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2019-04-25 11:36孙志强
新课程·中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学过程因材施教初中数学

孙志强

摘 要:主要阐述了如何将因材施教的方法融入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去。因材施教对初中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可以加深相关专业指导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进而使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学生拥有更大的学习动力,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最终提高初中数学的学习质量以及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因材施教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教学的重心放到学生的身上去,而初中阶段正是一个学生学习发展的加速阶段,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在逐渐走向成熟。所以,相关数学专业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在关注每一位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也要满足个别学生在学习上的需要,达到学生能力均衡发展的目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某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身上,而忽略了其余学生的学习进度,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状态,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一、使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实现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着重强调“教”要贴近学生的“学”,进而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那些有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进而多数人迈步向前走,而后进生紧紧跟住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的目的。在全体学生面前正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而让学生能够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在每节课的课堂上都能找到获得成功的自豪感以及激发每一位学生想要学习的欲望,将自己的位置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这才是分层教学的核心内容。

(一)分层教学的两大性质:必要性及可行性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提出,数学作为一门面向全体学生的学科,是一门实现人人学而且有价值的学科,不同的人在数学上也会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如今传统的教学方式大都为平行分班,这样班级里的学生在基础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智力发展水平、潜在的能力以及学习的动机和方法上都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他们在接受教学内容时的表现也是有所不同的,并且由于班级里的人数较多,为了照顾大多数人,教师必定会选择按照中等学生的水平来进行授课,长此以往就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是“吃不了”,学习好的尖子生没有学习的动力,学习差的后进生连最基本的知识点都无法掌握,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每个学生都无法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所以相关数学专业指导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入手,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步一步地激发出来,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看到自己成绩逐渐的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分层教学实施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班级教学为主体,层次教学在其中主要起辅助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层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分层教学是否会成功。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将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化成为素质教育,这个分层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为了减少后进生的心理负担,教师需要在分层前给他们做好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想法,告诉他们分层教学的目的不是在给他们进行等级区分,而是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帮助他们提高各自的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逐步缩小层次与层次之间的差距,达到班级整体最优化的目的。

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意原则的使用,差别模糊原则,也就是分层是一个动态的、可变的过程,进步的学生可以升级,退步的学生只能降级,但分层结果不予公布。感受成功原则则是教师在制定每一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上的练习以及课后的作业时,应该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苹果”,这样学生可以在分层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带给他们的喜悦。调节控制原则是因为对每个层次学生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课堂上主要以学、议为主,教师要做好相應的指导,以及对某部分内容进行精讲的准备,而且要控制好不同层次学生的分类指导。积极鼓励原则是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以纵向性为主。教师通过自己对学生的观察以及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对进步大的学生给予表扬并且对他们的层次进行提升,相对落后的学生也同意调换,进而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状态随时都是最佳的。

分层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或许会出现一些困难和不足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分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将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再提高。

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的方法首先要做的便是将学生进行分层,也就是教师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而这一切的前提便是教师需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然后根据学生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的特点,进而将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他们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之后数学的学习效率将会一再的提高。

(一)使用不同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例如,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相关专业指导教师可以举行一次摸底考试来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通过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以及心理倾向等进行判断,观察学生是否具有可塑性,然后将以上这些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对全体学生进行分层。

相关专业指导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的表现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具备扎实的基础功底;第二层的学生可塑性稍差一些,基础知识也在中等水平;第三层的学生可塑性较差,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并且要将第二层学生的数量控制在整体学生的一半以上,这样就考虑到了全班学生的心理感受。层次的划分过程要坚持以学生作为核心,让学生依据自身的学习成绩和对自我能力的评价,进而可以对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能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方法结合学生的自测与教师的考查,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放下那些没有必要的心理负担,自愿地将自己放到某一层次中去,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教师需要在学完一部分内容后,依据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动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这样可以让第三层的学生积极向上,争取让自己到达第二层或第一层。第一层的学生也会更加努力不让自己的位置发生变动,最终争取实现第三层逐渐消失掉,而第二层不断壮大的目标。

(二)将课程与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

将课程与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后,学生可以进行更加全面系统化的学习。比如,在讲到关于“有理数”的内容时,相关专业指导教师就可以制作一个完整的课件,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呈现在课件上,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进一步地将图文学习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的多重感官一起运作,促使学生在数学方面取得较大的进步。

三、进行全面的备课,教学问题合理化设置

相关数学专业指导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来进行全方面的备课,而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了解每一层学生所呈现出来的学习特征,然后依据这些特征来进行课程的课前准备。

比如,第三层学生的学习能力稍差于前两层的学生,而且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是很好,所以教师在面对这一层学生的时候,就要拿出比前两层学生更多的耐心,而且需要帮他们重新找回学习的信心,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在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可以向老师或者其他学生寻求帮助,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而出现在第二层学生身上的问题便是他们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太好,但是他们往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但是由于不具备扎实的基础功底往往就会在一些基础的运算方面出现一些问题,而这一层的学生也普遍存在着好高骛远的现象,所以,相关专业指导教师需要根据这些问题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在布置作业时也要着重加强这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的能力巩固。而第一层的学生所需要的就是保持住如今良好的学习状态,同时相关专业指导教师也要监督他们学会自主学习,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也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来设置合理的教学问题,这样就可以避免第三层的学生回答不出较困难的问题,进而降低自己学习积极性的问题,也避免了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同学由于问题过于容易而产生的好高骛远的心理状态。

四、注重练习时间的规划以及任务布置的合理化

数学的学习也很重视对练习的规划以及任务布置的合理性,练习是一个学生不断对新知识进行巩固的环节,能够让学生具有更加扎实的基础功底。例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不同学习进度,给他们安排适度的基础知识题目,而这对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合理的练习任务的布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第一层的学生,教师应该对他们严格要求,让他们在完成课本习题以及配套参考书上的习题后,要学会自己总结解题的方法,并且將相同类型的习题整理到本子上,这对他们日后的深入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数学竞赛方面的习题,帮助他们不断地进行提升,拓展他们的思维方式。而对于第二层的学生来说,教师只需要鼓励他们完成对知识的总结与思考即可,争取早日进入第一层。第三层的学生,教师应当安排他们完成课本上的习题,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述的内容,让他们找到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即可。

五、结束语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能充当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路人,教师需要做的便是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并且将它逐渐地进行完善,而将学生进行分层进而因材施教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欲望,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以及学习的自信心。最重要的是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取得进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水平,这一方法也符合新课标对学生以及教师的要求。所以,相信在全体学生以及相关数学专业指导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初中学生的数学水平一定会不断地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明艳.浅谈因材施教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落实方法[J].考试周刊,2018(20):89.

[2]陈勇.以学定教 因材施教: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5(20):22.

[3]钱颖.新课程下的因材施教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谈初中数学课中的分层教学[J].考试周刊,2014(97):82.

[4]赵彦.因材施教教学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现[J].新校园(学习),2012(10):158.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因材施教初中数学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