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媛媛
摘 要: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只能通过教师的讲授来学习、理解知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利用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对于数学这样高度理论化、抽象化的学科来说,信息技术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进行探究,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整合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降低学生学习、理解知识的难度,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传统课堂模式中,教师往往以讲说为主,教学过程较为平淡乏味,难以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以至于许多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将信息技术引导到课堂中来,创新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将各种数字、图像的变化直观地呈现出来,以图文并茂、动静相宜的方式,来创设各种教学情境,给予学生丰富的视听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
例如在教授数学概念“垂直”的时候,我设计了一段跳水的动画,包括成功的垂直入水和失败的斜插入水。当动画人物成功跳入水中时,其标准的动作能够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当人物斜着进入水面的时候,传出了“啪”的一声,水花四溅,学生纷纷大笑。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第二个人跳水会失败呢?学生积极地回答说:“不垂直!”于是,我借此引申出了“垂直”的概念,带领学生走入了这节课的内容。有了前面的动画做铺垫,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课堂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这节课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顺利地完成了,学生也深入地理解了“垂直”的概念。
二、展示过程,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中,知识的讲解是首要的,而学生的感性体验和直觉思维在教学中经常会被忽略。而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常常难以克服数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教师语言讲述的方式过于抽象,也难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被动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来直观地呈现各种原理、规律,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比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其推导原理是一个“化圆为方”的过程,许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对此,我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教学,首先展示出一个圆,然后将其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圆,并填充上红、蓝两种颜色,以便区分,然后将这两个半圆分别分为四个小扇形,并将其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接着按照此种方法对圆进行16等分、32等分,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圆形逐渐变为长方形的过程,最后通过移动演示,让學生看到圆的半径、周长与所拼成的长方形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次教学过程十分直观,学生很快就能理解教学内容,不需要传统教学模式中那样大量地讲解,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三、参与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不仅是指教师将其纳入自身的教学过程当中,还包括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数学知识。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然而,传统的课堂模式却面临着学生不想参与、不敢参与以及不知道如何有效参与的问题。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参与教学活动,一方面信息技术学习的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形成更高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先通过“日食”的演示视频导入教学主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自己实践操作“两圆运动”,尝试画出圆与圆之间的所有位置关系,这种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激发了他们的主动性。如果由教师来进行讲述,那么学生往往难以产生深刻的印象,但在这种亲自操作的方式下,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思考,对五种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形成了牢固的记忆,是一种主动性的有效的学习方式。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数学课堂中去,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形象展示过程以及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新颖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静,林维芳.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的有效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8(93):61,63.
[2]盘琳.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8):83.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