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明
【摘 要】目的:分析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2018年4月本院所收治接受水痘症临床治疗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80例患儿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40例患儿。干预组采取西咪替丁与阿昔洛韦联合疗法,常规组则为单一的阿昔洛韦疗法。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患儿皮疹的结痂时间、瘙痒的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等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指标评分,临床治疗效果指标评分,不良反应实际发生指标评分,焦虑情绪指标评分,患儿家属对于临床治疗的满意度指标评分,均略占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患有水痘症的患儿,采取西咪替丁与阿昔洛韦联合疗法,能缩短患儿皮疹的结痂时间、瘙痒的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抑制不良反应出现,且患儿在治疗期间不易出现焦虑情绪,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突出,可促进患儿早日疾病转归。
【关键词】西咪替丁;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6-0-01
为了分析针对小儿水痘的临床治疗,西咪替丁与阿昔洛韦联合疗法临床应用效果,本次临床观察实验研究选取于2015年3月- 2018年4月本院所收治接受水痘症临床治疗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针对一些患儿采取西咪替丁与阿昔洛韦联合疗法,以下为本次临床观察研究的结果:
1 一般基线资料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于2015年3月- 2018年4月本院所收治接受水痘症临床治疗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干预组男患儿为27例,女患儿为13例,年龄区间:4-6岁,平均年龄:(3.90±0.65)岁;常规组中,男患儿26例,女患儿14例。年龄区间:3-7岁,平均年龄:(3.05±0.87)岁;患儿家属已知情并同意本次试验,均签署知情的同意书。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基本意义,具有着一定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常规组,采取单一的阿昔洛韦疗法,选取规格为100ml阿昔洛韦的注射液15mg/(kg?d),缓缓加入至浓度为0.9%氯化钠的注射液200ml当中,给予患儿静脉滴注治疗;干预组,则采取西咪替丁与阿昔洛韦联合疗法,即为以常规组单一的阿昔洛韦疗法为基础,配合使用规格为2ml西咪替丁的注射液0.2g缓缓加入至浓度为0.9%氯化钠的注射液200ml当中,给予患儿静脉滴注治疗。两组患儿均需持续7d临床治疗。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指标评分情况。
(2)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指标评分情况。
(3)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实际发生指标评分情况。
(4)对比两组患儿在接受临床治疗前后的焦虑情绪指标评分情况。
(5)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于临床治疗的满意度指标评分情况。
1.4 疗效的评定指标
有效:在经过临床治疗后,1-3d内患儿体温可下降到正常状态,并未有新的皮疹出现,3d内患儿原有的皮疹已全部结痂;显效:在经过临床治疗后,4-7d内患儿体温可下降到正常状态,少量出现新的皮疹,7d内患儿原有的皮疹已全部结痂;无效:在经过临床治疗后,患儿体温并未降低,且略有升高趋势,出现大量新皮疹,7d内患儿原有的皮疹未能全部结痂,还需经过较长的治疗时间采可全部结痂。显效+有效=总有效率%。
1.5 统计法
本次实验所用系统软件为专业的spss20.0统计学系统软件。资料计数检验分析法为,计量资料检验计算法为t值检验法。若P<0.05,则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的差异性。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指标评分情况
通过对两组的数据做出对比,可以得出相对于常规组,干预组患儿皮疹的结痂时间、瘙痒的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等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指标评分,均略占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指标评分情况
通过对两组的数据做出的对比,可以得出相比较常规组,干预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指标评分,均略占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实际发生指标评分情况
通过对两组的数据做出的对比,可以得出相比较常规组,干预组患儿的皮肤瘙痒、腹泻、嗜睡等不良反应实际发生指标评分,均略占一定临床优势,不良反应实际发生率相对较低,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详见表3。
2.4 两组患儿在接受临床治疗前后的焦虑情绪指标评分情况
通过对两组的数据做出对比,可以得出两组患儿在接受临床治疗前后焦虑情绪指标评分结果为:干预组患儿在接受临床治疗前的焦虑情绪指标评分为(59.02±5.36 ),在接受临床治疗后的焦虑情绪指标评分为(68.00±4.66);常规组患儿在接受临床治疗前的焦虑情绪指标评分为(57.62±5.39),護在接受临床治疗后的焦虑情绪指标评分为(53.88±4.46)。由此足以表明,相比较常规组,干预组在接受临床治疗后的焦虑情绪指标评分,略占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t=5.013,P<0.05。
2.5 两组患儿家属对于临床治疗的满意度指标评分情况
通过对两组的数据做出对比,可以得出两组患儿家属对于临床治疗的满意度指标评分结果为:常规组患儿家属对于临床治疗的满意度指标评分为:不满意4(10.00),基本满意12(30.00),满意24(60.00),总满意比例为90%;干预组患儿家属对于临床治疗的满意度指标评分:不满意1(2.50),基本满意17(42.50),满意22(55.00),总满意比例为97.5%。从两组患儿临床数据所做出的对比分析结果中即可得出,相比较于常规组患儿,干预组患儿家属对于临床治疗的满意度指标评分,略占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
3 討论
小儿水痘,在儿科临床上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属于儿科常见出疹性的传染疾病,水痘病毒为主要诱发因素,通过呼吸道实现快速传播;而另外一种,则是接触性传染,小儿在接触到已经被水痘病毒所污染的毛巾、被褥、弯矩及食具等,进而诱发小儿水痘症[1-3]。小儿水痘以全身性发病为主要特征,传染性极强。一旦水痘症病发,患儿需及时得到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诱发肺炎、心肌炎等相关并发症。阿昔洛韦,适用于单纯性疱疹病毒的感染、免疫缺陷及带状疱疹患儿的水痘治疗。但是,在使用阿昔洛韦对患儿开展水痘治疗期间,极易诱发皮肤瘙痒、腹泻及嗜睡等相关不良反应[4-6]。而相比之下,配合使用西咪替丁,便能够充分利用西咪替丁该种H2受体的阻滞药物调节免疫系统能力的药理作用,再借助干扰病毒多聚酶DNA对病毒复制产生抑制作用,便能够更加有效的抵抗水痘病毒,提升临床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通过本次临床观察及研究发现,与单一的阿昔洛韦疗法相比,采取西咪替丁与阿昔洛韦联合疗法的患儿,皮疹的结痂时间、瘙痒的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等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指标评分,临床治疗效果指标评分,不良反应实际发生指标评分,焦虑情绪指标评分,患儿家属对于临床治疗的满意度指标评分,均略占一定临床优势。如此一来,就更能够证明对于小儿水痘疾病的临床治疗来说,西咪替丁与阿昔洛韦联合疗法,是一种安全系数较高的、治疗有效性较为突出的一种临床治疗路径,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
参考文献
薛小萍, 仵倩红. 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分析[J]. 药物评价研究, 2017, 40(6):848-850.
冯月红, 方红. 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儿童水痘效果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 2016, 23(10):35-36.
陈明惠. 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临床效果评价[J]. 医学信息, 2015(13):240-240.
李兆武. 阿昔洛韦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水痘30例疗程观察[J]. 中国农村卫生, 2017(1):36-37.
孙晓岚. 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研究[J]. 现代养生, 2014(20):57-57.
杨秀清. 阿昔洛韦联用西咪替丁治疗水痘临床观察[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5):2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