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
【摘 要】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及舒适度的作用。方法:将近期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接诊至确诊时间以及确诊至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死亡率更低;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心理舒适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脑卒中患者的救护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并提升其舒适度,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化急诊护理路径;脑卒中;临床结局;舒适度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optimizing emergency nursing pathway on clinical outcomes and comfort of stroke patients
Yang Jun(Liaocheng Guangming Hospital Emergency Center, Shandong Liaocheng,25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optimizing emergency nursing pathway on clinical outcomes and comfort of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Recent strok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emergency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optimized emergency nursing path. Results: The time from receiving to diagnosis and from diagnosis to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lower. Meanwhile, the scores of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omfor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Optimizing the emergency nursing path in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stroke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comfort. The application effect is remarkable, 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Optimizing emergency nursing pathway; Stroke; Clinical outcome; Comfort
【中圖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6-00-01
脑卒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脑血管类疾病,近年来,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一直较高,多发于老年人群,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致死性疾病之一,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存活下来的患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功能障碍。从临床来看,脑卒中是相对较为常见的一类危急重症,具有发病急、进展快、致残率及病死率高的特点[1],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优化急诊护理路径不仅能够提升抢救成功率还能改善患者的舒适度,推动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本文为了深入探究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及舒适度的作用,选取了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相关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2017年8月之前我院未实施优化急诊护理路径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8月之后实施开始优化急诊护理路径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共有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5.5±3.8)岁。观察组中,共有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7-80岁,平均年龄(64.8±3.4)岁。所有纳入患者均经颅部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被确诊为脑卒中,同时所有患者入院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恶心及头晕、头痛等表现;排除心、肝、肾功能障碍,语言理解障碍的患者及脑卒中复发患者。基本资料汇总显示,两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间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备展开分组研究的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包括吸氧、止痛、镇静处理以及生命体征检测、建立静脉通道,在确诊后将患者转入专科病房接受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具体实施方法为:
(1)护理人员培训,脑卒中护理路径的核心是实现快捷、连贯的同一时间内多科重叠救治的模式,这对各科室护理人员的配合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明确各个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通过模拟实践的方式约束并规范其护理行为,以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2)制订急诊护理路径,成立专人护理小组,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及过往工作经验的总结,对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护理需求进行整理和分析,最终制订出包括:接诊前、接诊、病情评估、急救护理等各项具体工作内容。(3)完善院前抢救,急诊室接到电话后5min内出诊,并进行基本的院前急救指导工作,接到患者后立即对其实施面罩吸氧、解除心肌疼痛等处理,转运过程中各项护理操作要尽可能的轻柔,到院后开通绿色通道,提升救治效率;要求在15min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系统的评估,期间护理人员要协助医生给予患者心电图近乎、影像学检查及血液化验;患者进入急诊科30min后,对于达到手术指征的患者应遵照医嘱进行各类术前准备工作,并将患者转入至专科病房或手术室接受下一步治疗[2]。
1.3 评价标准
(1)对两组患者的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治疗时间以及患者死亡率进行统计并比较。(2)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从生理和心理两个环节评估患者的舒适度,每项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则提示患者的舒适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强分析,用()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x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救治时间与临床结局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接诊至确诊时间以及确诊至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其死亡率更低,详见表1,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心理舒适度评分分别为(81.5±5.8)分、(76.8±4.6)分,明顯高于对照组的(70.9±4.4)分、(64.0±3.8)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由不同科室护理人员共同制定的以提升救治效果为目的的抢救流程;脑卒中具有发病急、进展快且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的特点,每一个救护环节操作的效果和效率都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研究中我们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体系下,充分考虑到患者救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及管理方法进行调整,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护理质量[3]。从本文研究结果可知,采用优化急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其救治时间、临床结局以及舒适度评分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急诊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急诊脑卒中患者的救护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并提升其舒适度,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李苏静, 支勇权, 来锦云. 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及舒适度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 2(3):41-43.
吴金菊.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56):10982-10982.
陈攀, 吴德坤.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 中外医疗, 2016, 35(6):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