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安处是吾乡

2019-04-25 10:48张龙臻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东门背带老爹

张龙臻

我曾成长的老家,抑或称之为“旧居”,是一个姑娘也似汉子般粗犷的中原小城。

在我年幼的记忆里,有一趟直达齐鲁大地的老旧的绿皮火车。它从光彩熠熠的清晨出发,于暮色霭霭的傍晚停下脚步;它伴着青铜器浓郁的锈蚀味,踽踽而行,直到碧海蓝天的咸腥扑入鼻腔。

在我搬离故乡的那年,绿皮火车已经“光荣退休”了。于是年关,我们再无法逛荡着慢悠悠地直达目的地。

故乡那边的姥姥家,老人拿着电话,询问着临近年关,孩子们的归期。

“六区东门那家扁粉菜店儿,关门好几个月了,听说是老板娘没了。”老太太用上挑而尖锐的方言腔调,陈说了一个沉重而阴闷的消息。

好像有什么敲在我心上。

那份家乡的味道,曾充斥在我的童年光阴。

是我的乡结,是我的根。

一碗大胃王

因年少时举家迁移的缘故,我的未成年生活就留下一个残缺的遗憾——没有一个陪我走过许多年的发小。

这时候,该有一个小伙儿甩甩头发走来,给我一记爆栗了:“你丫再说一句,那我是啥!”

是了,这便是每天早上“闻鸡起床”,蹬着凤凰牌老自行车,在我家楼下等我一起上学,直到站成一座喂蚊子的人肉雕塑的“大胃王”——大魏。

那些年,我还是个“表里不一”的小人——身高一米二,乍出现在路边,仿佛迷了路的土地神小矮个;外表人畜无害天真可爱,内心狂野粗犷驰骋疆场。

睡意蒙眬的清晨,大魏骑着他吱呀作响的车子,在我家楼底下使出如黄土高原上的汉子般的一声吼,便使小城破了晓。

我兜起红亮亮的校服背带裙,支棱起的裙摆像小伞,托在我的腰间。背带交叉在背后,麻绳一样拧了一股,硌得后背直难受,像是两道鞭痕。我无暇理睬,扯上书包飞速下楼,到大魏和他的老破车面前,刹车站定。撩起“无影腿”,骑在自行车的后座上,两条腿像面条,荡在车轮两侧。大魏斜着眼睥睨我,伸出手在我后背一拉,发出“啪”的一聲。背带顺直了。我满面阳光地冲他笑笑表示认可和赞许,并示意“司机”可以出发了。

车子的目的地是东门的扁粉菜店。我们照例朝笑眯眯的老板娘问早。店家早早支起锅灶,烟囱直指天际,喷出阵阵烟雾,把暗淡的天戳破,泻出阳光的熹微点点。

吃什么?老样子——两碗粉,一碗加辣,一碗少加豆腐,外加一份葱油饼。正正好,十块钱。

我和大魏退到一旁的小矮桌等候,紧紧盯着扁粉菜的大锅,眼冒金光,像两只蹲坐着等待投食的小犬。

满满一锅高汤,带着陈旧古老的香气,冒着大大小小的气泡,是黄河水的颜色。扁粉入锅,犹如一条条透明的鱼滑入水里,随着翻腾的水泡浮沉。片刻,白玉般的豆腐,玛瑙般的鸭血,翡翠般的青菜,在老板娘磨得光溜溜的刀下被切成片、段,依次下锅,一时色彩纷呈。

扁粉端来时,冒着腾腾热气。我埋头在氤氲里呼哧呼哧地吸着粉条,抬眼,瞄见老板娘大刀阔斧地剁了一份饼,临了,又偷偷加了一块儿在上面。

我的心头一暖。

往往我和大魏一起埋头苦吃,烫得汗水与鼻水齐飞。我吃得稍慢,大魏总是无怨无悔地陪着我。吃罢粉,他总是扯过一张餐巾纸,在我的嘴上胡乱擦一通,直到它变成猴屁股般的正红色。

上学的日子,我们一起看着这小城国企里的工人,每天早上,像对弈的老人一样坐在矮桌前,悠闲地吃一碗扁粉菜,打开胃口,鼓足干劲,开启独属于这里的人的两点一线的生活。

平平淡淡,却也是有滋有味。

两碗胜喝酒

老爹是个行侠仗义的人,有难帮,有困助,活脱脱一个豫北“呼保义”,中原“及时雨”。

中原人豪迈重情义,往往少不了举杯痛饮,共话情怀。大客二客在上,主陪副陪分坐,礼仪独到,别是一番风味。

在不打算做饭的晚上,老爹总带着我出去“觅食”或“赶场子”。四五兄弟好友拖家带口,开瓶豪饮,觥筹交错,就差流觞赋诗一首了。

搬家离乡前夜,爹娘宴请了平素帮衬过他们的弟兄们。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对酒已渐入佳境。雷公般的嗓音,划着拳,行着酒令,个个面红耳赤。酒盏倾斜,白酒浓香入喉。我分明看见了老爹那已然后退的发际线,边缘处的几绺黑白相间的头发,在老爹的激动时刻,熠熠生辉。那些叔叔的眼角也有了皱纹,眸子里却有着亮晶晶的光华,像是注了水。

这是属于中原人的分别。没有依依掉泪,而是清清朗朗。

次日一大早,几个身形剽悍的叔叔跑上跑下,忙忙碌碌地搬钢琴,抬柜子。寒暄一句是否吃罢早饭,汉子们点着头。“你爸请的。还是一碗咱这儿的扁粉菜,舒服,跟喝酒一样,爽快。”

那扁粉菜是一针强心剂。叮叮咣咣拆卸完毕,几十头肥猪般重的家具就被几个人轻松抬上了集装箱。它将带着它们,去到没有扁粉菜的海滨城市。

还好,兄弟们都不会忘记,一起喝过的酒,一起吃过的粉。

三碗不想走

想走吗?不想走。

我很少再吃到东门的那家扁粉菜,只有在过年的时候,茕茕一人,坐在矮桌边,混着满满的思念吞一口扁粉,熨帖自己的心。

直到好久之后,才听说,扁粉菜早涨价了,就我们每回点的那些,不花个十一二块钱的,吃不来。

长途大巴车一路颠簸,在浑浊的夜晚抵达故里。空气灰暗沉重,天上的星星仿佛被戴上了一层半透明的防霾口罩,让人看不真切。

而我踏在这里的土地上,却感觉有种踏实的厚重感。

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心安吧。

大魏来了电话,仍旧是一口熟悉的夹杂着京片子的河南普通话。我笑眯眯地应着他:“我回来了,你丫要不要请我去东门吃扁粉菜……”

话语至此,却一下子哽住了。

掌勺的人不在了,乡味到哪里找呢?

“好,带你去。”可大魏话语坚定而有力,像是一个一定会兑现的庄严承诺。

当我站在扁粉菜店门口,看见一张与老板娘极相似的年轻面孔正系着围裙忙忙碌碌时,我笑了。

扁粉菜的手艺传承了下来,故乡的符号深深地烙在这里。

原来,这就是故乡的痕迹。亲人、朋友、兄弟,以及许许多多不知名的熟悉的陌生人,他们身上那些善良、正直、大方、重情义的品质,也如扁粉菜一样,一辈一辈流传,散发着独属于中原人的魅力。

我又坐到这里,和这座小城的人一起,在清晨的阳光中,等一份故乡的扁粉菜。

时光静好,岁月安稳,吾心甚宁。

(指导教师:卢永俊)

猜你喜欢
东门背带老爹
东门
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止血效果与并发症的影响
章宏伟
东门老街
我的背带裙,我十七岁这一年的夏天主持
“老爹风”来了
我要吃冰淇淋
老爹
我还想多死几次
时尚亲子DIY:卡通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