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思设问 启智提能

2019-04-25 11:36孟亚红
新课程·中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李师傅学案分配

“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殆。”由此可见,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对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对此,需要以问题驱动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那么,设置什么样的问题呢?如何让问题在教学中实现促学效率最大化?结合我校“五步教学法”,大胆尝试把问题分为“三段式”,即(1)课前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启智”阶段;(2)课上用来剖析知识点,解决困惑的问题,我们称之为“研讨”阶段;(3)课后用来巩固学成的知识,从而内化加强、提升能力的问题,我们称之为“提升”阶段。

一、课前预学

通过导学案或者作业本上的预习性问题设置,以作业形式留批,反馈。进而根据学生预习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解惑答疑。

例如,在学习《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课时,导学案设置为自主性作业形式。经过教师批改反馈后,课上设置了拓展型的问题——

(1)按劳分配收入和劳动收入的关系如何?

(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与按劳分配相同吗?

(3)科技人员的分配形式一定是按技术要素分配吗?

(4)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异同。

(5)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结合材料分析,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怎样才能“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二、课上研讨

这一阶段是课堂的主战地,坚持以生为本,力求课堂改革的常态化。设计时,基于一定的原则,层层搭建问题阶梯,以课堂形式的多样化设计组织学生开展活动,通过自学、互学和展学实现知识探寻和生成。

第一,建小组定规则——有序推进。

以小组为教学活动单位的课堂组织形式,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努力践行学科小组建设。定期对个人和小组量化成绩进行汇总,实施奖惩。比如,十一以前个人量化排后5名的学生,在留假期作业时适当加量,让他们假期的生活要比别人痛苦一些。此外,可以考虑与班主任合作,给表现好的小组一些优惠的政策,如免一次因犯错收到的惩罚、免除值日等。另外,在网上的学习过程评价中,依据学生平常的量化成绩进行等第的

划分。

第二,创情境搭阶梯——问题驱动。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教学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我们基于“先分析、后综合”的认识规律,结合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特点,立足问题驱动这一核心,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设计实施。

例如,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新时代的劳动者”一课中,针对“就业形势”这一知识板块,我们设置了一个以“下岗李师傅”为主人公的教学情境。借助图片、文字材料,层层铺设问题。

【问1:合作探究,代表答】李师傅为什么要找工作、要就业?对国家和社会来说就业的意义是什么?(从国家和个人两个角度)

【問2:自主分析,点名答】一则就业新闻,让李师傅看着招聘会上那茫茫人海,不由叹了口气。为什么工作如此难找?

【问3:小组竞赛,做抢答】李师傅一位来自乡村的朋友——小王的就业经,让我们看到工作难找的原因还有什么?

【问4:合作探究,代表答】结合材料,向李师傅解答一下,为什么现今会出现“有人没活干,而且还有有活没人干”的现象呢?

借助四个问题搭建的阶梯,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主动思考,从而实现对就业形势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入思考,进而让学生感受积极思维的乐趣。同时,根据问题的难度,设置学生活动,实现自学互学相结合。其中,合作探究的方法是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探究体会,通过讨论、辩论等途径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对于展示性活动,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的自学感悟,及时肯定其合理的见解,对于学生认识不到位的地方,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认识。此过程的关键是“导”。而设计问题时要注意(1)问题有交流研讨的价值;(2)问题有发散思维的潜质;(3)问题有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

三、课后提升

这个阶段是课后,属于巩固提升阶段。依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学生一节课的课上记忆是不足以保住知识消化吸收的,因此教师应课后利用导学案,紧扣知识点设置试题。

导学案制作要科学安排比例,科学选编试题。课后在制作复习案时,可以以最新的时政为背景设置试题;以学考、高考真题来检测反馈;以生活化的问题铺设情境探寻问题。如果是测试性试题,设置难度要有梯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要求,达标题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更有动力的投入;能力题让学生看到差距,提醒学生多思多想。也可以将枯燥的知识点与他们的专业知识相连接等,另外还可多联系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分析中巩固知识点。

导学案的使用要及时,讲评要有针对性。固学提升能力,需要在“学中教”。

作者简介:孟亚红(1978—),女,就职于河北秦皇岛市第三中学,学士学位,副高级教师。

编辑 李烨艳

猜你喜欢
李师傅学案分配
男子长期喝酒长出“象鼻子”
钟表匠李师傅
乡愁导学案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暖心纸条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比例尺(一)”导学案
流水的学生,铁打的“李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