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樑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依据家国情怀教育的现状,立足于教材,开发出微时政班本课程,积极开拓第二课堂,对初中学生进行知情补白,培植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知情补白;家国情怀;微时政班本课程
一、研究的缘起
(一)“家国情怀”是时代的召唤
“家国情怀”是一种民族精神。古今中外,圣贤伟人、名家名人、英雄志士乃至平凡岗位上平凡之人,但凡名垂千史、有所成就或获殊荣享美誉的,其核心素养之一都是“家国情怀”。
1.“家国情怀”是传统文化的内容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伴随中国自西周以来漫长而辉煌的历史走到今天。几千年来流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这些诗词无不体现了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2.“家国情怀”是人物魅力的体现
《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一种典型的家国情怀的概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杜甫对家的眷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对国家的期许;“振兴中华”“天下为公”是孙中山的博大情怀。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放弃个人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将近三十载,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入选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这是现代版家国情怀的注释和呈现。
3.“家国情怀”是为人态度的彰显
人在家中,家在国中,国在心中。爱国,历久弥新,为时代所推崇,成为人格道德的制高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表达了国家希望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家国情怀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归属感、荣誉感,更应该是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二)青少年学生中“家国情怀”常缺失
笔者对我校八年级200名学生作了关于“家国情怀”问卷调查,样本分析80人,根据问题调查中获得的信息,并对问题结果逐个进行汇总统计,得出下列信息:
调查的这些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教育资源,从调查情况及平时的了解,“家国情怀”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缺失,在学生生命中缺失。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1.社会和平与家庭富足,生活多“安逸”少“忧患”
任何一个生命体都折射出时代最鲜明的印记。笔者教学班的学生是00后,他们处在一个物质富裕的信息时代,处在一个文化多元的开放社会,在安逸而富足的生活中,学生只看到岁月静好,却无知“有人在负重前行”的真实现状,“国史国事”的空白,消磨了忧患意识,“自我、自私”自然成為这一代人的处世态势,“我”“家”“国”是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淡薄。
2.娱乐至上,追求物质潮流,生命多“享受”少“责任”
当今社会,娱乐、游戏、休闲、交友主导着青年一代的人生,而“红色影视”“历史书籍”“科学人才”却遭人冷落甚至淡出学生视野。有人抨击当今中国社会“将军孤坟无人知,戏子家事天下知”“娱乐至死”的现象。有人批判这一代人缺失信仰和理想,无担当无情怀。其根源在于他们的生命历程中缺失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实践。
(三)“家国情怀”是生命的灵魂
“位卑未敢忘忧国”,正如艾青诗中所说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生命的责任就如生命的灵魂,是我们生命价值的取向。在生活中,我们的生命承载着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自己的主要使命,责任和担当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
二、厘清概念
(一)家国情怀的定义
“家,居也”“国,邦也”“情怀”指情感、认同感、归属感。“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笔者认为爱国首先要爱家,爱自己的父母和亲人,了解自己的家族发展历史,从对家庭的情感认同,延伸到对国家和社会高度的情感认同,将家庭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二)知情补白的定义
“知”,知识也,有关家国情怀的知识;“情”,情怀也,家国情怀;“补白”意为填充也。意思就是填补学生在家国情怀方面知识的空白之处,加强家国情怀的教育。
当今校园的青少年家国情怀的现状,令人担忧,令人思索,令人探究补白的途径。
三、教育实现途径的探索
(一)以教材做延伸,案例+故事移情体验“家国情怀”
部编七年级第三单元第七课、八年级上册及九年级上下册逐步将学生从家这最熟悉的领域扩展到社会,再将学生的视野引向国家,引导和培养学生孝亲敬长、遵纪守法、适应社会、爱国为民、报效祖国的意识。教材明确指出“只有国家繁荣昌盛,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人民才能幸福安康。”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其“家国情怀”教育,才能共筑“中国梦”。
1.精选教材,做好家国故事的宣讲
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着重讲述家庭的含义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并明白中国人眼中的“家”的内涵。让学生明白家是人生命开始的地方,是身心的寄宿之所。明白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体会父母及长辈在家庭经营过程中付出的爱和辛劳,共筑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笔者在课堂上作了一个小小的调查,发现爸爸妈妈都记得孩子的生日,而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只记得父母双方或一方的生日。简单的现象折射出孩子家庭观的淡薄。笔者也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回家确认父母的生日,二要在记得每年的父亲节和母亲节为他们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或祝福语,对父母的爱,要大声说出来,要勇敢做出来。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将来更谈不上爱自己的国家。家国情怀的教育根基在家庭。
八年级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素材,有典型人物的事迹、重大的历史事件、灿烂的传统文化、辉煌的国家成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用好这些资源。如,在第八课《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捍卫国家利益”一目的教学中,着重介绍了钱伟长、杨靖宇和黄旭华三位杰出人物的事迹,从他们的身上学习到如何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捍卫国家利益,帮助学生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蕴含的道理。
2.移情体验,达到家国情感的共鸣
家国情怀是人内心的一种情感依托,临近年末,中国总会上演一部“春运”大片。因为各种原因,身居外乡的学生越来越多,“回家过年”“回老家过年”成了许多国人心中的殷切期盼和行动力。在《家的意味》的教学中,笔者就班中的外省学生讲述了寒假回老家过年的亲身体验,然后让学生自由谈论,经过思想交流,浓浓的家庭、家园、家乡之情深情流露,诠释了何为亲情,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中“孝”的内涵,增强了孝亲敬长的行动力。同时有效挖掘了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教学中补充呈现了习近平主席办公室里摆放的15张照片:带小时候女儿骑自行车、和妻子彭丽媛合影、陪母亲散步及一家三口的家庭场景,还有到各地调研视察的工作写照等,这一张张照片正是习主席的家国情怀的真实体现。
同时,笔者讲述了桐庐籍的名人王三一,桐庐县分水镇王家巷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把一生都交付给了祖国的水利建设事业,开创了我国建筑高薄拱坝和石灰岩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修建高坝的先例。可是,由于他长期奔波在外,根本无暇顾及家人、孩子与母亲。王院士临终前立下遗嘱:执意要将自己的骨灰埋在分水老家父母的坟墓里。他告诉孩子,他们的根在桐庐分水,他规定儿子的人生档案上必须填上“籍贯是桐庐”,就是要让他的后代记住故乡。王三一用一生的践行,诠释了对家和国的赤子之心、报国之志。
并且教学过程中有时还会引入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影视类作品。如,暑假《战狼2》火爆上映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当播放“吴京手持五星红旗,带领同胞和安全撤离危险区”片段时,很多学生的情绪很激动。并且笔者补充了2015年也门战乱的真实资料:中国军舰编队直接开入也门军港,拉上警戒线,划出中国人安全区域,最后所有中国人安然离开战区。鲜活的影视资料和真实的历史资料,更能给学生以时代感的冲击和感染,体会“只有国家强,人民才能好”的道理。这样的补白,贴近学生生活,叩击学生的心灵。
(二)以微时政为班本,讲坛+宣讲潜移默化“家国情怀”
1.什么是微时政班本课程?
时事政治教育,让学生了解近期国内外形势和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国内外重大事件等内容,进而形成正确认识、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笔者坚持在所任教的班级,每节课的前5分钟进行时政演讲,成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并形成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模式,任教班级逐步形成班级的时政课程,如新闻联播、半月谈等班本课程。
2.如何开展微时政班本课程?
(1)教师示范
5分钟的微时政讲坛,开始时由笔者示范。笔者每天有浏览新闻的习惯,订阅了《参考消息》《新智慧》等报刊杂志,每节课会选择近期一个热点话题在班级中进行演讲,形式有PPT演示、读新闻稿等,一般演讲介绍后设计一到两个小问题供大家思考讨论。近年来随着社交软件的普及,班级学生都有QQ群、微信群,笔者会在双休或节假日在群里发起话题讨论,打破了课堂的时空限制。而且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上,学生更能畅所欲言,形成班级时事沙龙。课堂引进微时政演讲,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同时,进一步分析这些社会事件所带来的影响,达到共享、共育、共情。
(2)学生主讲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讲坛由学生主讲。学生可以利用课余和双休时间观看新闻联播,通过网络查阅、阅读《半月谈》等杂志,制作成PPT或者演讲稿,演讲时间是2~3分钟,余下时間留给教师、学生点评,根据演讲内容的需要,可以让学生讨论发言。
从学生的演讲过程来看,绝大多数能围绕演讲的主旨进行,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等,包罗万象,大大开阔了学生在校期间的眼界。特朗普、文在寅等各国政要如数家珍,萨德事件、朝核问题也能进行讨论。教师趁势而为,建议能持续关注“萨德”事件,形成系列性的追踪报道,学生积极响应。教师也不袖手旁听,适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如“我国为什么要提出严正抗议?”感受到我国捍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立场。当乐天集团因“萨德”事件影响导致营业额急剧下降,中国公民赴韩旅游购物人物呈现断崖式减少,引发学生的思考,这说明了什么?当国家利益与个人需求发生冲突的时候,你会选择什么?这些鲜活的社会事件,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这则关系如何处理立见分晓,自然就加强了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这种大背景、大潮流的熏陶感染,对学生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进一步明确了在国家利益面前无小事,要明是非、识大体,树立大局意识。另外从乐天集团和韩国政府后续的态度中,我们也能进一步感受到祖国的强盛、民众的觉悟,积淀学生的家国情怀,常随人生之行。
(三)以地域文化为资源,实践+第二课堂提升“家国情怀”
1.资源优势
笔者所任职的学校在地域位置上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与桐庐县党校隔路相望,距“桐庐博物馆”仅步行5分钟的路程,到桐庐城市规划馆也只有3千米的距离,附近还有叶浅予纪念馆、范仲淹纪念馆等实践场所,为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桐庐还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被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中国诗歌之乡”,引导学生立足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2.开展第二课堂
(1)顶层设计
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利用博物馆、图书馆、广场等公共场馆场所,体验和移情,形成第二课堂。如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参观桐庐博物馆,争取学校支持,取得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配合,以班级为单位,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参观的结果,确定一个研究汇报的主题,交流共享。
事实证明实效良好,每个小组在参观的过程中特别投入。某学生说第一次这么认真地参观博物馆,真正感受到了这些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的价值,对桐庐家乡的历史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生通过现场的眼看、耳听、手记、心悟,已无需老师多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最后四个小组绘制成手抄报,撰写了参观小报告等,展示后收获多多。
(2)走进“叶浅予”
为什么叫“叶浅予中学”?因为叶浅予先生是桐庐籍著名的漫画家,以之而命名,彰显桐庐的人杰地灵,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去了解叶老的生平事迹。你就会发现叶老一生自始至终响应国家、民族的召唤,坚定信念,矢志不渝,运用艺术笔墨,讴歌富春山水。穷其一生,坚忍困苦,坚守信仰,坚定理想,坚信中国前途,终成一代宗师。2017年是叶浅予先生(1907年3月31日-1995年5月8日)诞辰110周年,为大力弘扬叶浅予先生“生活上知足常乐,艺术上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学校特意邀请叶浅予纪念馆工作人员来学校作宣讲,学生听后百感交集。借此时机,笔者又组织了部分志愿者在周六下午参观了“叶浅予纪念馆”,并编写了手抄报,作为学校纪念活动的成果展示。走进“叶浅予”的系列学习,使学生感受老一代艺术家的家国情怀,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陶行知说,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今天,我们正昂首阔步向着“两个百年”目标迈进,国家的未来寄托在青少年身上,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家国情怀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永恒的主旋律,任重而道远,吾辈理当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儒家道德的当代价值[J].中国德育,2014.
[2]胡兴松.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教育:以《文化生活》为例[J].中小学德育,2014.
[3]宋景堂.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编写依据与基本理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杨述德.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素质教育,2017(5).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