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seminar教学模式在中医方剂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2019-04-25 09:00冯玉华杨育同王永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方剂学医案期末考试

冯玉华 杨育同 王永辉

(山西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山西 太原 030619)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在中医药专业中,既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又与临床各科紧密相连,起着沟通基础与临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作用。一般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已经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掌握了一定的中医临证的相关基础知识,但临证思辨能力仍然较差。另外,因为中医方剂学知识信息量大,需背诵的内容较多,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不注重学生临证思辨能力的培养,往往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自主投入学习意识不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互动学习讨论不够积极,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创新意识不高,缺乏良好的临证思辨能力。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近年来笔者将以学生为中心的seminar教学模式引入方剂学的教学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现对其总结评价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校大学本科二年级2016级针灸推拿专业9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试验组为2016级针灸推拿专业3班49名,对照组为2016级针灸推拿专业1班50名。试验组学生班级人数49人,男14人,女35人;平均年龄20.16岁;平时成绩(86.27±4.52) 分。对照组班级人数50人,男17人,女33人;平均年龄19.48岁;平时成绩(85.18±5.03)分。2组在性别,年龄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专业课程和学时(90学时)设置相同,授课教师水平一致。见表1。

表1 学生基本情况对比表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1.2 研究方法

1.2.1 教学方法 试验组和对照组课时均为 90学时,所选教材皆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方剂学》。

1.2.1.1 对照组 依据教学大纲,采用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课堂案例式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平时成绩主要以方歌背诵进行考核。

1.2.1.2 试验组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seminar教学模式进行讲授,平时成绩从方歌背诵,课前准备,课堂讨论和课后总结四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教学前准备:依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教学内容等。从古今文献中寻找与教材中重点方剂有关的典型案例,将方剂学学科理论和运用中的重点和难点隐含在案例中,以问题的形式提出。通过师生的讨论加深学生对方剂学中重要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识范围应包括方剂学科基础知识(药物组成—证候—临床运用),问题设置要涉及中医其他基础学科知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临床中药学)和少部分临床学科知识。可以根据需要对原始医案进行修改以适应教学。

(2)课前布置任务:课前布置任务主要是布置案例和分组。将学生分为 6组,每组 8人(有一组 9人)。教师在授课前一周布置讨论医案和思考题,教师提供文献查阅方法和推荐相关参考资料和书籍。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线下讨论,经过资料收集、阅读、分析、整理,最后将讨论意见形成书面报告,书面报告应包括医案的辨证分型,病因病机分析,处方,药物加减和方义分析,书面报告允许出现不同答案。

(3)课堂医案讨论:本环节是整个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引导和组织。每个小组选出1~2名代表,将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汇报,小组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小组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针对不同意见可以采取辩论的形式,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掌控好讨论节奏,控制好教学时间。最后,教师对讨论进行简单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布置课后总结报告,总结内容应当包括医案分析。

(4)课后评价:课后评价包括个人自评、生生互评和老师评价的形式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资料信息收集能力,自主学习积极性,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归纳和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1.2.2 考核方法 学期末,课程结束后2组学生均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进行考核。题型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病案分析题。其中双项选择题和论述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成绩占最后总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结果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2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情况中,试验组班级90分以上的5人,70分以上33人,及格率为100%。而对照组 90分以上 3人,70分以上23人,不及格3人,及格率为94%。其中对照试验组医案分析题平均成绩为 (10.69±4.31) 分,对照组 (8.24±6.76)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期末考试成绩比较,试验组 (76.97±16.18) 分,对照组 (70.12±22.84) 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2~3。

表2 期末考试成绩分布情况 (人数)

表3 期末考试医案分析和总评成绩情况 ,分)

表3 期末考试医案分析和总评成绩情况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2 问卷调查 期末考试结束后,教师向试验班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发放问卷共99份,收回有效问卷99份。问卷主要针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兴趣,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自主学习积极性,资料信息收集能力,归纳和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临证思辨能力提高程度进行匿名调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问卷中的7个项目进行1~10分的评定。

满意度调查见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试验组非常满意占51.02%,满意度为 100%。问卷调查评分见表5,从表5中可以看出试验组在各项评分中学习兴趣(8.30±0.65) 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8.10±0.56) 分,信息收集能力 (7.10±0.53) 分,归纳和分析能力 (7.82±0.54)分以及临证的思辨能力(7.76±0.52)分均高于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4 教学满意度调查 [人数(%)]

表5 问卷调查评分表 ,分)

表5 问卷调查评分表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1

?

3 讨论

19世纪初,德国率先将 Seminar教学方法引入大学的哲学和语言教学中。Seminar教学又称为“主题讨论式”教学,英文翻译为:“A study meeting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with a teacher.”,是以针对某一共同研究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讨论,相互启发的一种课堂互动讨论模式[1-3]。其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由“我学”被动学习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这种交流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不是填鸭式的单向传授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不是教师主导而是学生主导。因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共同研讨中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思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本次教学研究显示,试验组期末总评成绩为(76.97±16.18) 分,及格率为 1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 Seminar教学模式结合中医经典医案引入中医方剂学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期末考试的医案分析题得分上,试验组平均成绩为(10.69±4.31)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试验组的学生临证思辨能力得到了提高。另外,调查问卷中试验组对教学满意度高,各项评分中有5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问卷评分显示试验组的学生认为在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信息收集能力,归纳和分析能力以及临证的思辨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这一结果符合中医方剂学大纲要求的教育教学的目标。

本次教学研究中我们发现,课前准备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Seminar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在课前准备中应当做好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尤其应该在讨论的医案的选择上和启发问题的设置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教学环节的有序有效的进行,才能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Seminar教学方法必须是小班授课,否则教师的精力有限,大班授课很难进行小组之间的充分讨论。

因而,在今后的中医方剂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运用的能力。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内在学习的动机,以开发学生发展的核心潜能为重点。将Seminar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要多给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学习,多给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同时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激励,学生成功时候给予肯定,挫折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失败时候帮助学生总结教训。另外,应一步利用微信群等网络平台与学生开展主题讨论,利用网络平台及时的将教学中的问题反馈给学生,并结合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做好形成性评价。

猜你喜欢
方剂学医案期末考试
向着期末考试,冲刺!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名中医医案数据挖掘平台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基于医案探讨王孟英辨治温热病处方用药规律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的正确打开方式
十年
多元化评价考核对高职基础课程《方剂学》教学的影响
论民国时期中医方剂学教材的成绩及问题
中医医案类数据库的构建与数据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