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19-04-25 11:42刘建坤郑炎玲
健康大视野 2019年7期
关键词:西格列汀抵抗

刘建坤 郑炎玲

【摘 要】 目的:2型糖尿病多见于30岁以后中老年人,糖尿病科学的治疗方法,是针对糖尿病的发病病因,改变患者体内对胰岛素抵抗,对胰腺β细胞的功能进行相应的保护和修复,有针对性的阻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杜绝并发症的发展。 应针对其病因,以及对胰腺β细胞功能的保护,注重改善选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使糖尿病患者得到根本上的有效的治疗,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病情的发展。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本研究是为了研究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病例选取我院5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自愿治疗原则,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进行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结果:两组治疗后研究组血糖指标对比餐降低效果比对照组显著。临床疗效对比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百分之20。讨论:2型糖尿病是在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损害所致。发病机制中除了胰岛β细胞分泌不足之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例失调。磷酸西格列汀在改善β细胞功能同时,还具有一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改善α细胞功能,抑制中枢的病理性亢进,从而加强DM患者基础的饮食控制,减轻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主要作用机制抑制肝葡萄糖输出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了外周对胰岛素的敏感。药物联合应用,加强了降糖效果。综上可以看出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具有互补的临床作用,对于初发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很好的临床治療药物联合降糖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磷酸西格列汀;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067-02

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多见于30岁以后中老年人,胰岛素是人体身体内惟一的胰腺β细胞分泌的,能降血糖的激素[1]。2型糖尿病患者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患者临床表现为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即机体对胰岛素不够敏感胰岛素抵抗。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发生了抵抗。但相对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临床观察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

1 一般资料

糖尿病科学正确的治疗应该是针对其病因、病理,改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变胰岛素抵抗,对胰腺β细胞的功能进行相应的保护和修复,使糖尿病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有针对性的阻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杜绝并发症的发展,科学地从根本上对糖尿病的治疗[2]。临床上有一半以上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之前就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并发症。并且据相关统计,大部分患者是因为并发症才发现患糖尿病的。所以在治疗上应针对其病因,注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对胰腺β细胞功能的保护选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3]。些药物主要是胰岛素增敏剂,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及根本上的治疗,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本研究是为了研究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综述如下:

2 方法

病例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5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自愿治疗原则,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30例患者接受我院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年龄25~60岁,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33.28±12.54)平均病程为(2.37±1.52)年。30例患者接受其他常规临床治疗,设为对照组。年龄在26~62岁,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34.65±12.67)岁;平均病程为(2.24±1.1)。诊断符合初发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排除其他合并疾病以及研究药物过敏者。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可进行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3 结果

4 讨论

两组治疗后,见表1研究组血糖指标对比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降低效果比对照组显著(P<0.05)。在临床疗效对比表2可以看出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百分之20。

2型糖尿病是在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损害所致。发病机制中除了胰岛β细胞分泌不足之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例失调[4]。磷酸西格列汀在改善β细胞功能同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改善α细胞功能,还具有一定抑制中枢的病理性亢进,从而加强DM患者基础的饮食控制,减轻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主要作用机制抑制肝葡萄糖输出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了外周对胰岛素的敏感[5]。药物联合应用,加强了降糖效果。综上可以看出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具有互补的临床作用,对于初发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很好的临床治疗药物联合降糖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茹.磷酸西格列汀和伏格列波糖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及短期胰岛素对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的随访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6.

[2] 张伟娟.初发2型糖尿病采取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5).

[3] 吴晓丽,陈大双,张悦玲.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2):346-350.

[4] 胡光环.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16,24(11):234-235.

[5] 邹峰.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复方制剂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7(2):220-222.

猜你喜欢
西格列汀抵抗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西格绍尔名枪汇
混血“帮派”西格绍尔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西格列汀对肥胖合并脂肪肝大鼠的干预疗效
HPLC法测定维格列汀片中主药的含量
肥胖2型糖尿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