匹配。四是评价标准的严格化。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对上述三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考核,并最终将一系列有效的实践逻辑上升为长效的工作机制。可以看出,“精、准、细、严”的精准化理念是一种可以灵活协调人与物之关系、理性化解实践困境的管理模式,其独特价值就在于它对不同实践环境的适应性功能。[4]
对于国家治理而言,精准化理念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一方面,现代社会劳动分工的日趋复杂导致不同社会实践场域包含了多重面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涉及特定的社会关系与生产要素,故而需要精确识别、精准治理。另一方面,在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技术割裂了个体与社会的固有联系,其思想与行为逐渐产生了脱嵌于社会制度的趋势,由此带来的文化整合缺位、社会秩序失范、社会价值混乱等现象也需要从不同社会层面进行细致甄别、准确干预,这便是国家治理的方式必须要由原来的“总体性支配”转化为“技术化治理”[5]的缘由。进一步来说,由于党的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存在着既相互独立、又辩证统一的关系,[6]后者所产生的“中国经验”已然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适应性价值,因此改革开放进程所产生的精准化治理理念被应用于党的建设这一意识形态工作领域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二、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精准定位的必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基层党建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社会基层的战斗堡垒,直接面向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体现党的执政能力及领导水平,其工作方式需要更为规范、严明且智慧。尤其是对于高等院校的基层党组织而言,其面临的工作对象是日常接触前沿性科学文化知识的师生群体,该群体思想状态活跃、价值观念多元、社会影响力广泛;同时,高等院校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社会场域,具有自身独特的组织运行规律。故而,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精准定位的建设方式势在必行。
1.高校基层党员的个体化发展趋势需精准識别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点在于塑造与强化党员的身份意识,这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不断创新争优的思想依托,也是保障高校党建工作的活力与动力的基础,然而党员群体的身份意识淡化却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从现状来看,一方面这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个体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更为广阔而自由的空间,个体能够利用体制性机遇争取自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集体的依赖;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当代师生党员群体所面临的社会思潮背景已逐渐走向西化,且依托于学术文化交流途径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多种信息渠道,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内容在广泛传播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价值观日益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的趋势造成的社会后果便是党员个体或群体参与公共政治活动的行为方式更为多元且包含一定的不可控因素。对此种个体化危机唯有采用严格规范的组织制度精准管理及利用便捷发达的信息技术进行精准识别,才能避免思想意识领域危机的产生。
2.高校内部党建资源存量及增量需精准研判并加以整合
当前各类型高等院校内部的部门分工都较为明确且基本实现了网络化办公,但碍于顶层设计的缺乏及既有的制度壁垒,基层党建工作难以实现与其他行政工作的资源整合。从存量上看,基层党员的个人信息及其在党务工作中的种种表现往往依赖于档案化的纸质或电子文本资料、具有滞后性,而其在教学科研行政等领域的日常活动轨迹虽然对于考察和评价其行为表现有更为重要的实际意义,但往往存留于各种教育信息化系统中,二者并未同步更新、甚至存在脱节现象。从增量来看,尽管当下各式“智慧党建”平台的建设方兴未艾,但对于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巩固却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究其原因在于这仍是一种“单向度”的信息传播手段,在缺乏问题导向的工作机制配套情况下,它无法很好地做到凝聚人心、夯实基础。因此,必须高屋建瓴式地设计高校党建工作思路,同时精准研判并系统整合其内部各领域的资源,从而真正促使党建工作成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源泉。
3.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体制及考核机制需精准量化
既有的组织制度条款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设定了方向与原则,但基于不同的实践面向,具体的工作体制和考核机制仍需细化。例如,《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发[2010]15号)对高等院校中各级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职责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内容主要包括如何在高校工作中维护党的政治核心地位以及如何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两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弱化正是由于无法对师生党员进行精细化的教育、监督、管理、服务等实践困境而产生。譬如,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常规动作”包括“两学一做”“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会等活动,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客观、全面、持续的评价标准,个人“学多学少、学好学坏”无法准确辨识;支部为了应对上级党组织的检查而更加注重台账整理、照片留存等“痕迹化管理”,这种“大锅饭”式的考核机制以及重结果轻过程的工作机制都对基层党建工作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基层党组织无法实现真正的固本强基。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精准化建设的“MID”模式
高校基层党组织精准化建设既是一种规划目标与预期结果,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工程。其中,充分调动各级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关键,全方位规划及整合党建工作的相关资源是基础,周密设计“精、准、细、严”的工作机制及考核机制是保障。由此,我们需构建一个综合考量基层党建工作的共时性因素及历时性因素的精准化建设模式,其核心特质包括“多维(multi-dimension)、整合(integrated)、动态(dynamic)”三个方面,故而简称为“MID”模式(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MID”模式包含三大特征,即:
其一,多维性。基层党支部的工作对象为基层党员个体,党员个体的日常动态既包括集体化的组织生活内容,又包括个体化的社会行动指向,如教学科研、师德师风、社会实践等。基层党支部不仅需要全面搜集党员个体在这些方面的发展状态,而且需要科学规范地考核其动态变化,从而精准化地实现基层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与服务党员的各项政治功能。
其二,整合性。基层党支部、院系党组织及校党委在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中是职责分明却又彼此关联的一套组织体系,其整合性功能体现在两个层次上:第一个层次是院系党组织对基层党支部各项工作的指导与支持,即既要为校党委的各项政治及行政决策的贯彻落实扫清障碍,又要为基层党支部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坚定的思想指导与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还需对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成长锻炼给予人性化的关怀与方向性的激励;第二个层次是校党委对院系党组织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以及和基层党支部的垂直性沟通,即既要通过良好的顶层设计把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等各种建设工作与提升学校教育水平、实现教育改革攻坚深度融合起来,又要通过建构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科学精准的考核机制将下属各级党组织调动起来,实现政治方向的严格把控、工作信息的有机整合及基层建设的合理决策。
其三,动态性。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实际情况千变万化,只有及时进行信息搜集与动态性评估相结合才能实现随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一方面了解基层党组织的日常运行及干部日常表现情况,加强日常管理监督;另一方面也掌握师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及发展需求,统一思想、激发士气、凝聚人心。
总之,以精准化理念为基础的“MID”模式是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着力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一种精准化建设框架。正如历史上中国共产党总是依据特定时期的工作环境来建立和巩固党的基层组织的有效经验所示,上述有关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精准化建设方案是依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形势而构建的。从这一时代背景出发,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重点在于组织力的提升,即协调整合高校组织内部的各种要素、进而形成一种合力,[7]使党在高校基层的思想指引与执政能力体现为政治领导力、师生凝聚力、创新知识力、科学管理力、长远发展力等。
1.高校基层党组织所处的政治生态环境是其组织力构建的根本依据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所处的宏观与微观政治生態环境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内在张力。从宏观层面来看,与革命战争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阶段及改革开放伊始等历史时期相比,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旗帜鲜明地保持了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以及严明的政治纪律。[8]其信仰体系与政治担当始终未变。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创新理论成果的武装,党内政治生态愈加清正严明,且坚定统一,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先进性本质。从微观层面来看,当前高校的政治生态环境并非一方封闭的“净土”,要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对于师生党员个体而言,其思想观念及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不仅要受家庭氛围的熏陶,更要受周边人际交往、校园文化乃至新媒体传播内容的影响。各种信息传播过程中所潜藏的话语权争夺会消弭主流价值体系的正面影响,使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发展偏离正常轨道。因此,清醒地认识宏观政治环境与微观政治环境之间的差距,这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构建的根本性依据。
2.个体化变迁引发的思想危机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构建需应对的关键问题
随着国家治理进程中社会开放度的提升,现代性文明中伴随的个体化变迁现象也逐渐对高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高校管理者发现,尽管高校作为事业性单位仍然保留了一部分“总体性支配”社会的典型特征,但是无论是教师或是学生都趋向于注重自我实现、追求自我发展,对凡是涉及个人利益的事宜不再默不做声,而是积极表达诉求、主动参与政治。这种现象一方面有助于激发知识创新的内在动力、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完善与进步;另一方面高校组织内部各种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功利主义思想严重,组织凝聚力和源动力难以形成。一些基层党支部书记在日常工作中就发现,部分教师党员甚至比学生党员还难教育和管理,因为他们往往缺乏集体观念和党员意识,只关注职称晋升、绩效发放等业务工作的实利,不仅组织纪律涣散、长期不参加或很少参加组织生活,在课堂教学中也容易逾越思想红线、宣扬不当的政治言论,进而对青年学生产生错误引导。因此,如何减弱乃至消弭精致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负面思想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影响,避免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逐渐弱化、虚化、边缘化,这将是组织力构建所需应对的关键问题。
3.精準定位、信息整合、动态反馈是高校基层党组织构建组织力的基本方法
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而言,其政治功能的凸显程度是以党建工作对于基层事务的覆盖面为基础的。“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关键是从严抓好落实。”[9]这就意味着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要围绕高等教育领域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具体事务中展开改革创新的探索。进一步而言,组织力的构建目标要坚决落实到每一个党员个体身上、每一项党建活动之中。一方面,党员个体的日常态度与行为共同构建了基层党组织的集体精神面貌,故而其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业务工作水平不仅是其个人能力的体现,更是党组织集体先进性的体现。党员通过创先争优活动亮出其身份、强化其意识,所产生的辐射作用便是广大人民群众及党外人士认知党组织的先进性、产生拥戴感的基础。另一方面,党建活动是党为了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先进性所进行的一系列自我完善举动,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不仅涉及特定的党务工作制度,而且还必须融合众多的组织资源。由此,每一项党建活动的开展都具有特定的政治功能和政治目标,但这种影响力的体现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还需通过精准定位、信息整合及动态反馈等基本方式保障从顶层设计至基层实践的全过程发展。这种组织力构建方法将使高校基层党组织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良性循环发展之中。
四、精准化理念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现路径
依据上述“MID”精准化建设模式的设想,同时考虑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一系统性工程所面临的各种制约因素,可从以下几种路径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1.以组织生活质量为根基,在基层党组织制度体系中构建动态量化考评机制
所谓以组织生活质量为根基,是指要严格按照党章及支部工作条例等制度规定管理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一方面,定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日常学习活动,不仅做好活动考勤,而且通过面对面讨论及书面报告等形式保障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在上述“规定动作”之外,还要通过调查研究、社会服务、文体竞赛等各种活动来拓展党员的社会关注视野并提升其社会实践能力,尤其是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这两个方面内容的结合是保持基层党组织鲜明政治属性的必要根基。
在此基础之上,高校基层党组织(包含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和师生党支部)还应积极构建一套具有功能性定位的动态量化考评机制。因为从制度主义的视角来看,基层党组织的制度体系本质上是一种促使基层党员之间相互影响并保持其行为稳定有序的“意义框架”,其中应包含特定程序规范、象征符号、认知模式乃至道德模块,且每一部分都应具有约束和控制个体行为的功能。[10]在坚持以政治标准为首要评价标准的前提之下,以多种渠道、多个维度量化收集基层党员及党员干部的发展数据,不仅对于当下基层党建任务目标的完成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有助于院系党组织及校党委剖析其发展历程、凝练其发展特色。因此,党建工作的量化考评机制与高校教育及管理的其他绩效考核机制应有机结合起来,在考核目标、计分规则、评价反馈方面形成一整套长效性的制度条款,通过指标科学化、计分灵敏化、反馈及时化来实现党建任务的贯彻落实,避免实际工作中的避实就虚、避重就轻等不良现象,从而使考核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能充分被调动起来。
2.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在深度融合党建资源基础上搭建复合型智慧平台
“互联网+”时代的党建工作应积极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深度融合多部门党建资源的基础上打造能够满足多元化需求且结构一体化、资源共享化的复合型智慧沟通平台。即,不仅在形式上契合信息化时代个人日常使用信息技术的用户体验、激发其参与党建工作的主动性,而且在内容上能够通过大数据技术采集到党员群体的思想动态、关注焦点,从而为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依照上述“MID”建设模式的构想,我们认为复合型智慧党建平台应具有如下几方面特征:一是党员思想关注动态的记录与剖析。在Web2.0技术的支持下,当前许多党建工作平台已然实现了党员在线学习痕迹的记录,即工作任务的提醒、学习资料的传阅、心得体会的上传等。但上述大数据的价值尚未充分体现出来,如何“让数据说话”、真正实现精准化把握个体思想动态从而掌握工作主动,这将是未来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创新性工作目标。二是“党建+”思路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高校党组织体系中的各项党建制度规定及活动台账通常已有纸质化及电子化记录,但其信息化程度不及日常各项业务工作的记录载体,通过体系连贯、数据共享的动态灵活工作方式,真正融政务与党务为一体,为党建工作的规范化、长效化提供保障。三是突出活动特色、筛查活动问题。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建活动一般都是基于不同院系、专业的领域特色而开展,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活动的内涵特色不够突出、反倒因其形式相近难以产生相互赶超的动力效果。那么,借助党建智慧平台的大数据功能,我们应通过动态评估、精准筛查不同院系基层党组织的台账数据,帮助其不断凝练党建活动特色、进而申报和管理党建特色项目,以此打造不同院系的党建工作品牌。
3.以“双带头人”培育为抓手,通过“鲶鱼型人才”打造战斗堡垒式党员团队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精准化建設急需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尤其是教师党支部书记对于基层党支部主体作用的发挥及建设质量的提升有着明显的“头雁效应”。如图1所示,对党员个体发展状况的精准识别和精准管理是“MID”建设模式的重点,而基层党支部书记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对于高校教师党支部而言,它作为“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纽带”以及“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其带头人必须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双优双强,才能积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贯彻落实、同时促进高等教育教学科研的深度创新。故而,对于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的培育应同样注入上述精准化理念,一方面通过换届改选来实现新格局下的选优配强,另一方面也要对现有的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进行全方位地教育培训,在实际工作中给予发展机遇的优先考虑和监督考核的严格要求,要求其在日常工作中勇于亮出党员身份、树立党员标尺,为其他党支部成员做出良好的榜样。
不仅如此,各类型政治过硬、业务突出的优秀基层党员对于党建工作的推进也具有“鲶鱼效应”,其经验有助于增强对于党支部内在的凝聚力、活动力、战斗力。该效应源于一则著名的社会心理学法则,即通过少数活跃分子的积极参与来改变整体的惰性环境氛围、激发其他个体的生存意识。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本质上都与党员队伍的团队精神不足、组织力涣散有关。在单纯通过制度设计无法很好解决的情况下,通过“全面+动态”的精准化评价机制着力发掘基层党员中的优秀人才,如或教学、或科研、或学生管理等单一方面较突出者,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并将其经验吸收推广,有益于激发广大师生的竞争意识。而将党建工作成效与个人绩效有机结合也能够促使每一位普通党员都能意识到自己肩上所承担的有关党的教育事业的义务与责任,从而更好地创优争先。同时,相对于“双带头人”的培育而言,后者虽然是辅助性的,二者却也是相辅相成的。
五、结语
将精准化理念融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工作。尽管随着相关制度条款的不断出台,党建工作的基本规划已然方向明确、步骤清晰,但在实际的高校教育教学环境之中,如何克服各种实际困难却还任重而道远。“MID”建设模式作为一种源于实践经验的精准化理念分析框架,其内在逻辑对于不同类型高校的基层党建工作都具有良好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中组部组织二局.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J].党的建设,1996,(5).
[2]党建网微平台.习近平的精准思维[EB/OL].中青在线新闻网,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8-06/13/content_17286777.htm,2018-06-13.
[3]柯尊清,崔运武.社会治理精细化的生成机理与运行逻辑研究[J].理论月刊,2018,437(05).
[4]王宇,李博,左停.精准扶贫的理论导向与实践逻辑——基于精细社会理论的视角[J].贵州社会科学,2016,(5).
[5]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6).
[6]刘展旭,董玲玲.党的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EB/OL].人民论坛网,http://www.rmlt.com.cn/2018/1210/534986.shtml,2018-12-10.
[7]徐丙祥,乔克.基层党组织如何提升组织力[J].人民论坛,2018,(4).
[8]谌启航.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崇高政治理想[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
[9]学习中国.习近平点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EB/OL].中国青年网,http://news.youth.cn/sz/201807/t20180717_11671419.htm,2018-07-17.
[10]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J].社会学研究,1999,(4).
责任编辑 攻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