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军
【摘 要】目的:观察产后子宫复旧及促乳汁分泌的康复按摩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46例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产后给予康复按摩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73例:常规产后护理)与实验组(73例:常规产后护理联合康复按摩),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24h、48h子宫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3天乳汁分泌量少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O5。结论:产妇产后给予康复按摩可有效促进子宫复旧以及乳汁分泌。
【关键词】产后子宫复旧;乳汁分泌;康复按摩
【中图分类号】R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6--02
近些年随着我国对传统中医的大力推广,中医康复按摩在促进机体非器质性疾病康复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分娩是女性正常生理反应,产妇分娩后科学使用传统中医产后康复按摩法可起到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1]。本次研究为论证上述观点,比较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73例给予常规产后护理的产妇与73例给予常规产后护理联合康复按摩产妇产后子宫复旧情况以及乳汁分泌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73例产妇年龄在23岁至36岁,中位年龄为(30.12±1.12)岁,妊娠周期在38周至41周,平均妊娠周期为(39.14±0.12)周,其中有43例为自然分娩,有30例为剖宫产。对照组73例产妇年龄在21岁至38岁,中位年龄为(30.11±1.15)岁,妊娠周期在38周至41周,平均妊娠周期为(39.13±0.15)周,其中有40例为自然分娩,有33例为剖宫产。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产妇在年龄、妊娠周期、分娩方式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产妇产前常规检查均为单胎头位,自然分娩产妇均行左侧会阴切开缝合术,剖宫产产妇均于耻骨联合上做横切口,产妇产后均未出现大出血、产褥期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均行母乳喂养。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心血管疾病产妇。(2)排除合并神经系统疾病产妇。(3)排除不耐受康复按摩治疗产妇。
1.3 方法 對照组产妇均给予常规护理,母婴同室以刺激产妇产后乳汁分泌。实验组产妇中自然分娩产妇产后24 h、剖宫产产妇产后48h给予康复按摩,产妇排便后嘱产妇平躺在按摩床上,对按摩区域适当涂抹按摩油,循头产妇乳房,重按产妇子宫,在按摩的过程中操作者应手法轻柔,利用小角际肌掌侧的力量对局部行推、拿、按、摩等摩动作,每天康复按摩1次。
1.4 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12h、24h、48h不同时间段子宫高度恢复情况。(2)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3天乳汁分泌量,乳汁分泌量多:24h内可哺乳8次以上,可满足新生儿饮食需求。乳汁分泌适中:只能满足新生儿部分需求,需添加配方牛奶。乳汁分泌量少:难以满足新生儿所需,新生儿主要依靠配方牛奶喂养。
1.5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1.0统计软件包,各计量数据以()的形式表示,统计学方法采用两样本均数间t 检验,各计量数据以(%)的形式表示,统计学方法采用两样本百分数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段子宫高度恢复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产妇产后24h、48h子宫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2.2 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情况,具体情况(见表2),实验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量少,2例明显少于对照组11例(=6.86, P<0.05)具有显著差异。
3 讨论
产后康复按摩属于近些年新型自然保健方法,产妇分娩后子宫内粘膜可发生变性脱落,若未及时剥落并排出体外可致子宫内膜增厚,从而影响产妇产后子宫复旧,增加产妇产后出血率[2]。近些年相关研究提出,产妇分娩后新生儿早期吮吸乳头,给予双侧乳头刺激可对下丘脑产生刺激,下丘脑神经冲动可至垂体,从而增加内源性催产素含量,从而促进产妇产后泌乳[3]。产后康复按摩在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不仅对产妇双侧乳房进行按摩,同时对产妇子宫以及全身进行按摩,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各脏腑之间由经略联通,对患者体表经略进行按摩可促进产妇产后全身新陈代谢,有利于子宫内坏死粘膜组织的排出,有利于子宫复旧和乳汁的分泌[4]。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多、子宫复旧早,由此可见,产后康复按摩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马琼琼.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后乳房疏通及子宫复旧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9):150-151.
李晓玮.康复按摩用于促进产后子宫复旧效果评价[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5,5(7):56.
龚晓珍.乳房按摩在促进乳汁分泌82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4):128-129.
徐晶晶,杨露.乳房按摩时间对孕妇产后乳汁分泌及成功喂养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3):52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