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几乎每个人都与微信关系密切——2017年每天有9亿人登录微信,朋友圈一天仅视频就能发6800万次。
我们的社交生活,由无数圈子组成,微信朋友圈如此普及,成功在于其在手机上搭建了我们熟悉的圈子。于是,当刷朋友圈变成与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的事,从“点头之交”成为“点赞之交”后,朋友圈所形成的生态,无形中影响着每一个人。
朋友圈拉近了彼此距离,足不出户也能了解朋友的近况。在这个社交平台,交流并非要点,自我表达才是重点。朋友圈也是一门秀的艺术,将自己最理想的一面呈现出来,不用面对面注视仍可达到瞩目的效果。
无论是晒真实生活,还是晒虚构实际,这种主动向外昭示自我的行为背后,说到底还是人的需求,对存在感的渴望和诉求。
但当大家拉近了距离,平等地交流了信息之后,体会到了落差,加剧了朋友圈各个阶层不平衡的心态;在大家期盼點赞和评论的过程中,又会对朋友产生了新的需求,给正常的朋友关系增加了负担,于是,有人“逃离了朋友圈”。
本刊编辑部