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一生献给了祖国的航海事业

2019-04-25 01:47吴江涛隋雪梅
人民交通 2019年6期
关键词:大连海事大学航海船舶

吴江涛 隋雪梅

“有人说我把我的青春奉献给了我国的航海事业。我这一生的确是给了祖国的航海事业,当成一个祖国航海事业的小螺丝。如果非得用一句话总结我自己,我是唯一的一个终身从事海上事业的女人。”

一一王亚夫

3月3日,我国第一位远洋船舶高级女轮机长、原全国政协委员、大连海事大学杰出校友王亚夫女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家乡福州与世长辞,享年89岁。

王亚夫原名王亚希,1930年出生于福州一个书香门第,1957年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前身)并开始航海生涯。1959年晋升为二管轮,1962年晋升为大管轮,1973年,成为中国首位近海船舶女轮机长。1998年获得中国东方之子人物荣誉称号;2000年获得中国世纪专家称号;2008年获得对中国航海事业杰出贡献奖;2012年獲得中国百年风云人物称号;2014年获得中国航海终身成就荣誉称号;2016年获得中国航运60年青史人物称号。

与海结缘

“要干就要干一番事业,中国女性没有干过的事业”

王亚夫3岁时,父亲病逝。外公是个教授,却很封建,怕母亲再嫁,把王亚夫母女两人接到家中生活。母亲虽丰衣足食,却没有应有的自由和欢乐。王亚夫不愿步母亲的后尘,希望走一条“自己做主”的人生道路。她把自己的名字“王亚希”改成“王亚夫”,穿上男装,剪短头发,俨然一个假小子。

1948年,王亚夫高中毕业后,她独自登上客轮,从福州台江码头驶往上海。当客轮驶出闽江口时,波澜壮阔的海天景象让她万分惊奇。第一次海上之旅,就让王亚夫爱上了大海。

第二年,王亚夫随上海“南下服务团”回到福州,被分配到福州军分区工作。1950年,组织部门要选送一批“调干生”到大学去深造,王亚夫报名申请。组织部的同志问她:你想学什么?“要干就要干一番事业,中国女性没有干过的事业。”王亚夫想到了“航海”,想到了自己第一次海上之旅的壮观。

于是,她北上渤海之滨,踏进了东北航海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前身)的校门。入校后,教务处让她填一张表格,在学习专业一栏里,她写上“船舶驾驶”4个字。

当时的学校领导对这位来自“中国海军摇篮”的女学生的专业选择很理解,但考虑到女孩子毕竟不能终身以航海为业,不如学轮机专业,即使改行了,有一门修造机械的真本事,到哪儿都用得着。出于关心和爱护,“老船政”劝说王亚夫改报专业。王亚夫最终接受规劝,报了轮机管理专业。

读书时的王亚夫就是活跃在学校内外的“小名人”,她不但成绩好,而且性格开朗,热爱体育活动,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事情,总是充满热情。在同学的记忆里,王亚夫做起事来风风火火,穿衣打扮像一个男生,甚至闹出了不少趣事。“体育锻炼时男女分开,王亚夫也总是和男生一起,因为女生没有能赶上她的”。

1956年年底,即将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的王亚夫得到一个消息:所有应届女生统统分配到机关或留校工作。王亚夫急了:不上船,意味着她为之奋斗的航海梦想和当“中国第一个女轮机长”的誓愿不能实现。她和4位女同学联名给当时的交通部部长王首道写信,表达她们到远洋船舶工作的强烈愿望。这封理直气壮、情思恳切的信,让交通部部长感动了。

不忘初心

“我什么都可以放弃,就是不能放弃上船!”

1957年,27岁的王亚夫如愿开启了自己的航海生涯。从此,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航海事业。

王亚夫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广州海运管理局所属的船舶工作。第一艘船是艘客轮,船底比较平,走在海上颠簸得像荡秋千。虽然有所准备,但王亚夫—上船就晕船了,第一次当班4小时,她就吐了16次,连黄色胆汁都吐出来了。“要给中国妇女挣口气”这一信念支撑着她,她挺住了。

同样是那一年,27岁的王亚夫必须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要不要结婚成家?”结婚必定要生儿育女,有了家庭,有了儿女,就不能继续在船上工作。那时,她的追求者无一例外要求她结婚以后离开航海,上岸工作。慎思再三,王亚夫做出了果敢抉择一一终身不嫁!她写信劝退了追求者,说,“我什么都可以放弃,就是不能放弃上船!”

王亚夫把全部的爱与恋献给了大海,献给了她一生钟情的航海事业!

上船是件艰苦的的事情,晕船只是王亚夫要克服的众多难关的第一关。当轮机手,还得经受高温和噪音的考验。那个年代,船舶用的是蒸汽机,烧的是煤炭,机舱里温度高达40。C以上,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机油、蒸汽和汗水混合的气味让人窒息。铲煤烧煤四个小时下来,把鞋子倒过来,都有汗水可以流出来。王亚夫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煎熬着,磨炼自己的意志,磨炼过硬的本领。“我现在嗓子都哑了,就是因为在机房里面长期工作。特别是后来做大管轮,要指挥工人工作,不叫不喊,他们听不清楚,所以我嗓子都喊哑了,我在念大学的时候是歌唱家,在船上工作以后就没法再唱歌了。”

“很多人怀疑说我不是女的,他们觉得女生承受不了这些。人们都说我这个人不容易的,说我是征服了海洋。”回忆起自己刚在船上工作的岁月,王亚夫说。

无怨无悔

“我这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航海事业”

1962年,王亚夫调到“南海157”轮,晋升为大管轮。一次台风中的搏斗,让王亚夫刻骨铭心。当时,“南海157”去越南,碰上了台风,海面突然间刮大风,海水就像从天空中灌下来一样。在“南海157”的前方,有一艘越南船只发出呼救,但是“南海157”无法前行救助,眼睁睁看着它被风浪打翻。二管轮是个老海员了,都吓得哆嗦起来:“这一回完了!”王亚夫比他年轻,却异常镇静,安慰他:“怕什么只要主机正常运转,一定能挺得过去!”她和大家一起,千方百计守护着锅炉,保证锅炉有足够的气压,让主机正常运转。一连十几个钟头,大伙紧紧地守护着主机,“南海157”平安驶进越南鸿基港。

1973年,王亚夫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成为“广海”号轮轮机长,成为中国第一个近海船舶女轮机长,这一年她43岁。从此,王亚夫有了一个响亮的尊称一一“王老轨”(“老轨”是船员日常对于轮机长的称呼)。

1983年,福建成立远洋船队,需要高级管理人才,要调王亚夫回福建工作。她很乐意,但只有一个条件:必须上船!这一年,53岁的王亚夫,登上了“白云山号”当轮机长。有一次,“白云山号”进入泰国码头时,由于操作失误,船推进器的4个叶片被打断了3个,船无法继续航行。当时摆在面前的选择有两个,一是拖到新加坡修理,二是拖回国内改装。无论选择哪个,都要付出大的代价。但王亚夫提出,按照最短叶片的长度,把另3个叶片锯断,减缓航速航行。“白云山号”顺利完成了航运任务。

1993年,在大海上驰骋了36年的王亚夫带着自己航海事业的辉煌与豪迈,告别海洋,离休上岸。她说:“我忠于职守,忠于自己的诺言,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海运事业,为中国妇女在世界航海事业上创下了零的突破,争得了一席之地。我和許多‘南下人'一样,无怨无悔!”

情系母校

“大连海运学院真正地成就了我的一生”

“当年的海运学院还是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学到了丰富的航海轮机知识,交到了-一生的挚友,大连海运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前身)真正地成就了我的一生啊。”2009年,大连海事大学百年校庆,当时已近80岁的王亚夫回到阔别已久的大连,母校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她感慨万千。作为海大的杰出校友,王亚夫始终情系航运,心怀母校。离开工作岗位后,她多次与母校师生座谈交流,用亲身经历对后辈学子们给予厚望,鼓励在校师生不断进取,为国家繁荣、事业发展不断奋斗。

除了参加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暨大连海事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校期间,王亚夫海还参加了50、51、52级校友座谈会,追忆沧桑巨变、畅谈人生感言,分享属于他们那一代的欢乐,也把自己宝贵的航海经验传授给在校的师生。“我希望同学们在学好理论文化知识的同时,都能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祝愿母校获得更好更陕的发展,真正成为世界一流高等航海学府,为中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航海人才!”

大连海事大学也根据王亚夫事迹,改编创作了原创话剧《大海的女儿一—女轮机长王亚夫》,话剧的展演场场爆满,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子深受感染,在王亚夫引领下,进入了航海事业,爱上了航海。“王亚夫的故事带领同学走进航海家的内心世界,她的光辉事迹和成长历程,让更多的同学热爱航海事业,立志为建设海洋强国和交通强国努力学习,王亚夫留下的航海人的信仰、追求和理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海人。”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2015级学生路明珠说。

2019年3月3日,89岁的王亚夫与世长辞。她用自己的一生践行自己的诺言,最终实现了夙愿:做大海的女儿,成为我国第一位远洋船舶高级女轮机长,也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终身从事航海事业的女轮机长。

猜你喜欢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船舶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大航海争霸
船舶!请加速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古代航海有多牛
航海博物馆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
“2015中国海事仲裁大连论坛”在大连海事大学开幕
大连海事大学建立学生就业工作“四级联动”机制
大连海事大学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